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開學典禮學生演講稿

  關於清華大學開學典禮的老師發言你見過不少,那麼你對學生在清華開學典禮上要說些什麼有興趣嗎?下面由小編向你推薦,希望你滿意。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機械工程學院的魏一凡。很榮幸在這裡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在這翻開人生新篇章的時刻,首先讓我們用掌聲向一直為我們默默付出的老師和家長表達最真摯的感恩和敬意!

  當然,我們也要為自己默默鼓掌,每一個有機會在園子裡學習生活的清華學子,在旁人看來,或許都是一部傳奇,都是傳說中別人家的孩子。然而,只有一路走來的我們深深知道,唯有夢想和堅持,以及在每個選擇面前都拿出了“舍清華其誰”的果敢,我們才驕傲地站在了這裡。

  在這奮鬥的過程中,我和許多同學一樣,曾經都將清華園的照片貼在書桌旁,但那只是用來激勵自己的目標與理想。然而,隨著一次次的接觸,清華在我心中有了更加立體和深刻的內涵。她蘊藏著情懷的厚重與理想的光芒,使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沉靜。在暑校期間我曾聽學長講起趙家和老師,老師最愛教書,畢生勤儉,卻默默地為貧困學生捐助了1500萬。這讓我想起生活在瓦爾登湖畔的梭羅,用最簡樸的生活容納著一顆豐富而深刻的心靈。

  這種沉靜樸實的生活與腳踏實地的態度,或許會給我們略顯浮躁的社會風氣帶來一陣清風。在飛速發展轉型的當下社會,人們常常急於找尋捷徑敲開所謂“成功人生”的大門,卻難以潛心於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業中。有人不乏失望地說,名牌大學的學生正在變成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樣,生命還有其本應深刻和有意義的內涵嗎?錢包鼓脹了,物質豐富了,思想和精神卻愈發地麻木和萎縮。

  在這樣的潮流中,我也曾以為大學生活的意義就全在於分數,可是當我投入到一次次社會活動中,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心智變得更加成熟,也隱約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感。去年,我有幸作為學生代表參加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當我聆聽著老兵平靜地敘述那段沉痛的回憶,就彷彿看到了殘酷時代的鮮血淋漓;當我徘徊在遇難者名單牆前,就彷彿聽到那曾經鮮活的生命在哭泣,這些場景都深深觸動了我。今天,我們已成為清華的學子,我們的肩上承載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辱成敗,更是與腳下這片深沉的土地同呼吸共命運。

  於是,我的心中便有了一個實業強國的夢想。雖然祖國的經濟飛速增長,綜合國力日漸增強,可是當前的“中國製造”中,我們還有很多落後於人,甚至受制於人的地方。來到清華,有了前輩們的精神感染,我決心在機械學院刻苦鑽研、不斷精進,在我們這代實現由“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之夢。這樣的歷程,想想就令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正如馬克思所說,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遵循的主要指標是人類的幸福與我們自身的完美。如果我們能投身到增添人類幸福的勞動中去,我們所獲得的就不只是侷限的、自我的樂趣,而更與千百萬人的幸福聯絡在一起。抱著這樣的信念,我們相遇在美麗的清華園,相信我們在即將開啟的大學生活裡,都將找到和踐行自己的人生理想。

  站在這夢開始的地方,此刻,我想大聲說:清華,我們來了!

  清華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稿 篇【1】

  同學們:

  金秋時節,XX級新同學從祖國各地、四面八方走進清華園,開始了新的學習生活。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全體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祝賀!並藉此機會,向培育你們健康成長的中小學老師和信任清華、支援清華的各位家長,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入學的本科新生共3300多人,其中有500多名保送生,有260多名各省市自治區的高考文理科前十名,包括全國絕大多數省份的理科第一名和超過三分之一省份的文科第一名。新生中女生佔31%,過去清華的女生比例比較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體在五分之一左右,近年來女生比例基本穩定在大約三分之一。今年新生中,有少數民族同學264名,佔總數的8%。此外,還有國外留學生和港澳臺生共計425名。在座的同學們中,有一些同學來自貧困地區、地震災區,或因為其它多種原因家庭經濟有一定困難。按照統計,清華每年有大約25%的同學家庭經濟困難,其中佔學生總數10%的同學特別困難。對於所有經濟困難的同學,學校將通過助學金、勤工儉學、國家助學貸款、臨時困難補助等一系列措施給予資助,昨天已有一些同學通過“綠色通道”完成了報到手續,實現我校“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鄭重承諾。

  眾所周知,能夠進入清華學習的同學,都是中學的佼佼者。同學們在中學階段勤奮學習,奮勇爭先,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終於進入了自己理想的大學;如今,這麼多優秀學子匯聚在一起,為大家的相互學習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同時,相對於新的更高的奮鬥目標,每個人又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只有繼續刻苦鑽研,才能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今天的開學典禮是同學們人生路途上的一個新起點。如何立足新起點,迎接新挑戰,爭創新成績?我想,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大家在今後的大學生活中深入思考和努力發揚:

