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

  當2020年的鐘聲敲響時,迎接我們的不是新年快樂。而是疫情的爆發,一場無硝煙的戰爭開始了。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篇一

  今年的新年跟往常都不一樣,沒有了熱鬧,沒有了喜慶。

  過年前,武漢出現了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為什麼叫“新型冠狀病毒”呢?因為它的樣子很像皇冠,是一種大家從未見過的新病毒。病毒引發了新型肺炎,還是傳染病,傳染源是生長在野外山洞裡的蝙蝠,可怕的蝙蝠把病菌傳染到其他野生動物身上,人類吃了那些野味,就被傳染上了。

  大年二十九夜,爸爸媽媽去超市,臨走之前還囑咐我在家裡好好呆著,不能出門。他們戴著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就出門了,我有點忐忑,坐立不安。回來時,媽媽給我看了超市的視訊,超市的貨架上空空如也,媽媽說東西都快被賣光了。

  我們響應國家在號召,天天待在家裡,一步都不出門。

  平時媽媽從不讓我看抖音,但現在,我們只能通過抖音才能瞭解外面在情況。

  最讓我感動在一幕是:武漢封城了,醫生護士們要零距離的與病毒接觸,全國各地的醫生護士都爭先恐後的申請前往一線,申請書一份接著一份,簽名蓋手印。他們穿著防護服,八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看到這裡,我哭了!

  媽媽明天就要回到崗位上了。我抱緊媽媽說:“能不能用我所有的壓歲錢換你上班的時間,你說過的,在家才是最安全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乖孩子,照顧好自己,安心等媽媽回家。”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篇二

  當2020年的鐘聲敲響時,迎接我們的不是新年的快樂。而是疫情的爆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慢慢意識到了肺炎疫情的嚴重性。很快,武漢地區進行了封城。同時全國各省市也對此次疫情高度重視。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時刻全國各地都派出了軍人和醫護人員前往武漢地區,進行醫療援助。他們自願與這場戰爭抗爭到底。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2003年抗擊非典,對我們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在這次冠狀病毒來臨之時。他也是義無反顧的,第一時間衝到了前線。在美國工作的,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等八位科學家在得知祖國的情況後。放棄了高薪的工作,集體回國,馳援武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張定宇先生。身患絕症,同時他的妻子也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是他們卻依然堅持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在這個特殊時刻,汶川地區,向武漢捐贈了100噸蔬菜,同時各個網紅以及明星也獻上了他們的愛心。鄰國也向我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日本向我國捐助一百萬只口罩;韓國向我國捐助兩百萬之口罩……聽了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深受感觸。

  如果我是一個成人我要儘自己的努力獻出自己的愛心。如果我是一名醫生,我會盡我所能,救助更多的患者。如果我是一名工人我會前往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獻出我的微薄之力;如果我是一名科學家,努力研製疫苗。

  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就一定可以戰勝病魔,最後我想說:“中國加油!武漢加油!”我堅信我們中國人民一定可以戰勝困難化解危機。加油!

  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篇三

  當2020年的鐘聲敲響時,迎接我們的不是新年快樂。而是疫情的爆發,一場無硝煙的戰爭開始了。

  隨著疫情的發展,人們也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很快以武漢為首的各個城市都封了城。然而在這特殊情況下,廣州,西安,北京等各個醫院的醫護人員個個都不顧個人安危寫下請戰書,奔赴抗疫一線。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84歲高齡的鐘南山爺爺和73歲的李蘭娟奶奶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奔赴疫情一線,他們用源源不斷的知識,拯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中國人民!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不退縮、不放棄的勇士衝到前線,馳援武漢。

  疫情無情人有情,隔離病毒不隔離愛,停課不停學,老師們一直與我們在一起,他們盡職盡責的為孩子們在線上教學,為了孩子們能更好的掌握知識,把每一堂課都安排的妥妥當當,在這裡深深的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每天在電視和手機上看到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勇士,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顧個人安危和病魔作鬥爭,我非常感動。我決定好好學習,長大後我也要做個為國家做貢獻的人。

  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篇四

  2020年的春節,彷彿一夜之間,一個可怕的惡魔四處“攻城掠地”,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它起於湖北武漢,因極少數人的口腹之慾,它隨蝙蝠等野味進入了人體。幾天之間,感染的人數不斷上漲,叫人害怕不已。

  瞬間,我的新年計劃也徹底泡湯,什麼看電影、去圖書館、走親訪友,統統化為泡影。媽媽說,現在疫情嚴重,口罩又緊缺,能不出門就不要出門。開始我還有點兒小失望,但一想,“終於到了躺著啥也不幹也能為社會做貢獻的時候啦”!“宅男”的生活持續了十多天,我才發現,從前我們羨慕的吃飽就睡,睡醒就吃的日子也不容易——太無聊啦!

