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諱疾忌醫及其典故

  典故用得適當,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辭效果。能顯得既典雅風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語言更加精練、言簡意賅、辭近旨遠。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成語典故,歡迎閱讀:

  諱疾忌醫

  戰國時候有個名醫叫扁鵲。有一次,扁鵲去見蔡桓侯,臨走時,他對蔡桓侯說:“您已經患病,但病在表皮,只要及時治療,還來得及。”桓侯不相信自己有病,聽了便很不高興。

  幾天後,扁鵲又見到桓侯,這次他鄭重地勸告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去了,不治療會更加厲害的!”桓侯還是不相信,而且越發生氣了。扁鵲再見到桓侯時,就警告說:“您的病已經侵入到內臟去了,再不治,就危險啦!”桓侯聽了,生氣地皺著眉頭,一句話也不說。過了不久,桓侯又遇到扁鵲,只見扁鵲轉身就走了。桓侯感到奇怪,派人去問。扁鵲對來人說:“你們國君不聽醫生的話,眼看性命就完啦!”來人大吃一驚,趕忙詢問。扁鵲說:“開始病在面板時,敷敷藥就能好的。發展到肌肉裡,用鍼灸也還有效。病到了內臟,雖然費事一些,但用湯藥醫治還來得及。現在他的病已經發展到了骨髓,還有什麼辦法呢!”

  五天以後,桓侯突然感到全身疼痛,連忙派人去找扁鵲,可是扁鵲已經到秦國去了。沒幾天,桓侯就病死了。

  由這個故事,產生了成語“諱疾忌醫”。“諱”,是隱瞞,忌是害怕。

  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隱瞞或掩飾自己的缺點錯誤、害怕別人批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