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普查工作領導講話***3***

  地名普查工作領導講話***三***:

  同志們:

  縣第二次地名普查領導小組決定召開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全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推進會議精神,加快推進我縣地名普查工作。剛才,我們觀看了民政部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推進會視訊,安忠同志傳達了全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推進會議精神,對下一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部署,憲印同志宣讀了《黃龍縣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實施方案》,他們的意見我完全同意,請大家高度重視,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就做好全縣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再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認識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重要意義

  地名普查是一項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的重大國情調查,對查清地名基本情況,掌握地名基礎資料,提高地名標準化水平,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方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黃龍的實際來看,我縣自20世紀80年代初第一次地名普查以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城鄉行政區劃多次調整,導致許多老地名逐步消失,新地名不斷湧現,第一次地名普查的資料顯得陳舊過時,遠不能反映我縣地名的現狀,迫切需要我們通過開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全面掌握地名現狀,對不規範的地名進行標準化處理,為進一步健全完善社會管理資訊化平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2014年,國務院、省政府和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先後下發了《關於開展第二次地名普查的通知》等有關檔案,決定從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開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並相繼召開了全國、全省第二次地名普查暨加強和改善地名管理電視電話會議,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市上於上月29日召開了全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推進會。為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的有關要求,我縣於2015年5月成立了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組織領導機構,制定並印發了《實施方案》,對我縣的普查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這次地名普查從2014年7月開始,到2018年6月結束,為期四年。按照《實施方案》,當前已進入第二階段即普查實施和驗收階段***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我縣的普查只是做了前期準備工作,總體進展還不夠快,與中省市的要求和全市其他兄弟縣區相比有較大差距。今年是第二次地名普查承上啟下關鍵的一年,任務相當繁重,各鄉鎮、各單位一定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增強緊迫感、責任感,狠抓普查任務的落實,今天已經11月16日,也就是從現在開始,各鄉鎮、各部門的地名普查工作要全面鋪開。

  二、準確把握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本次地名普查的目標任務是:查清全縣行政區域範圍內地名的基本情況,對有地無名、有名無地、一地多名、多地重名、地名用字不規範等問題進行標準化處理,設立規範標準的地名標誌,建立地名資訊系統,推進我縣地名資訊化應用工作。要圓滿完成地名普查工作任務,重點是做到八個“注重”:

  ***一***注重動員部署。和人口普查、經濟普查相比,地名普查工作有其特殊性,最突出的是涉及國防安全。截至目前,全國人口普查已經進行了六次,經濟普查也已經進行了三次,而地名普查僅僅進行過一次,公開程度較低,公眾對地名普查的認知度較低。因此,各鄉鎮、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並紮實做好地名普查的專題動員部署工作,把地名普查的目的意義、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向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講深講透,切實提高工作人員對地名普查工作重要性、緊迫性、保密性的認識,做到在地名普查具體實施中認識統一、組織有力、步調一致、方法得當、密切協同,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二***注重普查方法。正確合理的普查方法是搞好地名普查的必要手段。關於普查方法的選擇,全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推進會議已經明確,將借鑑銅川市和試點省份一些兄弟市的成功經驗,採取全市統一對技術服務綜合外包和成果轉化公開招標,分縣區與中標單位簽訂合同的方式實施。為此,從我們縣級層面說,工作難度降低了,工作質量有保證了。但同時,市上要求各縣區在技術外包沒有確定之前,要按既定計劃和規程開展工作,不能等待觀望,停滯不前,確保普查工作有序開展。

  ***三***注重資料蒐集。全面蒐集資料是地名普查的基礎性工作。要按照“全面準確”的原則,蒐集與地名相關的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及相關屬性資訊資料,如第一次地名普查、地名補查的成果、地名志、專業志,以及後續更新的圖、錄、志、檔案等各類地名檔案,並對資料進行整理、甄別、論證和審定。我縣雖然地名不多,但由於建縣晚、歷史短和麵積大、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以及農村人口流失嚴重,文化傳統積澱少等,使得這次地名普查中,要準確的搞清一些地名的歷史沿革、名稱由來及相關屬性資訊,還是有不小的難度。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注意採用多種技術手段實地調查地名現狀,查清地名名稱、位置及相關屬性資訊,確保11個大類、117個子類的地名資訊準確全面。

  ***四***注重標準化處理。地名標準化設定是公共服務、惠民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進行標準化處理和規範化設定,地名普查任務就無法完成。對調查發現的有地無名、有名無地、一地多名、一名多寫、重名、同音以及用字和拼注不規範等現象,要按照國家地名管理的有關規定及時進行地名命名、更名和標準化、規範化處理,設定標準化地名標識。我縣這種移民縣和人口流失嚴重的縣情使得我縣從建縣至今,有相當一部分地名不是自然消亡,就是因人員流失,變得淡化和逐漸不為人知。同時,多年來,因為各種原因從未開展過地名標準化設定工作,使得相當一部分地名管理比較混亂。縣普查辦和各鄉鎮、部門務必藉此次地名普查機會,對所有地名進行一次規範化設定,確定一個符合國家標準的名稱和標識,徹底改變地名命名和標識設定不規範、不標準的現狀。