  通過網路進行學習之餘,我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聽到疫情爆發,顧不上過年與家人團圓,立刻起程趕往武漢,乃至整個湖北,投身到各大醫院,與時間賽跑、跟病毒搏擊,抗擊疫情。他們是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當我們所有人都宅在家中時,他們卻義無反顧地趕往疫情高發地區,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或穿著厚重的隔離服,為病人治療;或推著病床,爭分奪秒……是他們,為我們帶來了希望。

  除了醫護人員,很多人也擔任著“逆行者”的角色。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工人、捐款、捐醫療器材的愛心人士……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我們每個人都要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身防護,共同扛起防疫抗疫的責任。

  “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只要我們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當疫情來臨時的隨筆作文篇五

  最近幾天,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斷髮展,人們密切關注疫情相關資訊與防疫工作。在疫情嚴峻的湖北,醫護人員與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其他地方,人們的心也因病毒的挑戰彼此相連。面對疫情,公眾對各種資訊高度敏感,既是一種面對緊急事態的本能反應,也體現出對患病同胞的真誠關懷。

  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也要避免謠言與恐慌乘虛而入。一方面,恐慌本身就是謠言傳播的助力——各地頻頻流傳的不實訊息,便是恐慌的具象化表現;另一方面,謠言的傳播也會讓恐慌擴散——一度甚囂塵上的“火神山醫院重新選址”謠言,便在輿論場上騙過了許多關心防疫工作進展的人,進而催生了大量焦慮與恐慌。唯有及時澄清不實謠言,消除公眾恐慌,才能避免這種疫情之外的“次生災害”,影響防疫工作的大局。

  真相是謠言的天敵。確保公眾及時通過渠道獲取最新、最準確的資訊,是對抗謠言的第一要務。在資訊與“小道訊息”之間,資訊越是精準、及時,就能獲取越多人的信賴,進而壓縮“小道訊息”的生存空間。反之,如果資訊處於缺位狀態,人們自然會去尋找各種“小道訊息”,以滿足其對資訊的需求。

  不是真相的“東風”壓倒謠言的“西風”,就是謠言的“西風”壓倒真相的“東風”。對此,有關部門還須以公開透明的原則為指導,做好資訊釋出工作,以真相對抗謠言。

  面對疫情,恐慌是一種難以避免的情緒,但越是如此,我們便越是要努力克服這種情緒造成的負面影響。過度的恐慌不僅是謠言的溫床,也可能促使人們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舉動,譬如盲目就醫、搶購物資等等。這些舉動不僅會影響醫療秩序,衝擊物價,還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疫情進一步惡化。為此,媒體、專業人士應努力將科學的防疫方法告知更多的人,讓人們認識到恐慌無用,並掌握自我鑑別、自我隔離的基本方法,從而平抑恐慌情緒。這不僅能夠降低社會風險、維護社會秩序,也能讓有限的防疫資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為克服恐慌情緒,所有人都要加強科學素養和媒介素養,遵循信源的專業建議,踐行最合乎理性的防疫方法。具體而言,應當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已經生病的人要聽從醫囑對症下藥,而不是盲目就醫。要減少不必要的外出與聚會,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防疫方法,不傳播無法證實的虛假訊息。不論是抵抗病毒、抵抗謠言還是抵抗恐慌,每個人都要把自己當成一道防線,由此成為防疫工作的正面助力。

  面對那些蓄意編造、影響惡劣的謠言,有關部門也要踐行正本清源的職責,該打擊時嚴厲予以打擊。那些心存惡意,惡意編造虛假訊息或明知訊息不實還蓄意傳播的人,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如此,真實、有用的資訊才能更好地流動,而不至於被謠言和恐慌的惡性迴圈“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