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動心靈的故事優秀作文

  感動心靈的故事世界上感動人的故事有很多,孟祥斌跳江救女子;512大地震母親救孩子,老師救學生……請你分享一下觸動心靈的故事吧。下面一起隨小編欣賞一下觸動心靈的故事範文吧!

  觸動心靈的故事作文篇一:

  2008年是汶川同胞刻骨銘心的一年,那一年他們經歷了一場大地震,瞬間天塌地裂、樓塌人亡,到處瀰漫著失去親人、失去摯愛的痛哭聲。汶川那座***安寧的城市在那一刻徹底的毀了。可是俗話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國家紛紛派出管兵進行全力搜救,只為了讓死亡概率減到最低。這難到不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這些汶川的人民與那些官兵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官兵卻不顧一切,甚至賭上生命也要救出汶川的同胞們,這隻為一句“人間有愛”。

  雖然無情的地震讓汶川的人們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親人。可是地震無情,人間有愛。在無數次的搜救中,我們看見了一件又一件令人無比感動,看見了一件又一件令人黯然落淚的感人事蹟。譚千秋老師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刻,他不顧一切的撲向四個學生,用他那並不結實的肩膀,為學生們擋住了從上往下落下的一塊有一塊重石,為了能夠讓學生好好的活著,為了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國家的棟樑,而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這不是觸動心靈的力量嗎?有人說那是老師的本能,但是這已經不重要啦……

  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有著觸動心靈的力量,那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在公交車上,一次真心的讓位。在馬路邊上,扶一下老小過馬路。做錯事,一句真誠道歉。母親節、教師節裡,送上溫暖的祝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有著觸動心靈的力量。

  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都有著觸動心靈的力量。

  觸動心靈的故事作文篇二:

  夏日午後,蟬聲如織,我獨自在家裡漫不經心整理著書桌。從一本舊書驀然飄著一張照片,我俯身拾起……

  那是一張已經泛黃的照片,也是觸動我心靈的一張照片。

  照片上是一對笑得很開心的祖孫倆。女孩揪著老人的鬍鬚,被老人抱在懷裡,而老人只是很開心的笑著。

  像是被什麼擊中了一樣,遺忘的記憶湧上心頭:那時的我才4歲,還很小,就要面臨失去外祖父的事,我一路緊牽著哥哥的手,跟著父母親的步伐走,生怕一不小心就跟他們走散了。到了大廳,我看著母親一直哭,她哭得鼻頭紅紅的。我親眼看到外公安靜地躺在靈柩上,很想上去把他叫醒。但在我看到外公那佈滿皺紋的臉上露出了一種似是解脫的表情,是呀,外公不用再受病魔的折磨,這對他來說或許是真的解脫了。所以,我遲疑了。

  之前,我一度以為外公會醒來。但終究沒有。我親眼看到工作人員推著靈柩把外公的屍體抬去火化,在這一刻,我的淚像斷了弦的珠子似的,一直掉個不停。母親想用手遮住我的眼睛,我極力撥開母親覆在我眼上的手,抬頭看向母親那張佈滿淚花的臉,我拒絕了。那一天,我哭的很厲害。

  後來,我也漸漸學會平復對爺爺不捨的感情。時間也過得飛快,一眨眼,已經晃過了十一個年頭,我已經是個初中生了,以前的事都給忘了。直到那一天的下午,那張泛黃的照片,那個淚流滿面的人兒,一直觸動我的心靈。我呆呆的看著那張照片,任記憶像潮水般向我湧來,心中的感覺可謂是五味雜陳。

  觸動心靈的故事作文篇三:

  “我來自偶然,像一粒塵土,有誰看出我的脆弱。我來自何方,我情歸何處,誰在下一刻呼喚我。天地雖寬,這條路卻難走,我看遍人世間坎坷辛苦”……

  儘管這首歌我己經聽過了很多次,可是,再次響起的時候,我的心還是為之顫動,《智慧背囊》中的一個故事再一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故事裡一個聾啞的女孩與媽媽相依為命,小女孩每天都盼著媽媽回家,因為媽媽每次回家,都給她買一塊好吃的年糕。但是有一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很晚了,媽媽也沒回來,她出去尋找媽媽,結果在路上發現了媽媽的屍體,但是她的手裡還攥著一塊年糕,眼睛睜得很大。小女孩想:媽媽是不放心她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所以眼睛沒有閉上。於是她擦乾眼淚,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媽媽自己會好好地活下去,讓媽媽放心地走……就用手語一遍一遍的“唱”著這首《感恩的心》,直到媽媽的眼睛慢慢地閉上。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的眼睛溼潤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在生命的最後,還不忘記對女兒的承諾。再想想我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的那些因孩子有殘疾,就被父母拋棄給社會,不承擔自己的責任,真是太可恨了。

  再想想那個堅強的女孩,我也深感慚愧,記得有一次:我的腳崴了,走路一瘸一拐還很疼,我就對媽媽說,媽媽你向老師請個假吧,我不想去上學了!媽媽說:“那怎麼可以,功課落下了,怎麼辦?扭傷又不是一天兩天就好的。”我不高興了,就對媽媽又哭又鬧。現在想想,當初可真是不應該啊!

  我暗暗下決心: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永不放棄、永不氣餒,做一個堅強而有責任心的人。

  觸動心靈的故事作文篇四:

  讓我感動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故事:

  有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爸爸是美國人,他們的家庭並不寬裕。

  小男孩的爸爸整天在外面掙錢,連飯也不回家吃,他只想讓那個小男孩讀書,卻沒時間陪她。小男孩很傷心,他非常希望爸爸能陪陪他。

  有一天下午,小男孩向爸爸提出了一個要求:“爸爸,你能給我十美元嗎?”爸爸不耐煩地說:“你又要錢,又拿去買玩的?還是吃的?你要知道,爸爸掙錢是為了讓你讀書,而不是讓你買一些沒用的東西……”他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他一會兒,又說,“好吧,不過你可不能亂花這些錢。”說著,從褲兜裡掏出十美元給了小男孩。

  小男孩興奮極了,又拿出他自己的十美元。爸爸一看,生氣極了,罵道:“你不是自己有錢嗎?幹嗎還向我要!”說著,還差點伸起巴掌來打他。然而,小男孩卻興高采烈地說:“爸爸,我現在有二十美元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你能陪我吃一頓晚餐嗎?”

  這個故事雖然沒有提到死,卻真實地描寫了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係。現在的家長掙錢都是為了孩子,卻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感受。我們的父母一直在為我們付出,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關愛。請多關心我們的心靈吧,親愛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