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課演講稿
玩得酷靠得住的我們,上了演講臺怎麼能慫,不就是即興的課堂演講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曾經聽人說過,洱海的月亮很美,清輝如夢。也曾聽人說過,月光下的洱海很美,朦朧如夢。於是,我便常常竭力想象洱海的月亮和月光下洱海醉人的風采。今年夏天,我有緣隨父親前往大理,終於得以一睹它的面容。高中生作文
我們抵達洱海邊時,天色已經昏暗,月亮正逐漸清晰起來。眼前的洱海,處於清晰與朦朧之間,就像處於醒與睡之間,有一番別緻的情趣。湖面上,遊船過去,留下一道長長的水痕,猶如月中仙子在平滑的綠緞上拖著一條長裙飛過。湖水粼粼,近觀如隨風飄動的綢子,遠望像精雕細琢的寶玉,卻又反射出幾點星光,襯著船上的燈火,在一片艨朧與清晰的交織中,透出幾分神祕的色彩。
隨著夜幕降臨,朦朧充滿了洱海的全部空間。與城市的繁華、喧鬧相比,她彷彿是一位卸了妝的疲憊少婦,漸漸地進入恬靜的夢鄉。這時的她,充分展示出自己清純、恬靜的風采,宛如一位美麗的少女,唱著歡快的自然之歌。
皎潔的月夜,也許是看見我這個陌生人害羞了吧,為了掩飾自己秀雅的臉龐,她為自己披上了一層潔白的面紗。月光瀰漫在洱海,天地間,恍若飄溢著桂花的清香。我不由得陶醉了,感覺似乎處於一曲異常美妙而和諧的樂章裡面,我的心也隨著音符跳動起來。忽然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的詩句,耳畔好像響起了優美動聽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於是,在盛夏,在洱海邊,我又回到了溫柔可人、清新自然的春天。
風,由湖面吹來,清涼宜人,像一位女神,所到之處,睡魔全無蹤影。湖畔垂柳舒長袖,岸邊碧草迎風舞。早已歸巢的鳥兒,嘰嘰啾啾,叫著飛起。此時的皎月更亮了,月光也不再是慢慢地揮灑而下,而是一瀉如注,傾瀉在湖面上。正在翩翩起舞的垂柳與碧草,舞姿是那麼輕柔、活潑,那麼天真、自然,恰似淳樸的小孩心無外物地在跳舞。湖水輕輕拍打著湖岸,為她們打著節拍,蟲兒、鳥兒歡快地歌唱,為她們伴奏。面對廣闊的湖水,靜觀岸邊的舞者,我不禁誦出了曹植的《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動無常則,若危若安。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啊,這迷人的如詩如畫般的洱海月夜,這月下的洱海!
品味著這首詩,欣賞著這幅畫,不知不覺,時間在悄悄流淌,不知何時,天上飄落下一襲輕紗般的霧氣,於是,夜景更朦朧了。
山,隱隱約約地在一襲輕紗後展現出自己綽約的風姿;水,溫溫柔柔地撫弄著這一襲輕柔的紗;而輕紗,卻在粼粼的水面上隨風盪漾。在這動與靜、虛與實、皎月的清晰與洱海的朦朧相融合的洱海邊,只覺得天與地、山與水、月與我之間,難以再分清彼此,天地之間渾然一體,恰似一首妙音天成的歌,飄揚在風中。
篇二
秋天的風是涼爽的;秋天的山是煥然一新的;秋天的田野和果園是熱鬧非凡的;秋天的夕陽是帶著希望的。總而言之,秋天的一切,一切,都是與眾不同的……
瞧,一陣陣涼風撫過,漫山遍野的楓葉,迎著風兒直“沙沙”作響。一片片楓葉順著風兒緩緩落下,靜靜地躺著,默默無聞的,但是無意間也為大地蓋上了一件金燦燦的“薄衣”。遠遠的望著這座山,披上了金紅色外衣的山,真是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呀,秋伯伯來了,微微地彎著腰,但臉上掛著的是發自內心的笑容,一陣涼風撫過,吹走了他的艱苦.辛酸,帶來的是無限的歡樂和涼爽。田野裡玉米們列隊歡迎著,裂開了嘴,笑得最大聲的就屬他們了,高粱.水稻一個個都深深的鞠著躬,向秋伯伯表示最衷心的感謝……果園裡,蘋果們一個個都低著頭,臉都紅了,靦腆的微笑著,連感謝的話都不好意思說出口,而臉皮厚的柚子卻滔滔不絕地講著,東一句,西一句,說得連秋伯伯都不好意思了,不久後,連柿子.桔子.紅豆.綠豆.紅薯……都來湊熱鬧了,果園裡頓時間沸騰起來,像一個大型的討論會,看著都讓人羨慕啊。什麼聲音這麼大呀,好像是從海邊傳來的,哦,果然……
在海邊,有的人拾貝殼.海螺,有的人談天說地,有的人玩水嬉戲,雖然說夏天過去了,但是,人們似乎身體裡的熱乎勁兒還在,似乎還在懷念夏天那炎熱的感覺,似乎對夏天的不捨就像火一般,難以熄滅!
