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電視臺的實習報告範文

  實習的時候在電視臺實習, 那麼你們知道實習報告要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電視臺的實習報告範文,歡迎閱讀。

  篇1

  在湖南娛樂頻道實習已經有好幾個月了,回過頭來總結一下,收穫良多。雖然,沒有一開始想象中那樣,自己的所學,自己引以為豪的知識和技能能夠 真槍實彈 得到一番實踐,但所見所聞讓我有所思,增長了見識,對電視臺這個行業的基層有了客觀實在的認識。

  湖南娛樂頻道注重的是娛樂節目,和我之前所學的新聞專業還是有些出入,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剛進頻道時,臺里正好在籌辦開年大戲《牛氣逼人》,這是一檔大型真人互動遊戲節目。在賽事組,事情很多很雜,這就需要自己的細心了。工作期間我被分在了管理參賽者這一塊,在他們參加節目之前,需要我們為他們講解整個遊戲的規則和一些安撫工作。雖是一件小事,卻鍛鍊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除此之外,我還參與了後期編輯工作,進一步熟悉和鞏固了後期製作的相關軟體。整體上對錄播節目的整個流程有了一定的瞭解。

  《牛氣逼人》節目一做完,甄選《醜女無敵》第三季男主角的活動《無敵一號》又開始了。從海選、初選、複選到最後的總決選的工作自己也都有參與。這是一檔選秀類的節目,每一場也都是直播,與之前的節目相比,整個活動的構思方面也會更加的完善。直播前的每一次彩排是最關鍵的,從中學到的東西也很多。作為一名工作人員,整個節目的流程要清楚地知道。一個節目的誕生,會根據節目的性質對導演、主持人等作出選擇,從臺前到幕後需要各個環節的接應,如製片、服裝、美工、化妝、道具等。通過自己的觀察還了解到,每次彩排之前都要確認好前期製作所需要的裝置的檔次及規模,配備攝像、錄音、音響、燈光等特技人員。除了現場的導演指揮之外還需要與轉播車內的導播相互溝通,確認好鏡頭序別、景別、角度和特技的運用。每一場的直播,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很忙碌,但井然有序,體現的就是良好的團隊合作的精神。

  通過實習,真正進入到了社會,我才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貧乏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困難。在學校,自己學的本來就不是很多,現在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 學無止境 的道理。其實在每一次的活動當中,不管自己負責的是什麼,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最重要的是認真和細心,要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學會自我總結,及時發現自己工作上的不足以便改正。

  親身體會了才知道,做電視這一行是很辛苦的,通常會加班到深夜,這就更需要我們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可以說,實習是綜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驗,除了考察你的專業水平和理論知識以外,還考察了你的處世態度,做人原則以及處事方法,簡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樣做人。勤奮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達旦這些都應該是家常便飯而不是邀功領賞的資本,因為你是實習生,你是來學習的,主動與老師的交流同樣重要,要學會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要積極努力去配合各個部門的工作,只有這樣不斷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才會有進步的空間,實習也就有了它真正的意義了。

  篇2

  今年暑假我是在實習中度過的,回顧自己暑假的實習,可謂十分的繁忙,自己在電視臺實習時有很大的運氣的,我相信自己能夠做好,在不斷的工作生活中,電視節目才是我們最喜歡看的,不過中間有很多的地方我們並不清楚,電視節目的製作是怎麼樣的呢,我要通過實習去發現,去研究。

  平日我們所觀看的電視節目可謂是花樣繁多,可是一檔好的電視節目到底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在我們所看到的色彩光鮮的舞臺背後到底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困難與艱辛呢?電視節目的製作主要分為前期製作流程和後期製作流程。前期製作流程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構思創作,第二階段是錄製節目。這個流程看似簡單無奇,但中間環節之繁瑣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般。在第一階段的構思創作時,首先要構思節目,一般是由製片人完成初期的構思創作,同其他主創人員商量後確立節目主題,然後就分頭去搜集相關資料,開始起擬節目指令碼。

  完成這些之後,所有主創人員再次集中,交換資料意見後寫出分鏡頭的方案。所謂分鏡頭,就是導演將整個影片或電視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攝製的鏡頭的劇本,內容包括:鏡頭號、景別、攝法、畫面內容、對話、音響效果、音樂、鏡頭長度等專案,是導演對影片全面設計和構思的藍圖。所以這個環節中導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對導演能力的一個考驗。方案確立後,就要制定拍攝計劃,這個環節是決定後面的步驟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是整個電視節目的基礎。節目的構思越完善,拍攝的條件和困難考慮得越周全,節目製作就會越順利。計劃制定後就要抓緊時間進行人員的配置。據節目性質選擇導演、演藝人員、主持人記者,同製片、服裝、美工、化妝人員說明,初步討論舞美設計、化妝、服裝等方面的事宜。確認前期製作所需裝置的檔次及規模,配備、攝像、錄音、音響、燈光等特技人員。製片部門要確定選擇的拍攝場地及後期保障。各部門主要負責人討論並確認拍攝計劃並執行。

