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手抄報版面設計圖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學好科學技術,小編為大家彙總了一些 ,大家可作為參考,希望大家能夠獲得幫助:

  科學技術手抄報資料:神經和腦科學科技發展歷程

  神經元理論。1838年捷克人普金葉觀察到了神經胞體,並認為細胞相當於能量發生器,神經纖維相當於能量傳輸器。德國人蓋拉赫***1820~1896***於1871年提出神經系統像一個複雜的網狀結構。瑞士人希斯認為神經系統是由許多獨立的細胞組成的。1891年,德國人哈茨***1836~1921***贊成神經細胞的假設,並建議稱神經細胞為神經元。然而,這兩種理論的爭論一直持續著。直到1934年,西班牙組織解剖學家卡哈爾***1852~1934***在他的一本專著中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論據,使神經元理論被人們普遍接受了。

  :

  一

  二

  三

  反射學說。19世紀30年代,英國人霍爾***1790~1857***研究了一類如手碰到火立即縮回的不隨意活動,將這類活動稱為反射。1893年,英國人謝靈頓***1857~1952***在研究膝跳反射後得出結論:神經幹不僅有傳出運動的纖維,也有傳入感覺的纖維。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謝靈頓開始研究中樞神經抑制的本質,他的成果使生理學家認識到,興奮和抑制之間的平衡是引起反射活動的決定性因素。

  1902年前,巴甫洛夫是一個消化生理學專家,1902年後開始研究神經系統,建立了條件反射概念。大腦功能區的定位。法國人弗盧倫斯***1794~1867***最先在他的著作中提出,高等動物的大腦主司感覺和思考,小腦協調運動,延髓為生命中樞。美國人斯佩雷和加扎尼加***M.S.Gazzaniga***在60年代對癲癇病人作腦兩半球割裂治療時觀察到:兩半球有不同的分工,但各自又為一個獨立的腦;每 一個腦都有高階智慧機能;但語言機能主要在左側,動作機能主要在右側。這個研究成果改變了以往認為腦兩半球對稱的概念。左腦長於數學、邏輯和語言功能等抽象思維;右腦長於綜合、直覺、想象等形象思維。斯佩雷的研究成果不但使其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而且正在引起人類對腦科學和文明發展關係的重視。當前,重新認識和發揮右腦的功能和作 用,正在引起人類教育方式的變化和思維方式的再一次革命--右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