不知不覺中,黃昏了,在草地上,有一群小孩子,你瞧,他們在望著夕陽奔跑著,似乎在說:“今天再見,明天,我來了!”他們是多麼天真無邪的呀!在小院子裡的大樹底下,也總會有那麼幾個老人,他們坐著藤椅,望著夕陽,似乎在感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呀,人生會有幾個夕陽呢?即使再美好的事物,也總會有終止的時候,晚景再好,再美,但也只是一瞬間啊!所以,每當望著這美而短暫的夕陽,我們就應該有所感悟:“如果美麗的事物很短暫,那我們就要抓緊時間去欣賞,生活上也如此,做每一件事都要爭分奪秒,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做得最好。難道,不是嗎?秋天的黃昏,總帶著那麼點傷感,但卻充滿著無窮的希望……
我腦海中的秋天,最大的標記就是楓葉如丹,因為,在我家鄉的秋天,小山上,總裝著數不勝數的楓葉,那些楓葉的顏色,豔極了,酷似一團火。真懷念呀!滿山的楓葉,或許就是我對家鄉最大的印象了,因為,我已經許久許久沒有回過家鄉了,我始終懷念的是那家鄉的——楓葉。
秋天的風是涼爽的——吹走了農民伯伯的辛酸與汗水;秋天的山是煥然一新的——穿上了金紅色的衣裳;秋天的田野和果園是熱鬧非凡的——作物都成熟了;秋天的夕陽是帶著希望的——令人感悟萬千!!
篇三
重陽那天,正是忘情閒踏綠莎茵的好日子。於是,我與幾位朋友結伴去登蓮花山。
蓮花山,雖無泰山之巍峨,華山之險峻,但亦有自身的秀麗,有那“浪下三吳起白煙”的悠逸。仰頭一望亦是:矗立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成嵐光,渾似青黛染成千塊玉,碧紗籠罩萬堆煙。蓮花山下五叢榕,翠蓋迎賓禮碧峰。此地名喚:“五叢榕”,因有五大榕樹而得名,樹皆長得濛濛茸茸,鬱郁蒼蒼,宛如五條青龍盤旋在一起,雖參差各異,但皆有迎客之感。
“咚、咚、咚……”遠處傳來了聲聲鐘磬之音,低沉、洪亮、悠揚。循聲覓跡,我們來到了蓮花古寺。香菸渺渺彩滿門,松柏森森青繞寺,總覺得祥雲光滿,瑞靄香浮。寺前,觀音大士慈祥端莊,手中玉瓶流出的水珠,晶瑩透澈,碰到水面便如玉佩相撞,響起清脆之音,也許,她是在為我們洗塵吧!
好一塊清虛靈秀地!
一路古木蒼蒼,翠竹蔥茸。過了寺,我們吹著輕快的口哨在山間小路中穿行。半山腰有一血紅色的地方,狀似腳印,人稱“仙腳跡”。這裡一直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當年,散遊人赤腳大仙四處雲遊,因見此處風景宜人,於是在此逗留一番,欣賞著這“滿地落紅如布錦,遍山發翠似堆茵”的多嬌景色。心一感慨腳一跺,便留下這一腳印。也許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吧,慕名而來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了。
走著走著,竟有如寄蜉蝣於天地之間,不是“蓮花”真面目之感,當雲霧來時尤為如此,蒙煙橫遠岫,白霧鎖奇峰。這裡最美的要算天池吧,它可是最令我們心馳神往的地方。到天池之路,艱辛而曲折。這雖是樹林蔭翳的曲幽小徑,但亦要留下不少汗水。其路程決不可小虛,所以能實際到達的人還是屈指可數的。
其實呢,即使到不了天池,也能看到從天池留下來的一泓溪水――那是竹竿溪的,想想就知道,它是又小又長的。
潺潺流水接天池,聒聒飛禽鳴遠岱。果真一點不假,兩旁的青松綠柏,一路的蒼松碧蘚,使得更加深邃幽靜,陰翳清涼,使得澗水的“叮咚”之聲更清越,山谷更靜謐。難道,這就是“人朝上走,水往低流”的嗎?
皇天不負有心人。或許是“會當凌絕頂”的信心,或許是“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毅力,總之,我們來到了天池旁邊。綠波輕漾,水光灩瀲,清風徐來,泛起微微的漣漪,那是一份纖塵不染的潔淨,一份美妙蘊藉的和諧,一份寧靜的幽邃。更妙的還是這些水全是天然礦泉水,喝一口便覺得甘甜非常,泌人心脾潤徹肺腑,即使是警幻仙子的“萬豔同杯”也不如,王母娘娘的玉液瓊漿也難及。
池旁有一小廟,人稱“仙公廟”,聽說很靈驗,所以香火不斷。山之巔峰,有一天井,百多米長,七八十米寬,其深不可測,一望便似被抽了三魂七魄,心驚膽跳的,真是“無限風光在險峰”啊!
此時,夕陽西墜,暮靄悄然為翠山籠上輕紗,我們向落日僅留的餘輝走去。
一瞬間,恍惚天光山色,和人,皆融入這絢麗的彩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