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的經歷是怎樣

  杜甫是一個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著名詩人,因其詩歌在中國古典詩壇上影響甚大,遂被世人稱為“詩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杜甫出生於公元712年,出生於具有傳統文學理論的家庭,杜甫從小便開始學習詩文,十五歲時所作之詩便能得到當地名士的重視。

  杜甫在十九歲時便開始數次漫遊,先是出遊郇瑕,次年便出遊吳越,歷經數年。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參加了一次進士考試,落選。後便在齊趙一帶開始新一輪的長期漫遊。

  杜甫近三十歲的時候與楊氏成婚,他三十二歲的時候於洛陽與李白相識相交相遊,兩人產生深厚的友誼。

  三十五歲的杜甫志向遠大來到長安參與科舉,再次落選,從此客居長安十餘載,抑鬱不得志,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為了生計不斷成為貴族門客吟詩作賦獻於權貴,只為能得到賞識,未果,後只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

  後唐朝衰敗,杜甫經歷從盛唐至“安史之亂”的時期,為報效祖國曾為叛軍困於長安數月,期間寫下不少感傷時事的詩文,後曾為左拾遺,但因朝政內亂被離間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杜甫在這期間感傷朝政腐敗,無心仕途,遂辭官歸隱。

  後杜甫帶著家人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後得好友嚴武相助生活開始***,後期嫉妒被朝廷重召,拒不赴職。於公元770年,五十八歲的杜甫逝世。

  杜甫為什麼叫詩聖

  杜甫作為我國唐朝時期鼎鼎大名的傑出詩人,名垂千古,與李白並稱為“李杜”。如同李白被稱為詩仙一樣,杜甫也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杜甫“詩聖”這樣的譽稱不僅僅是因為他文學造詣極高留下了眾多流傳至今的絕妙詩歌,最重要是他的詩文中有許多作品都流露出了他悲天憫人心懷蒼生的思慮與情操。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中十分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風格沉穩樸素,在他的作品中能體現出唐朝由盛轉衰的過程以及那個年代的社會風貌,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以及強烈的政治傾向,社會內涵豐富。而另一個方面,杜甫的詩歌總體上可以用“抑揚頓挫”來涵蓋詩風,沉鬱表示的是他文章的深沉意蘊,而頓挫則是形容情感的迂迴抑揚;他詩文中的語言口吻、音律節奏起伏跌宕,他的文字用詞簡樸通俗,十分寫實,卻盡顯功底,綜上所述,因此杜甫被後人以“詩聖”的譽號來尊稱。

  杜甫的生平十分坎坷,他出生於富足的士家,但生活並不順利,晚年清貧且舊病纏身、老無所依。他仕途不順、懷才不遇卻堅決不向權貴低頭,儘管早年間他也如同李白那般縱情四海的放蕩輕狂,但是中年的他生活無依無靠,徒有一腔愛國熱情卻沒有報國的機會,在國家動盪身陷內憂外患之時,他日日以國家之憂而憂,以百姓之苦為苦,正是他這種心繫天下的博大胸懷感動了古往今來的世世代代人。

  杜甫的故事

  杜甫出生在一個名門士家,他小的時候十分調皮搗蛋,很是貪玩,每當院子裡棗樹成熟的時候,他一天要上上下下爬個無數回。據悉,杜甫小的時候到了五六歲的年紀,還是沒能好好記住一首詩,他的祖父非常非常生氣,於是對他嚴加管教,終於使他改掉了頑皮的壞毛病,加上杜甫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七歲的時候就能夠獨立作完一首詩了。後來杜甫發奮苦讀,為了自己能夠寫出好詩歌,他私下裡的習作能裝滿一整個麻袋。杜甫成名以後,也在自己的詩中表達過對於文學創作的體會,“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他的心得。

  由於杜甫生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安史之亂的爆發促使了當時的盛唐極速走向崩覆。杜甫對於統治者只顧自己享樂,不思百姓疾苦的做法極度憤恨與不滿,於是大筆一揮寫下了唐詩三百首中的名作《麗人行》。這首七言長詩大膽地諷刺了皇家奢侈無度的生活並深入地揭露了其醜惡的面貌,使之成為了史詩一般的佳作,流傳千古。然而炙手可熱一詞也是源自於那首詩,表明權勢極盛,氣焰很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