  ***五***注重隊伍建設。普查隊伍的質量直接決定普查質量。此次普查運用了中省新開發的普查軟體,需要普查人員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同時還要具備GPS定位儀的使用、測繪圖的閱讀和標註等能力,這些都對普查隊伍提出了較高要求。為此,縣普查辦一定要組建一支知識全面、會使用新技術,有技能的普查隊伍,並做好深入細緻的普查培訓,使普查人員都能充分掌握地名普查工作的內容、方法、技能和知識。對普查辦所需技術性、技能型人員一部分將從有關單位抽調。各被抽調單位要全力配合,確保普查工作人員充足、技術過硬,能勝任和完成工作任務。各鄉鎮、各部門要成立領導機構,明確專人負責,專門幹事具體抓,確保本鄉鎮、本單位的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六***注重普查質量。搞地名普查和地名標誌的清理規範,就是從地名的角度續寫我縣經濟、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歷史,從地名的演變過程反映各個歷史時期黃龍的發展變化,記載現在、啟迪未來、傳承文化,留給後人、留給歷史真實的記載,來不得半點虛假與編造。要嚴格依據省普查辦印發的《工作規程》,細分普查內容,細化資訊採集標準和入庫標準,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地名普查工作驗收標準,建立逐級驗收上報制度,把責任落實到鄉鎮及有關部門、單位和普查工作人員,確保資訊採集與入庫質量,做到逐級驗收、層層把關。要始終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安全普查原則,嚴格執行普查制度、工作規程和實施細則,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嚴肅、認真、客觀、準確地記述普查資訊,不編造、偽造、篡改普查資料,不因為某一部門、某一同志的疏忽大意而鑄成歷史的謬誤,使我縣地名普查資料成為我縣永久性、歷史性的真實記錄。要堅決杜絕質量不合格返工重來,拖全省、全市、全縣後腿現象的發生。

  ***七***注重資訊保安。相對於人口普查和經濟普查,地名普查具有較強的涉密性。相對其他縣來說,我縣作為一個非對外開放區,地名普查工作的涉密性更強。各級各部門在普查工作中,務必樹立“紅線”和“底線”意識,嚴格遵守國家保密法規和有關保密紀律。對普查中涉及到的軍事設施和軍隊單位名稱,一定要事先與軍事管理單位溝通並徵得同意;對普查中獲取的涉密資訊,要認真落實保密措施,嚴禁私自擴大知密範圍,未經許可不得私自對外發布和提供普查成果資料。對參與地名普查且涉及涉密成果資料的各級各類人員要簽訂保密責任書,社會合作單位必須簽訂保密協議;處理和儲存普查成果資料的計算機、儲存介質必須符合保密要求,嚴禁接入網際網路操作;普查機構辦公場所應相對獨立,涉密成果資料與一般資訊資料要實行分類管理、專人管理,確保普查資料安全。

  ***八***注重成果應用。普查的目的在於應用。縣普查辦對地名普查成果如何轉化應用,要有統籌考慮。要加強對地名普查資料的研究,及時彙總有關普查資料,儘早編制出版各類標準地名圖、志、書、錄。要抓好地名資料庫建設,充分利用資料庫資料,積極探索地名資訊化服務方式,逐步開發網上地名查詢、聲訊問路、地名觸控式螢幕等形式多樣的地名公共服務產品,建立完善便捷的地名資訊化服務體系。

  三、確保地名普查工作順利實施

  地名普查工作涉及面廣、任務重、要求高。各鄉鎮、各有關單位要按照“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的原則,周密部署,落實保障措施,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將把普查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納入各鄉鎮和各單位的年度目標進行考核。縣普查辦要切實擔負起組織責任,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執行機制,合理制定年度工作計劃,細化單位任務分工,健全目標責任體系,加強指導督促檢查,實行一季度一通報,確保普查工作有序高效進行。各鄉鎮黨委政府、各成員單位要把地名普查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及時協調解決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有安排、有檢查、有考核。

  二要加強協調配合。地名普查涉及部門和單位多,需要各方面協作配合。民政部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加強上下級普查機構之間、同級部門和單位之間、普查機構和社會合作單位之間、軍隊和地方之間的聯絡與溝通,積極做好統籌協調和服務工作。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抓好各類地名資訊的採集和上報,及時主動提供普查所需的各種資料和資料,特別要利用好地理國情普查、國土資源調查、文物普查、水利普查等成果,做到資訊資源共享,避免重複普查造成浪費。

  三要加強業務培訓。地名普查是一項全新工作,現有工作人員都沒接觸過,因此要把業務培訓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按照分級負責、分期分批進行的原則,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普查人員的培訓,使他們熟練掌握普查工作的內容、方法、技能和知識,推動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四要加強督促檢查。縣普查辦要切實發揮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的職能和協調作用,堅持深入基層,定期開展督查,全面把握工作進度,及時總結、梳理普查工作進展情況,同時要加強全程質量監控,通過自我檢查、巡迴檢查、專項督查、抽樣調查、普查監理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各普查環節的檢查、總結和評估,將督查貫穿於普查工作的全過程,保證按時高質量、高標準完成普查任務,使我縣普查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關於普查工作我就講這麼多。最後,我再強調一點,11月5日縣政府辦印發了《關於開展最低生活保障清理核查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檔案中已經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定,各鄉鎮務必對照十個“是否”核查清理內容,對“政策保”、“人情保”、“關係保”、“輪保”、“騙保”和方法不當、資訊不透明等問題,進行一次全面清理核查,確保我縣低保工作公開、公平、公正。對自查不力、工作敷衍了事,該清退未清退,違背政策規定操作引起群眾上訪,以及採取不正當手段騙取低保待遇和干擾低保申報審批管理秩序等現象,一經查實,將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同志們,地名普查工作任務十分艱鉅,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精益求精的科學態度、紮實的工作作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像人口普查、經濟普查及其他國情調查一樣圓滿完成地名普查任務,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為建設生態、富裕、幸福黃龍做出貢獻。

 

  看過地名普查工作領導講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