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傳閱讀答案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自號"四明狂客"、"祕書外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賀知章的文章《賀知章傳》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賀知章傳》原文閱讀

  賀知章字季真,趙州永興人。性曠夷,善譚說,與族姑子陸象先善。象先嚐謂人曰:“季真清譚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證聖初,擢進士,超拔群類科,累遷太常博士。張說為麗正殿修書使,表知章及徐堅、趙冬曦入院,撰《六典》等書,累年無功。開元十三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士,一日並謝。宰相源乾曜語說曰:“賀公兩命之榮,足為光寵;然學士、侍郎孰為美?”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玄宗自為贊賜之。遷太子右庶子,充侍讀。

  申王薨,詔選挽郎,而知章取捨不平,蔭子喧訴,不能止,知章梯牆出首以決事,人皆靳之,坐徙工部。肅宗為太子,知章遷賓客,授祕書監,而左補闕薛令之兼侍讀。時東宮官積年不遷,令之書壁,望禮之薄,帝見,復題“聽自安者”。令之即棄官,徒步歸鄉里。

  知章晚節尤誕放,遨嬉里巷,自號“四明狂客”及“祕書外監”。每醉,輒屬辭,筆不停書,鹹有可觀,未始刊飭。善草隸,好事者具筆研從之,意有所愜,不復拒,然紙才十數字,世傳以為寶。

  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里,詔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擢其子曾子為會稽郡司馬,賜緋魚,使侍養。卒,年八十六。肅宗乾元初,以雅舊,贈禮部尚書。

  ***選自歐陽修、宋祁編撰的《新唐書·賀知章傳》***

  《賀知章傳》閱讀習題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知章及徐堅             表:上表推薦

  B.侍郎衣冠之選             衣冠:衣著,穿戴。

  C.人皆靳之,坐徙工部          靳:嘲笑,奚落

  D.令之書壁,望禮之薄          望:埋怨,怨恨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賀公兩命之榮,足為光寵   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

  B.以宅為千秋觀而居      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C.與族姑子陸象先善      秦伯說,與鄭人盟

  D.以雅舊,贈禮部尚書     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

  3.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

  B.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

  C.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

  D.說曰/侍郎衣冠之選/然要為具員/吏學士懷先王之道/經緯之文然後處之/此其為間也

  4.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賀知章考中進士後,在仕途上平步青雲,先後擔任過太常博士、禮部侍郎、太子賓客、禮部尚書等職務。

  B.本文為《賀知章傳》,記敘中卻插入了薛令之辭官回家之事,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襯托賀知章當時所受恩寵之深。

  C.賀知章不僅詩文精佳,且書法品味頗高,尤擅草隸,他的寥寥十幾個字的書法作品被當時人們視為珍寶收藏流傳。

  D.不論是玄宗還是肅宗,都很賞識賀知章,他不僅有在任時的“一日並謝”的恩寵,也有辭官回家時“帝賜詩”的厚遇。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⑴象先嚐謂人曰:“季真清譚風流,吾一日不見,則鄙吝生矣。”

  譯文:

  ⑵善草隸,好事者具筆研從之,意有所愜,不復拒。

  譯文:

  ⑶每醉,輒屬辭,筆不停書,鹹有可觀,未始刊飭。

  《賀知章傳》閱讀答案

  1 . B

  2.C

  3. B

  4. A

  5. ⑴陸象先曾經對別人說“季真言談清雅,英俊有才華,我一天見不到他,淺陋和悔恨就會產生”。***注意“譚”“風流”“鄙”的解釋。***

  ⑵他擅長草書和隸書,有多事的人就準備好筆墨跟隨他,賀知章心情愉悅的時候就不再拒絕。***注意“具”“研”“愜”的解釋。***

  ⑶每次喝醉了,就撰寫詩文,不停地寫,所寫詩文都有值得觀賞的地方***指達到比較高的水平***,不曾刪改和修飾潤色。***注意“屬辭”“可觀”“刊”“飭”的解釋。***

  《賀知章傳》閱讀拓展

  賀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說假話。而且他當時官居高位,詩文也很有名,他不至於、也用不著對一個初出茅廬的李白如此誇獎甚至讚歎。從後來人們對李白及其詩歌的研究所得結論來看,賀知章確實是一個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見如故、成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從李白這邊來說,知音難得,能夠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眾詩才的人中,賀知章還是第一個。

  他和李白都極其喜歡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詩人杜甫的著名詩篇《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說他喝醉以後騎在馬上前俯後仰的,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裡頭,他乾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裡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這杜甫也真會說話,難怪後來名氣很大。

  賀知章沒有留下足夠多的詩文,讓人知道他修煉的細節。但從他留下的七首祭神樂章可以看得出來,他不但是個虔誠而嚴肅的修煉者,而且對修煉理論的鑽研也是很深入的[1]。而他最終棄官歸隱並且正式成為道士,則是他多年修煉、道心精堅的明證。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床上已經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後來死裡逃生,又回過來了,並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准他回鄉當道士。唐明皇准許了他的請求,並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二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遊。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唐明皇在詩中寫道:"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祕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大概是意猶未盡,又寫了第二首:"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仙記題金***竹錄***,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