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關於公共道德的黑板報

  無數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人們的公共道德意識提高了,社會才能變得更美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1

  2

  3

  4

  5

  資料一

  1. 仁義為友,道德為師。 清代學者 史襄哉

  2. 德成而上,藝成而下。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3. 德比於上,欲比於下。西晉初年文學家、思想家 傅玄

  4. 道德是自由的保衛者。斯米茨

  5. 道德當身,不以物惑。 春秋時期政治家,史稱管子 管仲

  6. 進行道德教育要認真。前蘇聯教育家 蘇霍姆林斯基

  7. 德如名香,碎之益烈。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8. 商人不言商是不道德的。

  9. 不守時間就是沒有道德。德國文學家,歷史學家 蒙森

  10. 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 宣永光

  11. 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三皇設言民不違論》

  12. 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北宋文學家 蘇軾

  13.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徵。德國哲學家 天文學家 康德

  14.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洪自誠 明朝道人 洪應明

  15.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西漢學者 戴聖 《禮記》

  16. 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春秋時孔子的弟子 子夏

  17. 財不如義高,勢不如德尊。西漢經學家,文學家 劉向

  資料二

  東西需要道德來體現。比如:有很多的壞人做那些不知羞恥的醜事。也有一些人在政治方面做的很全面,那些好人們不是為了我們的世界在不斷的做著好事嗎?這些人是值得敬佩的,在現在的世界裡已經有很多的了。

  只有我們都為我們的政治的做出自己的選擇,不過,你們的選擇是怎麼樣的?是要做一個被人罵的狗血淋頭的惡人,還是做一個名垂青史的善人。不管怎樣;不管那種選擇;不管你認為是對是錯。都是你的選擇。

  我記得以前有過這樣一件事,這事也許能給我們這些人做一些政治影響。兩年前的一箇中午,太陽炙烤著大地,知了在樹上不停的叫著,沒有一絲風。我和小夥伴陳威相約在河邊的橋洞下乘涼。我想那裡可能涼快一些。來到河邊,果然,一陣陣涼風從河邊迎面吹來,真舒服啊!我們躺在橋洞里美美地睡了個午覺。醒來以後,我們沒有什麼事情可做,覺得有些無聊。我倆商量著:“去河邊岩石裡找螃蟹玩吧。”我們倆一拍即和,於是一人劃分一塊河灘,開始仔細尋找起來。我正專心致志地撥弄岩石,突然聽見陳威大聲呼叫;“救命呀!救命呀”我尋聲望去,只見他已經掉到水裡了!水不斷的向他嘴裡猛罐,嗆的他喘不過氣來,我嚇壞了,連忙大聲叫起來:“救命呀!救命呀!”我一邊喊一邊向河邊跑,看有沒有大人經過。

  正在這危機的時刻,有一位大伯路過這裡,看見我又哭又喊,他馬上明白了怎麼回事,衝到河邊,他來不及脫衣服就一頭扎進了河裡。大伯在水裡面摸索了好一會,把頭露出水面吸了幾口氣,又扎進去,這樣反覆幾次才終於找到了陳威,並把他從河裡拉了上來。一上岸,只見大伯臉色蒼白,呼吸急促,雙脣發紫,身子軟軟地倒在了地下……這就是道德,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所以品德是我國的第一思想政治,如果我們的社會沒有品德和思想的話就別提什麼在世界發達了。想要在世界壯大起來大家就都要有思想理念和道德政治。

  記得我從小就見過很多的好人好事和很多不好的人做的“蠢人蠢事”。做好事的人總是讓人敬佩他們,因為他們有著好的思想品質。那些做“蠢人蠢事”的人就讓大家從心裡面瞧不起他,因為他的思想品質是讓人打心裡面瞧不起。

  以前我就想過我一定要做一個好人讓人引起注意,這種思想是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想法。可是到了我讀三.四.五年級的時候才知道為什麼世界上會有那麼多的壞蛋了,因為——好人是不是那麼容易當的。現在的好人的人漸漸變少了。因為當好人也會被人罵的狗血淋頭但是好人他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