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子電路的除錯方法及其故障處理
摘要:在電子裝置的使用過程中,電路的除錯佔有重要地位,這是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環節。電路只有通過了除錯,各項效能指標都能夠滿足要求,電子裝置才能正常的工作,因此我們應該重視電路的除錯工作,以及除錯過程中的技巧。使之更為完善,這一過程為電子技術在社會生活和實踐應用中發揮巨大作用提供了現實性和可能性。
關鍵詞:除錯;測試;精度和可靠性;故障分析與處理
在電子工業中,電子電路的安裝與除錯在電子工程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把理論付諸於實踐的程序,是把人們的主觀設想轉變為電路和電子裝置的過程,是把設計轉變為產品的過程。正是這一過程為電子技術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應用中發揮巨大作用提供了現實性和可能性。當然,這一過程也是對理論設計做出檢驗、修改,使之更加完善的過程。所謂電子電路的除錯,就是以達到電路設計指標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測量→判斷→調整→再測量”反覆進行的過程。電路測試和調整是電子裝置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除錯發現和糾正設計方案的不足和安裝的不合理,然後採取措施加以改進,使電子電路或電子裝置達到預定的技術指標。
一、電子電路的除錯
一般的測試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1.不通電檢查。檢查連線電路安裝完畢後,不要急於通電,先認真檢查接線是否正確,包括錯線、少線、多線。多線一般是因接線時看錯引腳,或者改接線時忘記去掉原來的舊線造成的,在實驗中經常發生,而查線時又不易發現,除錯時往往會給人造成錯覺,以為問題是由元氣件造成的。例如TTL兩個閘電路的輸出端無意中接在一起,引起電平不高不低,人們很容易認為是元器件壞了。為了避免做出錯誤判斷,通常採用2種查線方法:一種方法是按照設計的電路圖檢查安裝的線路,把電路圖上的連線按一定順序在安裝好的線路中逐一對應檢查,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找出錯線和少線;另一種方法是按實際線路來對照電路原理圖,按照2個元件引腳連線的去向查清,查詢每個去處在電路圖上是否存在,這種方法不但能查出錯線和少線,還能檢查出是否多線。
2.通電觀察把經過準確測量的電源電壓加入電路,但訊號源暫不接入,電源接通之後不要急於測量資料和觀察結果,首先要觀察有無異常現象,包括有無冒煙,是否聞到異常氣味,手模元件是否發燙,電源是否有短路現象等。如果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關斷電源,待排除故障後方可重新通電。然後再測量各元件引腳的電源電壓,而不是隻測量各路總電源電壓,以保證元器件正常工作。
3.分塊除錯除錯包括測試和調整兩個方面。測試是在安裝後對電路的引數及工作狀態進行測量,調整是指在測試的基礎上對電路的引數進行修正,使之滿足設計要求。為了使測試順利進行,設計的電路圖上應標出各點的電位值、相應的波形以及其它資料。測試方法有2種:第一種是採用邊安裝邊除錯的方法,也就是把複雜的電路按原理圖上的功能分成塊進行安裝除錯,在分塊除錯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安裝除錯的範圍,最後完成整機除錯,這種方法稱為分塊除錯。採用這種方法能及時發現問題,因此是常用的方法,對於新設計的電路更是如此。另一種方法是整個積體電路安裝完畢,實行一次性除錯。這種方法適用於簡單電路或定型產品。本文僅介紹分塊除錯。分塊除錯是把電路按功能分成不同的部分,把每個部分看成一個模組。比較理想的除錯程式是按訊號的流向進行,這樣可以把前面除錯過的輸出訊號作為後一級的輸入訊號,為最後的聯調創造條件。分塊除錯包括靜態除錯和動態除錯。
二、系統的精度及其可靠性
測試系統精度是設計電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測量電路的精度校準元件應該由高於測量電路精度的儀器進行測試後,才能作為校準元器件接入電路校準精度。例如,測量電路中,校準精度時所用的電容不能以標稱值計算,而要經過高精度的電容表測量其準確值後,才能作為校準電容。對於正式產品,應該就以下幾方面進行可靠性測試:抗干擾能力;電網電壓及環境溫度變化對裝置的影響;長期執行實驗的穩定性;抗機械振動的能力。四、電子電路的故障分析與處理在實驗過程中,故障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和處理故障可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處理故障的過程就是從故障現象出發,通過反覆測試,做出分析判斷,逐步找出問題的過程。
三、除錯中應注意的事項
在除錯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必須具有嚴謹細緻的科學作風,不能存在僥倖心理,當出現故障時,不要手忙腳亂,要認真查詢故障的原因,仔細分析作出判斷,切忌一遇到故障,解決不了問題就要拆掉線路而重新安裝,或者盲目的更換元器件。因為即使重新安裝,線路的問題可能依然存在,何況在原理上,問題並不是重新安裝就能夠解決的。再則,重新安裝而找不出原因,會使自己失去一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鍛鍊機會,要認真查詢故障原因,仔細分析判斷,根據原電路原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除錯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接線、拆線和儀器儀表的連線一定要在斷電的情況下進行,注意儀器儀表電壓電流的量程,徹底杜絕人身事故和儀器儀表損壞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我們即可對於電子裝置等進行除錯,通過除錯過程,使電路的各項效能指標達到要求,使系統能夠正常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慧玲.《電子技術實驗低頻、高頻、數字、整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畢滿清.《電子技術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王廷才,趙德申.《電子技術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陳梓城.《電子技術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關鍵詞:除錯;測試;精度和可靠性;故障分析與處理
