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課三分鐘演講稿範文
演講稿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演講稿是進行演講的依據,是對演講內容和形式的規範和提示,它體現著演講的目的和手段。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青瓷缸中戎戎水影,養的是水仙清麗;汙泥塘裡深深沼窪,養的是白蓮潔淨。倘若人品是哺育藝術的土壤,為何白蓮見不到泥土色,聞不見土壤氣?性情急徐固然可從字裡行間略窺幾許,而人品一說,實難揣測。然而我們欣賞藝術,並非一定要讀作者生年,只要骨子裡渴望開出一朵好花。
“詩歌只與詩人有關的想法是反詩歌的。”馬爾克斯如是說。尤其到了革命時,藝術的種子似乎滿戰場撒播。猶記得鏗鏘的《馬賽曲》響徹巴黎,《自由引導人民》的畫作擎起戰旗,然而法國國歌作曲詞者魯熱,不過是個上尉,甚至在戰爭的後程牴觸革命,像個懦夫一樣度完餘生;畫家德拉克洛瓦倒是“法國革命的種子”,自信勇敢,連素描的筆觸都不願收斂,作品的格調趣味驚人地一致,可性情人品確是雲泥之別,可見藝術,從不是人品忠實的鏡子。然而我想,作品之所以得以流傳,必有其唯一的批判標準。肥沃的黑土,美麗的紅壤乃至貧瘠的黃泥,因為一致的追求,都能生長出哺育人性的大麥、稻穀與青稞。
作品的格調趣味未必與人品一致,卻一定與內心的追求吻合,國家危亡之時,懦夫魯熱的筆下也流淌出了“向前,向前,祖國的兒子!”這般的字眼,而在浩瀚的宇宙真理面前,好與人計較、抬槓的牛頓才俯首為真理海邊拾貝的孩子;法律的殿堂前,口吃敏感的毛姆滔滔不絕,語帶機鋒;書法的恣意中,好順手偷人字畫的米芾瀟灑揮毫,盡是大家之風。
因為追求了共同的自由、真理與美,作品才被稱為藝術,而追求,從來不由人品決定,忠實於內心的藝術家當然可以字如其人,言為心聲,而被生活的苟且壓彎了腰,被人性的陰暗絆住了腳,依然追求著正直與光明,不正是藝術最強烈痛苦的詩意嗎?
北大教授孔慶東近日發微博稱莫言常說的家境沒落、常日飢寒全是謊言,還附圖一張,上頭的小莫言穿著棉襖,虎頭虎腦,很是可愛。所以我們該要求藝術家什麼呢?村上春樹說:“我們是一群日復一日真誠地製造虛構的人。”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人品很難達到一致,但我們可以在虛構中要求真誠,那是一顆熱忱地為人類共同的光明掙扎的心。莫言的村莊充滿了人性的殘酷與溫暖,既然有所收穫,便不必苛責作者的童年是否充滿謊言。誠如不必勸凡·高戒酒,讓魯迅戒菸,要知道他們都是腳踩在汙泥之中,而把手伸向滿天星辰的人啊!我們自己都是這般口是心非,便只顧欣賞藝術,何苦糾纏於多變的人品。
藝術家一生都在難以實現的格調與人品的一致中掙扎,而他們因為同樣高尚的追求覓得一致的歸途。
我雖然知道這條路難找也難走,但也願南轅北轍。我希望有追求引路,讓我的文字、我的人品攜手並肩,一同前行。
那是不同人品,一致而永恆的歸途。
篇二
“東流逝水日月如梭”伴隨著時光的腳步這短暫的秋季也到了秋收的時候了。
冬末春初之時我在和藹的校長你這尋得了創立文學社的機會我倍感欣榮,而今古老的鐘聲已淺唱完了這段短暫的時日,我們也將步入高二的殿堂同時無論寒凝是否創立成功我想也是該對你有個交待的時候了。
雖然沒有創社路途艱辛、但是隻要分針還在轉動我就不曾停止。
我是一個文學愛好者、也是一個文學追逐者,成為一詩人、作家是我的理想。在這條漫長坎坷的路途上我以文學素養為本、高呼偉大旗幟萬歲。正是攜著這些觸動我心靈的銳刺、扞衛我心靈額支柱我戰勝了心中的惡魔走出了歧途來到了美麗的縣域之校四中。
初中三年的浪蕩學崖讓我成為了中考的失敗者,前途堪憂、面對著前有豺狼後有虎的我感到了仕途的無望、人生的危機、生命的危險。腦子一片茫然,看到的之時足前的萬丈深淵而不是一絲生的希望,我感覺道死神離我只有一趾之遙別說我的腳趾稍稍一動哪怕就是一滴無情的淚水從我遍體鱗傷的殘體間滑落我都得步入地獄之門。山頭斜照一絲微亮的光刺痛了我的眼睛但卻讓我看到了明早的晨曦,是它、我知道是它,除了它沒有任何人願意給我帶來這夕陽西下的餘輝,雖然微弱但對於我來說卻猶如萬丈光芒足以挽回我垂危的生命。他就是我人生的半錄一塊意義非凡的里程碑—文學、父母是我前進的動力、老師是我成功的伴奏,而它卻是我生命的延續。
是文學讓我浪子回頭永踏正途、是它讓我收起膽小放出勇氣振翅長空與藍天搏擊與白雲共舞,是它讓我收起懦弱化繭為蝶,也是它讓我學會了笑對挑戰永不言棄,更是它讓我知道了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就看你是否有發自內心的去做。
