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從文故居閱讀答案

  《訪從文故居》寫出作者走進從文故居的心情,表達作者對從文先生的崇敬。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訪從文故居》閱讀材料

  星星的眼裡有了光,黃昏像個慈祥老人依傍著我這個遠道來到湘西的異客。我理解黃昏的性格是平靜清淡的,也理解星光中智慧的疑惑和內蘊的憂傷。這時,我意識到有個更加慈祥的老人已經不會再回到這個地方來了。於是我看到街樹也載著黃昏,像繞城而去的沱江河上的那種翹頭翹尾的小船,儘管在平靜的水面擊起過湘西風情的水花,如今沿途籠罩著沉重的影子。

  我是中午從吉首到鳳凰的,進了古氣森然的南華門,就急著去拜謁從文故居,我的心在肅穆的感情中跳動,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老人家生前,我無緣拜見,死後去看看先生的家。不過,我估計舊居不過是舊居,因為從文先生有過名氣卻從來不曾榮耀過,生前如此,身後如果連個舊居也讓人紀念,未必是合乎他的意願。但舊居畢竟落在他家鄉的本土上,也是不會湮沒的。

  很快走到一個廣場,正猶豫著,舉視之下,是個文化館,好像冥冥中從文先生在指引我這個異鄉來客。他的筆墨是那般親切,現在我感到他的靈魂更親切!不過我在附近走了幾個來回,不見有從文舊居的任何指示性標誌。不必等了,我意會到從文舊居不會在熱鬧寬敞的地帶,一定在那些青石板小巷子裡,可是在哪條巷子裡呢?每條巷子都是那麼窄,且又是那麼幽深,我躊躇了。

  看沿街有許多高高纏著頭巾,身穿花邊衣褲的苗族姑娘擺著地瓜攤,地瓜白白嫩嫩,苗女笑容盈盈,這些正是沈先生的同胞。先生曾為她們先輩多厄的生活付出過溫愛的悲憫的筆墨,我想她們一定會知道自己的作家。我趁機一一打聽,她們遺憾地向我搖頭。

  但這叫我這個陌生客怎辦?我盪到一座橋頭,好風景呀,這是少年從文游水戲水過的沱江河邊,黃昏中的沱江河,卻異常歡快地傳來搗衣聲,好似依舊的鄉音又似乎平添的新謠。在從文小說散文中早已見識過的吊腳樓,果然和幾度夢見過的模樣一樣,它的迷人,和從文先生描寫的迷人,同樣令我沉醉。吊腳樓是古老神祕得猜不透的,還會有第二個人再來那樣深情地寫它嗎?也許不會無人再來寫它,但難以和從文先生的筆一樣了。歷史就是這樣,是不可能重複而頂多能相似。歷史可貴的悲哀永遠要子孫來負擔,大概這些街樹和我想的一樣,才這般地把它的幽思染成團團的疑慮和鄉愁,投滿了鳳凰城的街道。

  我不能讓無謂的焦急來煞我的心頭的風景,便在一家裁縫鋪前站定。哦!好美的苗族服飾!看上去年輕的鳳凰妹崽是我的漢族同胞,手上拿著一本什麼書,我便高興起來,向鬧中取靜、孜孜閱卷的她敬意地叩問。她很有禮貌,連聲說抱歉。

  我突感人地生疏起來,便走下橋頭石級,迎面走來一位背揹簍的老翁,好像從深深的青石板巷口突然走出的,特別是天剛下過雨,老人古風猶存,穿著古老的釘鞋,這使我深信,他是青石板小巷裡生活的人物。沈從文這樣寫到過石板巷:“落雨就得穿釘鞋,……夜半有人從街巷裡過身,釘鞋的聲音實在好聽。”我不能多想,天色不早了,真有些急,不先行禮就先問:“請教沈從文故居在哪裡?”老人尚耳聰目明,卻也說不上來。

  鳳凰是小城,中外聞名的大作家為何轟動不了這座小城?

  我不得不想起小朋友了,記得先生的母校是文昌閣小學。到了南門外的南華山麓,這座學校隱在鬱郁復蔥蔥的自然境界裡,已到放學的時候了,我抓住了最後離校的幾個小朋友中的一個女孩,她卻知道,很高興地要為我帶路。這太使我欣慰了。這隻小鳳凰領我飛到了原來我到過的廣場文化館前面。廣場很有幾分情意,向從文舊居所在的石板小巷敞開了胸懷。

  傳說鳳凰是不死的,死了還會復生。從文先生還活在小學生的心裡。那不是麼?只要登上文昌閣小學整齊的石階,再穿過蔥蓊青翠的林蔭,沈從文捐稿費修建起來的藏書樓不就是鳳雛棲息的梧桐嗎?

  多麼不容易啊,我終於看到了“沈從文舊居”。我想,再下去便是鳳凰復活的時候了!

  ***有刪改***

  【注】作者系浦江女作家,本文寫於沈從文逝世二週年之際。

  《訪從文故居》閱讀題目

  小題1:請指出第一自然段環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3分***

  小題2:賞析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1***我的心在肅穆的感情中跳動,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

  ***2***這隻小鳳凰領我飛到了原來我到過的廣場文化館前面。

  小題3:從文中看,“我”的情感經歷了怎樣的變化過程?***4分***

  小題4:文章4-7自然段作者寫到苗女、漢族妹崽、老翁,有何用意?***4分***

  小題5:作者說 “鳳凰是小城,中外聞名的大作家為何轟動不了這座小城?”引發你哪幾個方面的思考?***5分***

  《訪從文故居》閱讀答案

  小題1:***1***通過對星星和黃昏景色的描寫,表達作者對先生的崇敬。 ***2***奠定全文疑惑和憂傷感情基調。***3***為下文訪故居的遭遇埋下伏筆。

  小題2:***1***①用比喻手法寫出作者走進從文故居心情的不平靜。②表明作者對先生的無比敬仰。

  ***2***①運用比擬***擬物***手法,把小姑娘比作小鳳凰,寫出她的可愛和善良。②表達作者對先生的精神或事業定會後繼有人的欣慰。③反映了作者的意外驚喜之情。

  小題3:***4分***情感歷程:激動--失落--反思--欣喜***急迫--失望--困惑--欣慰***

  小題4:①交代尋找過程,展現湘西風情 ②揭示不同人物***從文同胞,愛書的漢族妹仔,筆下人物原型***普遍對從文先生不瞭解的現狀 ③為下文作者的失望困惑反思作鋪墊

  小題5:①表明作者的悲憤之情,有為先生鳴不平之意。②從文先生的遭遇體現了文學的悲哀。③說明現代人精神的麻木,只重物質不重精神。④說明從文先生為人低調,崇尚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