在電子工業中,電子電路的安裝與除錯在電子工程技術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把理論付諸於實踐的程序,是把人們的主觀設想轉變為電路和電子裝置的過程,是把設計轉變為產品的過程。正是這一過程為電子技術在社會生活和生產實踐應用中發揮巨大作用提供了現實性和可能性。當然,這一過程也是對理論設計做出檢驗、修改,使之更加完善的過程。所謂電子電路的除錯,就是以達到電路設計指標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測量→判斷→調整→再測量”反覆進行的過程。電路測試和調整是電子裝置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除錯發現和糾正設計方案的不足和安裝的不合理,然後採取措施加以改進,使電子電路或電子裝置達到預定的技術指標。
一般的測試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1.不通電檢查。檢查連線電路安裝完畢後,不要急於通電,先認真檢查接線是否正確,包括錯線、少線、多線。多線一般是因接線時看錯引腳,或者改接線時忘記去掉原來的舊線造成的,在實驗中經常發生,而查線時又不易發現,除錯時往往會給人造成錯覺,以為問題是由元氣件造成的。例如TTL兩個閘電路的輸出端無意中接在一起,引起電平不高不低,人們很容易認為是元器件壞了。為了避免做出錯誤判斷,通常採用2種查線方法:一種方法是按照設計的電路圖檢查安裝的線路,把電路圖上的連線按一定順序在安裝好的線路中逐一對應檢查,這種方法比較容易找出錯線和少線;另一種方法是按實際線路來對照電路原理圖,按照2個元件引腳連線的去向查清,查詢每個去處在電路圖上是否存在,這種方法不但能查出錯線和少線,還能檢查出是否多線。
3.分塊除錯除錯包括測試和調整兩個方面。測試是在安裝後對電路的引數及工作狀態進行測量,調整是指在測試的基礎上對電路的引數進行修正,使之滿足設計要求。為了使測試順利進行,設計的電路圖上應標出各點的電位值、相應的波形以及其它資料。測試方法有2種:第一種是採用邊安裝邊除錯的方法,也就是把複雜的電路按原理圖上的功能分成塊進行安裝除錯,在分塊除錯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安裝除錯的範圍,最後完成整機除錯,這種方法稱為分塊除錯。採用這種方法能及時發現問題,因此是常用的方法,對於新設計的電路更是如此。另一種方法是整個積體電路安裝完畢,實行一次性除錯。這種方法適用於簡單電路或定型產品。本文僅介紹分塊除錯。分塊除錯是把電路按功能分成不同的部分,把每個部分看成一個模組。比較理想的除錯程式是按訊號的流向進行,這樣可以把前面除錯過的輸出訊號作為後一級的輸入訊號,為最後的聯調創造條件。分塊除錯包括靜態除錯和動態除錯。
二、系統的精度及其可靠性
測試系統精度是設計電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測量電路的精度校準元件應該由高於測量電路精度的儀器進行測試後,才能作為校準元器件接入電路校準精度。例如,測量電路中,校準精度時所用的電容不能以標稱值計算,而要經過高精度的電容表測量其準確值後,才能作為校準電容。對於正式產品,應該就以下幾方面進行可靠性測試:抗干擾能力;電網電壓及環境溫度變化對裝置的影響;長期執行實驗的穩定性;抗機械振動的能力。四、電子電路的故障分析與處理在實驗過程中,故障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和處理故障可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處理故障的過程就是從故障現象出發,通過反覆測試,做出分析判斷,逐步找出問題的過程。
三、除錯中應注意的事項
在除錯過程中,自始至終都必須具有嚴謹細緻的科學作風,不能存在僥倖心理,當出現故障時,不要手忙腳亂,要認真查詢故障的原因,仔細分析作出判斷,切忌一遇到故障,解決不了問題就要拆掉線路而重新安裝,或者盲目的更換元器件。因為即使重新安裝,線路的問題可能依然存在,何況在原理上,問題並不是重新安裝就能夠解決的。再則,重新安裝而找不出原因,會使自己失去一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鍛鍊機會,要認真查詢故障原因,仔細分析判斷,根據原電路原理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除錯過程中,要注意安全,接線、拆線和儀器儀表的連線一定要在斷電的情況下進行,注意儀器儀表電壓電流的量程,徹底杜絕人身事故和儀器儀表損壞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我們即可對於電子裝置等進行除錯,通過除錯過程,使電路的各項效能指標達到要求,使系統能夠正常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慧玲.《電子技術實驗低頻、高頻、數字、整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畢滿清.《電子技術實驗與課程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3]王廷才,趙德申.《電子技術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陳梓城.《電子技術實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