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迎國慶黑板報內容

  今天是祖國的生日,我對她說一句生日快樂!那麼關於國慶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國慶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國慶黑板報圖片:

>

  國慶黑板報圖片1

  國慶黑板報圖片2

  國慶黑板報圖片3

  國慶黑板報內容1:

  《祖國啊,我為你自豪》

  當巍峨的華表,

  讓挺拔的身軀披上曙光,

  當雄偉的天安門,

  讓風雲迎來東昇的太陽。

  歷史的耳畔,

  傳來了禮炮的隆隆回響,

  那排山倒海般的迴響,

  是中國滄桑鉅變的迴響。

  一位巨人俯瞰著世界,

  洪亮的聲音,

  全世界都聽到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當第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那勝利的旗幟,

  在朗朗的空中迎風飄揚,

  人民揚起了頭顱,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這歷史凝聚了巨集偉,

  盡情地塗染十月的陽光,

  這氣勢慷慨激昂,

  築起了一座豐碑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輝煌的紀元,

  用蒼勁的大手,

  抒寫了新中國燦爛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點江山。

  苦難的母親,

  擦去滿眼的淚花,

  露出內心的喜悅由衷地歡暢,

  祖國豪邁地走向了繁榮富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

  迸發出生命的光芒。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四大發明的榮耀,

  播撒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謳歌我們的歷史,

  有老子孔子的聖明,

  幾千年文明的聖火把我們照亮。

  謳歌我們的歷史,

  絲綢瓷器遠涉重洋,

  誰都知道這是來自我們的故鄉。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狼煙裡衝殺出,

  兵馬俑威武的陣容。

  謳歌我們的歷史,

  那雄偉中聳立著,

  萬里長城的剛強。

  謳歌我們的歷史,

  千萬年古老的土地,

  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壯,

  那東亞病夫百年恥辱的帽子,

  終於被我們拋到了太平洋上,

  我們實現了重整河山的夢想。

  五十四個春秋,

  錦繡大地神采飛揚。

  五十四個春秋,

  江山如畫詩意酣暢。

  五十四個春秋,

  轟隆的鐵牛梳理著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豐收的喜悅與歡唱。

  五十四個春秋,

  貧油的國土拱起鋼鐵的脊樑,

  石油井架聳立在沙海大洋中。

  五十四個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長江,

  雄偉的三峽大壩鎖住千里蒼茫。

  五十四個春秋,

  “兩彈”的紅雲刺破天穹,

  一顆顆衛星遨遊太空。

  五十四個春秋,

  人民的軍隊威武雄壯,

  扞衛祖國的江山鐵壁銅牆。

  五十四個春秋,

  人民駕馭改革的春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

  跨越我們的未來,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

  勃發出震驚世界的力量,

  光榮和自豪煥發出輝煌的容光。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

  匯入歷史的長河,

  永遠在我的胸中激盪。

  祖國啊,

  我為你自豪,

  精彩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發了騰飛的希望,

  歷史的巨筆將繪出你新世紀的輝煌!

  國慶黑板報內容2:

  國慶節的由來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將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

  “最早提出‘國慶日’的,是時任政協委員、民進首席代表馬敘倫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許廣平委員發言:“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託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林伯渠委員也發言附議,要求討論決定。當天會議通過《請政府明定十月一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舊國慶日》的建議案,送請中央人民政府採擇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決議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茲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偉大日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這就是把“10月1日”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日”,即“國慶日”的來歷。

  從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為了中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