  第一,打好基礎,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大家知道,清華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在建校初期和之後的一段時期內,主要培養本科生和預科生,通過廣延名師,給予學生堅實的數理和人文基礎、科學的學習方法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追求與氣質。正是得益於在清華獲得的“為學”與“為人”的“厚基礎”,再經過國外高水平的專業研究訓練,這些學生後來大多成才並回國做出重要貢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面對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急迫需求,清華提出“紅色工程師”的人才培養目標,特別注重實踐和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工作並挑大樑、出成績,這一時期的“重實踐”特色和原有的“厚基礎”傳統有機結合,使廣大畢業生在國家建設的第一線大展巨集圖;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綜合國力不斷增強,逐步進入自主創新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培養一般意義上的“行業高手”,而且要培養具備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求創新”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國家和社會對清華這樣的研究型大學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希望同學們在清華的學習中,既要紮實、認真地打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又要積極動手、動腦,把握好各類實踐環節;更要在主動學習、積極實踐的過程中,培養創新、創造的思維與能力。儘快實現從中學到大學的轉變,從以老師為主導的被動學習,到自己主動地學習、獨立地思考,不斷髮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努力成為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的拔尖創新人才。

  第二,學好專業,全面發展,追求和諧。世界的進步與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越來越寬的要求。我們常常說要求大家“全面發展”。今天,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全面發展已不僅僅是指“德智體美”,而且也包涵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與自然、與他人、與社會和諧相處所需要的更多知識與精神素養,這是新世紀人才應當具有的基本素質。十年前,清華大學為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首創並實施了“綠色大學”示範工程,通過“綠色教育”的課內外教學培養學生的綠色意識,通過“綠色科研”為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科技支撐,通過“綠色校園”建設生態和諧的良好育人環境。記得有一次,我接待日本東京大學校長小宮山巨集先生,他向清華師生演講時,以自己家裡生活中節能減排的例子,說明他如何重視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後來的宴會上,他又問我:你們在這方面有什麼舉措?我當時沒有向他全面介紹我們學校的有關工作,我跟他說:您剛才說自己開車上班,選車的首要標準就是要節能減排,這確實很好,不過我們是騎自行車上下班,估計節能減排貢獻更大吧!這當然是一個玩笑,而且實際上也不可能路途多遠都騎車前往,但我想通過這個例子告訴大家的是,要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培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積極投身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行動中去,共同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將來走上社會,更要成為節能、環保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模範。

  第三,深入瞭解國情,具備國際視野,明確歷史責任。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60週年。同學們將要參與的一系列國慶教育和慶祝活動,正是大家進一步深入瞭解國情的機會。相信大家在這一過程中,會更加深切地感到,我們的學校以及我們每個人的成長與發展,都與我們的國家密不可分。我們的許多前輩師長正是從對國情的深入瞭解和對祖國的深摯熱愛出發,承擔起國家和民族賦予的重任,在各自不同的崗位上,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形勢下,要更好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還必須放眼世界,具備寬闊的國際視野。學校正努力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大力推動學生海外交流與合作。去年,學校公派出境學生達XX多人次,通過“海外名師講堂”、“優秀新生海外研修計劃”和“拔尖創新人才暑期研修計劃”,以及聯合培養、聯合學位、交換生、合作研究、海外實習和暑期學校等一系列***學習環節,構成了面向世界的人才培養體系。對於在座的同學來說,我們力爭在近幾年內,讓三分之一以上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具有海外學習或交流的經歷。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學校創造的良好條件,積極吸收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營養,胸懷天下,服務祖國。

  同學們:再過兩年,清華大學將迎來百年校慶,你們將親身經歷這一難忘的時刻。希望大家切實踐行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學風和“行勝於言”的校風,積極參與學校的建設發展,積極參與校慶的各項活動,以優異的成績向百年校慶獻禮!今天在座的還有一些同學的家長和親屬,我們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以各種方式,關心清華的發展、支援清華的建設,共同為清華躋身世界一流大學,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清華大學教授開學典禮演講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3300多名2016級新同學來到清華園,成為這裡的新主人。我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你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祝願你們在清華園裡揚起理想的風帆,揮灑絢爛的青春!

  同學們,此時此刻,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你們心中的喜悅和激動。你們和很多年青人一樣都有一個清華夢。在你們之中有一位叫索朗旦增的同學,他的家在西藏靠近邊境的浪卡子縣,他經歷了47個小時的旅途奔波後來到清華,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北京,也是他第一次走出西藏。索朗旦增家境貧寒,在拉薩上中學期間每年只回家兩次,靠獎學金和助學金完成學業,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祝賀索朗旦增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清華的一員,也祝賀全體2016級的同學們圓夢清華!