文學薰陶了我的心、淨化了我的靈魂,改變了我的人生。可是看著我身邊這些行屍走肉的同學們仍執迷在青春的叛離、行走在迷漫的路途中找不到前進的方向我於心不忍;我想用文學去淨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在他們沒注意的時候青春在消逝、但當他們注意到時青春已離去。因為青春是不賴藏的東西。更想對他們說:“當你終於無視的走過,在你背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是你父母凋零的心”。古人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這不單單只是一句話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公理。而我們自己就是一個鮮活的列子,我們都盼望著拽住時間的韁繩回到那個金色的童年、可我們卻只能望洋興嘆。
時間是朝前走的鐘不可能倒著轉。
沒有過不了的獨木橋,無論成功與否我都不會放棄至少我在努力、在堅持。人生或許此時的努力沒有換取到我們所追求的目標;但當我們回首環顧以往的痕跡時你會發現其實:那時我們已經成功了只是當時太執著於眼前以至於忘了回頭。
光陰似箭時光仍在流逝,我的腳步也不曾放棄征途。
篇三
最近剛看完星雲大師的《捨得》,細細品味之餘,感慨良多。
星雲大師的人生從江蘇揚州起步,12歲出家,22歲前往臺灣布法,之後再建立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新里程碑。
如果單純說他是一個佛教大家,就我這個沒有什麼宗教信仰的人而言,星雲大師並沒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但難能可貴的是,星雲大師實至名歸著作等身,卻淡薄功名利祿。更令人欽佩的是,他不斷地向社會民眾弘揚除了宗教之外的為人處世之道,深入淺出闡釋人生哲理,並不以勸人皈依佛教為終極目的。之所以這麼做,星雲大師的出發點只有一個,就是想為建立一個和諧、幸福的社會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手上的這本《捨得--星雲大師的人生經營課》,充分展示了大師的為人和處世的正確理念。在星雲大師的講述裡,我宛如看到了他一生行走於世間的身影,也耐心地體味到他行為背後的那顆心,不禁為之深深感佩。書中一個古老的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很古老的一天,一個守財奴的家鄉發大水,貧窮的人們都因為沒有所要帶去的東西,順利遊在水中獲救了,而這個守財奴卻把家中的金銀財寶裝滿了全身,奮力地在水中掙扎並向遠處的一個小船喊救。船上的人大聲喊他並讓他把身上的附帶的物品扔去,讓他暫且不沉水並馬上划船去救他。但這個守財奴卻不能捨得扔掉自己的金銀財寶。結果可想而知,他不捨得放棄,便不能為自己爭取獲救的時間,他沉水溺死了。如他能把身上重重的包袱捨去,他得到的便是生命。於是,佛感慨而曰: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捨得既是一種處世的哲學,也是一種做人做事的藝術。舍與得就如水與火、天與地、陰與陽一樣,是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相生相剋,相輔相成,存於天地,存於人世,存於心間,在存微妙的細節,囊括了萬物執行的所有機理。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中,才能達至和諧,達到統一。只有真正把握了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才能把握了人生的鑰匙和成功的機遇。百年的人生,不過就是一舍一得的重複。
由此,我還想到了墨子說過的一句話,大意是貧窮的時候顯示出廉潔,富有的時候表現出仁義。華西村的老書記吳仁寶說:"家有黃金萬兩,一日不過三餐,住房獨佔鰲頭,也只睡一個人的位置。"這也告訴我們,不奢望佔有一切,捨得才意味著自己的富有。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亦然,捨棄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境界,懂得捨棄的人往往會有大收穫。捨得本身就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