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師數學學習心得體會
高中數學,可能對於某些人來說是一門頭疼的課程。現在,我以畢業多年的身份來談談高中數學的學習心得體會,可能說法有些偏頗,但是都是我的真實感受,希望對廣大奮鬥在高考徵程上的人有些小小的啟發作用。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範文1
數學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也不像想像的那樣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我覺得到高中為止,要學習的數學一點兒不比熟悉電腦遊戲難。不過,還有很多學生覺得數學吃力,這是由於他們對數學這門最具邏輯的學科採用了最無邏輯性、最不科學的方法去學習的緣故。
“只要你多做題就好了!”還有這麼無知、這麼難的方法嗎?還不如干脆說:“不知有什麼方法”呢,至少還算個坦率的人。我覺得說出“數學學習無捷徑可走”這種不負責任的話的人,應該好好反省一下,因為自己沒有做到,就告訴別人無路可走,這是多麼危險的思維方式啊!
希望通過做大量的習題來提高成績,但終又嚐到失敗滋味,我意識到數學學習中盲目地搞題海戰術絕對不是什麼好方法。為什麼這麼多的學生在數學上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結果終於告敗呢?我還先談一談學生越學越糟糕的5個原因,只有清楚地知道這些原因,數學才能真正簡單起來。
一、根基不實
我遇到的大部分學生都感嘆:“數學太難了!”在他們看來,就算自己盡力了,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還是會越來越難。“到底誰覺得數學簡單!”不妨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問初中生“5+7等於多少?5×8等於多少?”的話,誰都可以輕易地回答,但對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簡單嗎?不是。還有大家可能上了高中後曾給初中生解過一次方程,“喂!這個這樣做不就可以了!你是木頭腦袋啊?”成了青蛙,就忘了做蝌蚪的時候了,就知道一味地斥責別人。
作為高中生,連一次函式都不知道,就算學了二次函式、三次函式也不可能真正理解,要做這類的題目等於是在挑戰絕對不可能的事。只有地基夯實了,上面的建築才會牢固,如果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那建築不成了豆腐渣工程。所以大家認識到基礎不足後就將學過的東西再複習幾遍,或者把以前學過的東西再翻出來看看,但僅僅做到這種程度,還是不夠的。
現在向大家介紹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大家較容易能照著做,而且能夠看到實效。方法就是追根就底法,它是一種投入很少的時間,遇到什麼問題總是追根溯源,這樣實力就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一個層次,數學就會越來越容易,所以對基礎置之不理,一味追求進度,搞題海戰術,只會越學越糟糕。
二、貪多圖快
學習總會有一個效果最佳的適當量,如果超過了這個量,你就會抱怨“數學題怎麼這樣多啊!”“哎,該死的數學題快把我逼瘋了!”如此一來,數學就會索然無味,無論怎麼學習實力很難提高了。
其實,高中時期的數學題多得驚人。把相關的題目算進去,數量多達數萬道之多。投入了那麼多的時間,為什麼總是不見長進,而在那兒原地踏步甚至是一點一點地退步呢?
第一是由於錯覺。當我們所學的概念在題目中出現時,那些與重要概念直接相關的題目就是重要的題目,而那些與重要概念關係不大,需要特別技巧才能解決的題目就是不那麼重要的題目。因此,在每個單元中,那些應該融會貫通的題目才是真正重要的題目,而這些題目又不會太多。而我們平時是在根本不重要的題目上浪費大量的時間,要做的題目過多會讓人失去信心、耐心,到做真正重要的題目時反而容易混淆,所以只有靠題海戰術提高實力的想法其實是一種錯覺。所以要對那些70%的重要題目投入學習時間的70%以上,要先把重要題目研究明白後再去學習不重要的題目,這樣才會讓數學變得更簡單。
第二是由於不瞭解自己的水平。連基礎都沒有打好的人去做難題,無異於拎著自己根本就提不去的東西上山。認為只有把難題解出來,實力自然就提高了,其實也是一種錯覺。如果以高於自己水平的題目為中心進行學習的話,由於不會做的題目要比會做的題目還要多得多,數學學習便會變得索然無味。因此應該以適應自己水平的教材和適應自己水平的題目為中心進行學習,能夠解答出來的題目越多越好,學習才有興趣。
範文2
這一學期的拓展課是“高中數學思想學習的方法好研究”。老師最少的題量為我們分析講解最典型和常見的題型,幫助我們擺脫題海之苦,提高數學成績。
通過本學期拓展課的學習,我能大概瞭解、掌握了部分的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多層次、多角度、多交叉、多廣度,深度上對知識加以拓展和提高,並且能在平日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有所拓寬和發展,對課堂內容知識的歸納,總結,梳理等方面有進步,培養了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好良好的習慣。
在學習到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思路的同時,對一些在課堂上或是平時不懂、迷惑的地方進行探討,更好地加強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例如數學思想中的“分類討論”,“函式數學在不等式中的應用”,“引數問題”等有了深一步的研究好拓展,便於讓我在今後的數學學習中加以應用和解答。臂如:①對於引數問題的學習,我們通過學習不同的例題,通過研究、分析得到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方法與途徑------分離引數,變換主元等常用的解題方法。②對分類討論這一問題的研究:引起分類討論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存在不確定的元素及公式,概念的分類……,並研究了基本步驟等等。
