品讀城南舊事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人生就是不停的告別,在告別中我們領悟。你領悟了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準備的,僅供參考!

  篇一

  《城南舊事》是著名作家林海音的一本經典自傳體小說,據說這本書內容雖不多,卻反映了當時整個北京的面貌。今天我就感受到了它的蘊意。

  《城南舊事》通過了天真的“小英子”的童眼和經歷貫穿了整本書。它先通過小英子的好友——惠安館的瘋子秀珍苦苦尋找她那被家人拋棄的女兒小桂子的悲歡故事讓讀者感受到了這世界的蒼涼,人們都認為秀珍是騙子,但在小英子眼裡,她只是一個懂得愛的女人;後又出現了一個無奈的小偷“厚嘴脣”,他為了供弟弟上學選擇了偷竊,所有人都憎恨這個可惡小偷,但在英子眼裡,他卻是善良,真誠的好人;再後來,小英子家的女傭宋媽也走了,宋媽拋下兒女來到英子家,餵養了英子的弟弟,自己唯一的兒子卻被淹死了,照顧好了小英子,自己的女兒卻也被丈夫賣了,她堅強地承受起一切痛苦,但最終還是被丈夫用毛驢接走了。更令人悲痛的是,英子爸爸的花落了,這個給英子帶來巨大的影響的人走了,而經歷了這一切,英子卻沒有倒下,而是堅強、冷靜的撐起了這個家。也就是那時起,英子的童年消失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是否也這麼由天真無邪變成現在的樣子?童年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因為它沒有罪惡,也不懂得罪惡。在它的眼裡,什麼事都是最簡單的,沒有什麼複雜之處。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哪怕那個人是強盜,是土匪,他也有真誠的一面,他的心底也有最純潔的地方。如果一個小孩子做一個極其簡單的事,他不會往別處想,就會用最簡單的方法做這件事。可在我們的眼裡,什麼事都複雜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實在懂得太多,明明很簡單一件事,非要用複雜的眼光去看它,看著看著,就把自己也讓繞糊塗了。就算它很簡單,我們也總是懷疑它是不是有什麼不易察覺的精巧之處,從而花費了大把大把的時間來解開一個花一分鐘就行的事,這不知在浪費光陰嗎?

  也許我們該學學那些小孩子,用童眼去看世界,因為這也是有太多好處的,就像英子那樣,如果她當時和其他人一樣認為秀珍是瘋子,也不會擁有這段珍貴的情誼;如果她當時遇見小偷是慌忙逃跑,說不定就沒有下面的故事了。一件事不要把它看得那麼複雜,先用最簡單的眼光看它,如果看不透,再一一解開它的祕密,這樣會輕鬆許多。來吧,讓我們以後用童眼先看這個世界!

  篇二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城南舊事》中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裡上鎖,總是任由人們進進出出。所以她和被人們認為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裡鑽;她和“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著“小偷”的故事;她愛著自己的奶媽,望著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惠安館”、“駱駝隊”、“蘭姨娘”、“驢打滾”、“爸爸的花”,每一章節都飽含著樸素的氣息,感人肺腑。但似乎這些故事的主角最終都離開了英子,他們的離去,讓英子堅強了、也長大了。強”。傷離別是人生最為痛苦的一件事,撕心裂肺的痛楚往往讓人迷失自我,過了許多年想起來還是傷心。記得一首令人悵惘的詞:“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年攜手處,遊遍芳叢。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憐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我們也曾經像英子一樣唱那首憂鬱的驪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我們一直都在離別,和我們的朋友,家人,舊時光裡的自己,在哀嘆離傷的同時,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悄悄的長大了。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城南舊事,那飄逸在童年角落讓人回味無窮的點點滴滴,或喜或悲。請不要為了那業已消逝的時光而悵惘,如果這就是成長,那麼就讓我們安之若素。

  篇三

  最近,爸爸給我買了一本《城南舊事》,裡面有冬陽、童年、駱駝隊、惠安館等幾個故事。 這些故事催人淚下,十分感人。讀著讀著就會放下書本,沉思一會,腦海中映出的是書中的情節,想想故事中的人物,誰都會為之所動。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惠安館》這個故事。

  故事從一個冬天說起:英子在衚衕裡認識了瘋子——秀貞,並且和秀貞在一起玩耍。秀貞在跨院裡為英子染指甲時,對她說了許多過去的事。說著說著,就叫人傷心起來,英子瞭解到了她的悲慘身世。更瞭解到了秀貞的女兒——小桂子走失的事情;還知道了秀貞是因為太想念小桂子,所以才被人家說是瘋子。秀貞讓英子幫她找他的女兒。並告訴英子:小桂子的脖子後面有塊指頭大的青記。英子還有個朋友叫妞兒,她們在一起和小雞玩,做遊戲。在一次偶然中英子發現妞兒的脖子後面也有青記,於是讓她們母女倆相認了。

  這個故事描寫了身世悲慘的秀貞和妞兒,也描寫了和英子親如一家的宋媽,還有英子的爸爸媽媽。一個生活美好,一個身世悲慘。

  這個故事更告訴我:要樂於助人——就像故事裡的英子幫助秀貞和妞兒母女倆相認;更要守信——英子答應秀貞阿姨,就要把事放在心上,並且盡心盡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