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慢性肝炎的原因

  慢性肝炎是我國的一大疾病,如果不正確治療和保持科學的生活習慣則很容易加重病情。那麼慢性肝炎是怎樣引起的呢?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下面小編就帶你一一瞭解!

  

  1、病毒感染

  由多種肝炎病毒病因引起。目前病毒性肝炎主要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種,近年又發現有己型肝炎和庚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具有自限性,一般不會轉為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

  2、免疫功能低下者

  免疫功能越強,慢性化的機率越低。如腎移植、腫瘤、艾滋病、血液透析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常易演變為慢性肝炎,因為這些病人的免疫機能都比較低下;乙肝急性期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者,常破壞患者體內的免疫平衡,也易使急性肝炎轉為慢性。

  3、酗酒

  酒精能夠引起肝炎。主要是由於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醇的毒性對肝細胞直接損害造成的。

  4、藥物或化學毒物

  很多藥物和化學毒物都可引起肝臟損傷,發生藥物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如雙醋酚汀、甲基多巴、四環素以及砷汞、四氯化碳等。對肝臟的損害程度取決於藥物或化學毒物的服用或接觸劑量的時間,以及個體素質差異。

  慢性肝炎有哪些症狀

  慢性肝炎輕、中度:典型慢性肝炎的早期症狀輕微且缺乏特異性,呈波動性間歇性,甚至多年沒有任何症狀。最常見的就是容易疲勞和胃部不適,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誤認為是胃病;臨床上經常見到隱匿性肝硬化患者,在出現肝硬化之前,沒有感覺到明顯不適,也沒有進行常規的體檢,在不知不覺中逐步發展成為肝硬化;偶有患者出現噁心,腹脹、黃疸,尿色深,但依據症狀不能判斷出慢性肝炎的嚴重程度。

  慢性肝炎重度及慢性重型肝炎:當患者尿色進行性加深,面板鞏膜黃染進行性加深,乏力食慾下降越來越明顯時,提示病情惡化,尤其需要警惕慢性重型肝炎的發生,慢性重型肝炎是肝衰竭的表現,可表現為高度乏力,高度腹脹,高度黃疸以及高度食慾不振,可出現低蛋白血癥,腹水胸水,腹腔感染,凝血功能下降,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等,臨床上死亡率較高,需要積極救治。

  慢性肝炎怎樣調理

  1、正確對待疾病,保持樂觀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克服急噪情緒。

  2、由於慢性肝炎病人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病情復發。因此,要生活起居規律、避免勞累、戒酒、講究飲食衛生、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提倡攝入高蛋白、低脂肪、熱量適當、富含維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的飲食。

  3、肝功能正常的病人可從事輕微的家務勞動和適當的鍛鍊,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4、足量的蛋白質供給可以維持氮平衡,改善肝臟功能,有利於肝細胞損傷的修復與再生。

  5、供給適量的碳水化物:碳水化物應提供總熱量的50-70%,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不僅能保證慢性肝炎病人總熱量的供給,而且能減少身體組織蛋白質的分解、促進肝臟對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肝糖原儲備、增強肝細胞的解毒能力。

  6、適當限制脂肪飲食:脂肪是三大營養要素之一,其所提供的不飽和脂肪酸是身體的必需營養素,其他食物無法代替,所以不必過分地限制。另外,攝入適量的脂肪有利於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E、K等***等的吸收。

  慢性肝炎要注意什麼

  戒酒、避免損害肝臟的物質攝入:乙醇能造成肝細胞的損害,慢性肝炎病人肝臟對乙醇的解毒能力下降。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加重肝細胞損害,導致肝病加重,因此肝炎病人應戒酒。

  用藥要到正規醫院經專科醫生處方。避免應用對肝臟有毒性的藥物。特別是不要輕信廣告宣傳,濫用所謂“轉陰”藥,不但沒有治療作用,反倒會促使病情復發。

  應注意適當的休息營養、合理的營養、保持良好的心態:慢性肝炎患者,不強調絕對臥床休息,可採取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活動,在肝功損害不重時,可以從事一般的家務勞動,可以散步,只是不要做十分劇烈的體力活動。

  應儘量避免引起疾病加重的誘因,如過度勞累、上呼吸道感染、飲食不當、腹瀉、情緒的劇烈波動、損傷肝臟藥物的應用等。我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碰到由於以上因素導致的肝病復發或代償性的肝硬化出現失代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