總之進入高中以後,數學學習的方法好內容都有了很大轉變,題目的難易程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時消化吸收新知識,複習鞏固舊知識也成了我的困擾。但通過此次學習,我發現數學學習其實是有徑可循。對於一些問題要予以歸納總結,並作一些相配套的練習,以達到鞏固效果。一學期來,我收穫了很多,尤其在學習方法上有了系統的概念,能夠更好地高中的數學學習。
範文3
數學是一們基礎學科,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到它。現在我們已經步入高中,由於高中數學對知識的難度、深度、廣度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同學由於不適應這種變化,數學成績總是不如人意。甚至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在初中時數學成績很好,可現在怎麼了?”其實,學習是一個不斷接收新知識的過程。正是由於你在進入高中後或學習態度的影響,才會造成學得累死而成績不好的後果。那麼,究竟該如何學好高中數學呢?以下我談談我的高中數學學習心得。
一、認清學習的能力狀態。
1、心理素質。我們在高中學習環境下取決於我們是否具有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問題的辦法。當我們面對困難時不應產生畏懼感,面對失敗時不應灰心喪氣,而要勇於正視自己,及時作出總結教訓,改變學習方法。
2、學習方式、習慣的反思與認識。
***1***學習的主動性。我們在進入高中以後,不能還像初中時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不訂學習,坐等上課,課前不預習,上課忙於記筆記而忽略了真正的聽課,顧此失彼,被動學習。
***2***學習的條理性。我們在每學習一課內容時,要學會將知識有條理地分為若干類,剖析概念的內涵外延,重點難點要突出。不要忙於記筆記,而對要點沒有聽清楚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摞,問題也有一大堆。如果還不能及時鞏固、總結,而忙於套著題型趕作業,對概念、定理、公式不能理解而死記硬背,則會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視基礎。在我身邊,常有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忽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能牢牢地抓住課本,而是偏重於對難題的攻解,好高騖遠,重“量”而輕“質”,陷入題海,往往在考試中不是演算錯誤就是中途“卡殼”。
***4***不良習慣。主要有對答案,卷面書寫不工整,格式不規範,不相信自己的結論,缺乏對問題解決的信心和決心,遇到問題不能獨立思考,養成一種依賴於老師解說的心理,做作業不講究效率,學習效率不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1、抓要點提高學習效率。
***1***抓教材處理。正所謂“萬變不離其中”。要知道,教材始終是我們學習的根本依據。教學是活的,思維也是活的,學習能力是隨著知識的積累而同時形成的。我們要通過老師教學,理解所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並將前後知識聯絡起來,把握教材,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性。
***2***抓問題暴露。對於那些典型的問題,必須及時解決,而不能把問題遺留下來,而要對遺留的問題及時、有效的解決。
***3***抓思維訓練。數學的特點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的適用性,對能力要求較高。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要注重一個思維的過程,學習能力是在不斷運用中才能培養出來的。
***5***抓45分鐘課堂效率。我們學習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如果不能很好地抓住課堂時間,而寄希望於課外去補,則會使學習效率大打折扣。
2、加強平時的訓練強度。因為有些知識只有在解題過程中,才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含義。因此,在平時要保持一定的訓練度,適量地做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題目,弄懂吃透。
3、及時的鞏固、複習。在每學完一課內容時,可抽出510分鐘在課後回憶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內容,細劃分類,抓住概念及其註釋,串聯前後知識點,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路。
總之,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我們要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強對應用數學思維和創新思維的方法與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從長遠出發,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希望同學們能從中有所收穫,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