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困生的教育隨筆

  學困生需要老師的更多的關愛。那麼有關學困生的教學隨筆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開學幾個星期以來,我感受最深的是學困生的教育問題。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有幾個還可以教好的學困生,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懶惰、畏難,就讓我多花點心機幫助他們,督促他們,讓他們在小學最後一年有所學、有所得,其實能看到他們的點滴進步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現在我對他們的進步有一點信心,就讓我們共同努力,爭取進步,不敢奢望他們的進步有多大,起碼讓他們不能討厭數學,如果能有點進步,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了!

  策略一:在課堂上要不時關注學困生,如果發現他們分散精神,就立刻提問他,他不會回答,那我就不動聲色,提問另一個成績跟他差不多的學生,當然我心中有數,這個學生必需當時是有聽課,並有把握他會回答出我所提的問題,並對這個學生給予極高的評價。那不會回答我問題的那個學生就能明白老師對他的批評了,會自覺地認真聽。

  如果這策略沒有成效,說明那個學生臉皮夠厚,還需要更進一步嚴厲的批評,就要出策略二:再一次不動聲色提問他,如果還不會,我就對他說:“可能你坐著聽不能集中精神,那你就站著聽課,如果你能回答出老師的一個問題你就可以坐下聽。”這時絕大部分的學困生都會用心聽課,爭取能回答出一個問題。

  策略三:課後輔導。利用下課的十分鐘,我主動走到那個學生前,輔導課堂的學習要點,並根據學生的性情作適當的批評。比如:如果那個學生是比較頑皮的,就嚴厲批評,如果那個學生是因為聽不明白而分散精神的,我就不作批評,只是輔導他之後說些鼓勵的話,讓他知道自己並不是個笨學生,只要能控制好自己,認真聽課就能聽得明白,就會越學越好的。

  策略四:時時表現出老師是關心他們的。在課餘時間,絕對不能對學困生冷淡,適當時候甚至要比其它學生熱情,跟他們拉家常,跟他們拉近關係,記住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上星期我班一個頑皮的學困生跌傷髮腳,缺課幾天,當他第一天回校上課,我就跟他聊天,問問他怎樣跌傷的,還痛不痛,還表揚他腳還沒好就回校上課,並利用午練、第二課堂時間給他補課。我想這樣一來,無論那個學生在老師心目中是如何的頑皮,他也會對我有好感,跟我親近了,我對他的教育效果就明顯了。

  策略五:嚴愛有度,激勵為主。學困生的通病是懶惰、畏難。懶惰就需要嚴厲來管促,畏難就要老師的愛心來樹立他們的信心與意志,克服畏難情緒,老師的不斷激勵是學生進步的動力。

  以上策略要不時使用,持之以恆,效果就必定明顯,我真的好希望我的學困生能有所進步,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進步,更重要的是完善人格,做個懂得真善美的好人!

  篇二

  拓展閱讀:關愛差生

  記得曾經有人說過:“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於“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於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教師的責任就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剛走上這個工作崗位時,總是害怕

  學生會聽不懂我的上課,會接受不了新知識,會在我的手下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這可能就是教育心理學家所說的“關注生存階段”。後來,慢慢發現,要教好學生,必須心中有學生。

  小宇是我們班比較孤僻的一個人,有時還會自言自語。在開學初,各方面表現還算是安分守己。可是慢慢地,時間一長,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作業拖沓,甚至有時回家作業都不寫。但是,通過平時作業情況以及上課表現方面,可以發現小宇是一個可塑之才。面對這樣的學生,作為一名新教師還是沒有足夠的經驗一下子就讓他迴歸正軌。因此,我只能嘗試著各種辦法能夠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1.恐嚇,威逼利誘。

  進入教師崗位後,常常都會看到其他老師治那些經常性不做作業的學生的一種辦法,於是最初我也採用了這一辦法。

  第一次,不及時做作業,我把他叫到走廊上好言相勸說:“你又不是不會做,都會做的,為什麼不能及時完成?下次能不能按時做?”小宇還是很認真地接受我的勸告。但是,結果卻是不盡人如意。

  第二次,不僅作業不能及時完成,連老師佈置的回家作業也不做。我開始加重語氣:“你為什麼還是這樣?甚至變本加厲?你有什麼理由不做作業?如果你下次再不做作業,我要告訴你父母了。”看著小宇低下頭的樣子,我以為他這次應該認識到錯誤,會改正了。可是……

  後來,像這樣的談話有過好多次,都是無功而返。於是明白了強硬對於小宇來說是行不通的。

  2.詢問,望聞問切。

  在之前跟小宇周旋的過程中,我曾試圖打電話給他的父母。但是父母的電話一個停機一個空號,又試著打他爺爺的電話,可是總沒人接。這讓我清楚地認識到這次需要靠自己來讓小宇改正錯誤。既然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於是乎,我便詢問不做作業的理由,小宇給了我一個震驚地回答:“我不做作業是為了讓爸爸媽媽更關注我。”後來我才知道,小宇的父母都在長沙,家裡只有他爺爺奶奶。父母在外,不能很好地照顧、關心小宇,於是,小宇開始失去對學習的熱情,同時,想以這樣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

  經過這次的談話,小宇見到我總是低著頭,但是作業情況有所好轉,至少能夠在當天完成。

  篇三

  “學困生“一般指由於生理上的缺陷、智力上的因素、家庭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等原因造成在完成學習任務上有困難的學生。由於學習成績一時不夠理想,“學困生”對學習喪失信心,無法產生學習興趣,結果出現惡性迴圈,學習成績進一步受到影響。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

  大家知道,一旦學生不喜歡某個老師,他們就不喜歡這位老師所教的課程。要使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教師必須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因此教師在與學生接觸過程中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到上課充滿激情,對學生一視同仁,特別要尊重和關心“學困生”。 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非常需要得到老師的指導和愛護,由於自卑心理沉重,卻怯於接近老師,更羞於討教問題,這時候教師要多關心他們,鼓勵並要求他們定期向教師問答。讓學困生明白,學習有困難不要怕,重要的是積極主動與老師配合共同去把學習大道上的障礙物搬掉,使他們親其師,信其道。、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同時也會慢慢喜歡你所教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