  這一階段最後,就是由各部門將自己的計劃細化來加以執行,如建造場景道具,簽定租賃合同,徵集影像資料等等。這一階段所需的工作人員主要有:製片人、導演、副導演、文案、畫稿師、美術指導。第一階段準備就緒後,就要進入第二階段的節目錄制了。由於不同型別的節目有其不同的錄製方式,由於環境所限,就以演播室拍攝為例。在正式錄製前,先要進行劇本的排演,讓工作人員熟悉劇本內容。演員主持人所要聯絡的就是走位,表情,交流談吐等。然後要進行導演闡述,燈光、舞美的最後確定。另外,音響、音樂處理;轉播資料的確定也要同期完成。接下來進行的還有分鏡頭劇本的準備,演播室的準備和攝像機的準備。

  “分鏡頭劇本”又稱“導演劇本”。是將影片的文學內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攝製的鏡頭,以供現場拍攝使用的工作劇本。是建立在第一階段所制定的分鏡頭方案的基礎之上的。這個環節的準備內容是接下來一切準備的基礎,重要而且繁複,主要包括:鏡頭序列、景別、角度、技巧、攝像機編號、切換鈕編號;提詞器的準備,租賃的裝置,移動車,升降臂,佈景,道具,美工裝飾服裝等。

  而演播室準備的內容則稍微簡單一些,但也需費些心思,主要有:舞美置景,服裝配齊,燈光試驗,通訊聯絡,錄影磁帶。開拍前進行的攝像機準備,其實就是對前面的準備工作的檢查與鞏固,內容有:各裝置準備,攝像機檢查,調整燈光,帶聲音操作,化妝,服裝,佈景,道具,特技的運用。

  以上諸項準備工作完成後,就要進行走場了。然後就是帶機排練也就是最後排演。最後就要開始錄影。錄影時要注意每段的場記和時間標準要拿捏得當。第二階段所需的工作人員:導演、副導演、場記、攝像指導、攝像、跟焦員、燈光師、燈光助理、錄音師、場務、化妝師、道具師、演員。到此為止,前期製作告一段落,下面就要進入後期製作流程了。

  後期製作只有一個階段,就是編輯混錄。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素材編輯。作素材編輯時首先要做的是確認編輯方式,然後搜尋素材的入、出點並確定。接著就是搜尋母帶的入、出點並確定。第二步就是畫面編輯。要通過特技的運用來增強畫面的視覺衝擊,同時著手於字幕的製作。畫面編輯完後,最好要進行初審,檢查一下結構是否合理,段落層次是否清楚,有無錯誤並修改。第三步就是混錄。混錄包括錄解說詞及所需的音樂,將解說詞、效果聲、音樂進行混錄,進行音調、音量等處理。片子完成後,請負責人審看,並由其提出意見,進行進一步的修改完善。最後將播出帶複製存檔。整個後期製作流程所需工作人員:導演、後期動畫導演、剪輯師、動畫師、特效師、合成師、音效師、音樂作曲。這樣一部十幾二十分鐘的電視節目才得以出爐。通過上述的總結介紹,可想而知為了一檔普普通通的電視節目,這些幕後的製作團隊要付出多少努力。

  在實習期間,雖然說沒幫得上什麼大忙,只是在一旁打打下手,但也學到了不少東西。通過這次見習,不僅明白了一檔節目是如何誕生的,也明白了要成為節目製作團體中的一份子,不僅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還要有團結的精神,要同同伴們相互配合。在遇到不順心的事時要相互體諒,眼光見識要廣。並不是說要去可以拍上司的馬屁,但至少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上司放心滿意。中間,也有幾次看見上司毫不留情地批評下面的工作人員,當時我心裡就想著,要是我的話肯定受不了,不是和他吵起來,就是放聲大哭。可是那些挨批的下屬則是低著頭道歉,並乖乖地將剛才忙活了半天的勞動成果全部撤掉重來。照他們的話說,現在電視媒體行業競爭這麼激烈,我們要是做得比別人差一點點,就會失去一大批觀眾,所以必須做到最好。導演也正是頂著這樣的壓力才對下屬們這樣的嚴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