  親愛的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將在美麗的清華園開啟新的人生旅程。在清華,你們將浸潤在深厚的文化積澱中,體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行勝於言的校風,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的辦學風格。在清華,你們將有機會聆聽學術大師的教誨,有機會到世界各地交流學習,在更具柔性的培養體系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成長路徑。在清華,你們可以在200多個興趣社團中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全球最大的校園創客空間裡實現天馬行空的創意。我相信,你們將在清華收穫最美好的大學生活。1981年,70歲高齡的季羨林學長在散文《清華頌》中寫道:“春的資訊,在清華園要比別的地方來的早”,“清華園卻不僅僅是像我的母親,而且像一首美麗的詩,它永遠佔據著我的心靈”。確實,在所有校友心裡,清華永遠是美麗的。今天,我想對你們說,“有你的清華會更美!”

  秋天是北京最美的季節,你們可以發現園子裡“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的詩情畫意。秀美安謐的環境確實能滌盪人的心靈,讓人憧憬、引人遐思。今年,同學們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也收到了我送給你們的書—《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是美國著名作家、詩人亨利·梭羅的不朽名著,講述了1845年7月到1847年9月作者在瓦爾登湖邊遠離塵囂、簡樸至極的生活和瓦爾登湖隨四季變幻的湖光山色。當時的美國,隨著經濟迅猛發展,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氾濫,人們把追逐物質財富作為唯一目標。梭羅對此進行了強烈的批判和反思,他不屈從於庸俗的現實,追求生活的本真,最終收穫了超凡高潔的思想。一個多世紀後,我們仍能從《瓦爾登湖》中獲得靈魂的滋養。今天,我們同樣需要擺脫物質的奴役,在安靜思考、默默守望、執著追求的過程中,感受寧靜的巨大力量。

  大學是一個需要寧靜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的職能越來越多,社會也越來越喧囂浮躁,大學在當下尤其要強調遠離世俗利益的誘惑,驅除急功近利的障蔽,真正成為人類的精神家園。“萬物得其本者生”,大學必須牢記並篤行育人的根本任務,將精力和資源集中到人才培養上。大學需要一個安靜美麗的校園,校園的風貌體現了大學的品位和境界。在我心中,清華園的美麗景象還應該包括:繁花落葉間教授行走在去教室的路上,藤影荷聲裡同學們在長椅上讀書,墨韻書香中校長與師生談心論道。我相信,寧靜的清華一定會孕育更加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你們已經邁進清華的大門,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從此展開。我想,你們現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安靜下來,忘卻曾經的成績和掌聲,忘卻一時的滿足和得意,解放心靈、釋放真我,在寧靜中尋找新的夢想。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追問本心。青年人應該努力充實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質,應該直面內心而不是隨波逐流,應該獨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一個人如果缺乏內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雜聲中迷失自我,耗盡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最多隻能得到平庸的優秀和貧乏的成功。同學們,你們需要反覆地追問,什麼是自己最喜歡、最熱愛的?什麼是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發自內心的熱愛,是你們前進的不竭動力。追隨本心的召喚,你們才能鑄就無悔的人生。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堅守初心。人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追尋夢想的道路上,你們會面對很多選擇,只有堅守初心,才能抵禦誘惑,才能不忘記為什麼出發。今年剛剛畢業的2012級經管學院本科生盧昌婷,進入大學後被戲劇的魅力所折服。她加入話劇隊編劇組,建立音樂劇社,堅持早上7點朗讀莎士比亞、易卜生、曹禺的作品……畢業時,面對進入投資、網際網路領域工作的機會,她最終選擇到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戲劇專業深造。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盧昌婷同學就一定能夠抵達夢想的彼岸。

  希望你們在寧靜中篤學砥礪。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不僅需要安靜的環境,更需要安靜的內心。只有心無旁騖、潛心篤學,才能獲得真知、增長才幹;只有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才能超越自我、昇華人生。清華校友、世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因沉迷於數學而被稱為“呆子”,他在追夢數學的傳奇人生中,以“人家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時以上才覺得心安”的精神刻苦鑽研,成為中國解析數論等多個研究領域的創始人。同學們,勤奮是理想的階梯,困難是人生的試金石,在寧靜中篤學、在砥礪中前行,你們就一定能創造無限美好的未來!

  清華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的王國維先生,在《人月圓·梅》這首詞中寫到“殷勤喚起,大地清華”,這裡“清”意味著純潔、安詳,“華”意味著茂盛、希望。同學們,從今以後,美麗的清華將成為你們新的家園。我相信,清華園一定會因你們而更加精彩,你們的青春足跡也一定將為清華園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