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春天的古詩詞有哪些

  學習古詩我們要學習去分類彙總它,這樣我們才能更加系統的學習。那麼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描寫春天的古詩吧。

  

  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2.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呤》

  3.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4.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6.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9.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10.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

  關於春天的概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多***步***走***於庭,被髮緩形***意喻不受束縛***,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陽:因春天陽光溫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陳子昂詩"白日每不歸,春陽時暮矣"。就是描寫春陽的詩句。

  陽春:春天的美稱。唐朝詩人李白詩中就有"陽春召我以煙景"的詩句。

  芳春:因春天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繁花似錦,故而得名。陸機詩"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將芳春的特點,寫得入景入神。

  蠢:古時"春""蠢"同音同意,春來蟲動,形聲兼會。

  青春: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豔陽:因春季陽光燦爛而得此榮名。清代華廣生輯俗曲集《白雪遣音·豔陽春》有句雲:"豔陽天,和風蕩蕩,楊柳依依"。

  三春:因為春季包涵了一、二、三月,而合稱"三春"。孟郊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按民間習俗,十天為一春,春季有90天,故又稱"九春"。詩人阮籍有詩:"說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等。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彷彿只有行了這種儀式,才真正擁有了春天。"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此外,還有"陽節"、"昭節"、"韻節"、"淑節"、"侖靈"等二十多種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