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大全

  選擇題作為客觀性試題的一種型別,它具有資訊量大、知識覆蓋面廣、干擾性強、命題靈活等特點,能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同時還有評卷客觀、快捷、準確,可以用計算機閱卷等優點。高中物理選擇題在解題方法上除了要掌握直接判斷法、求解判斷法等常見的方法外,還應掌握有著鮮明物理學科特點的特殊方法,這樣才能迅速、準確地解答物理選擇題。來看看以下的吧!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一、直接判斷法

  通過觀察,直接利用題目中所給的條件,根據所學知識和規律得出正確結果.這些題目主要用於考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程度,屬於基礎題.

  例1 關於分子勢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間表現為斥力時,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勢能越大

  B.分子間表現為引力時,分子間距離越小,分子勢能越大

  C.當r=r0時,分子勢能最小

  D.將物體以一定初速度豎直向上丟擲,物體在上升階段,其分子勢能越來越大

  解析 分子間表現為斥力時,分子間距離減小,需克服分子間斥力做功,所以分子勢能增大,選項A正確;分子間表現為引力時,分子間距離減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勢能減小,選項B不對;當r=r0時,分子勢能最小,選項C正確;物體上升增加的是重力勢能,與分子勢能無關,故選項D錯誤.

  參考答案 A、C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二、逐步淘汰法

  經過分析和計算,將不符合題乾的選項逐一排除,最終留下符合題幹要求的選項.如果選項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可採用舉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選項中有互相矛盾的兩種敘述,則兩者中至多有一個正確.

  例2 A、B兩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向同一方向運動,並以該方向為正方向.已知mA=1kg,mB =2kg,vA=6m/s,vB =2m/s.此後,A追上B併發生碰撞,則碰撞後A、B兩物體速度的可能值為

  A. vA=2m/s, vB =2.5m/s B. vA=2m/s, vB =4m/s

  C. vA=-4m/s,vB =7m/s D. vA=4.5m/s, vB =2.75m/s

  解析 用動量守恆定律可排除選項A;A、B兩物體碰撞後總動能不可能大於碰撞前的總動能,所以排除選項C;A追上B發生碰撞,且碰後同向時,碰後A的速度不可能大於B的速度,排除選項D.

  參考答案 B

  小結 這類題型是動量守恆部分最常見的題型之一,而處理該類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善於從上述解析中的三個方面對選項逐一進行排除.

  例3 如圖1所示為某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則

  A.該電場一定是勻強電場

  B.此電場線既無起點,又無終點

  C. A、B、C三點中,A點場強一定最大

  D.以上說法均不正確

  解析 僅畫出一條電場線,不能說明電場是勻強電場還是由點電荷形成的電場,故不能判斷電場的強弱,且不能判定A、B、C三點場強的大小.電場線起始於正電荷,終止於負電荷.

  參考答案 D

  小結 對於選項中有“不可能”“一定”或“可能”等字樣的選擇題,如何運用所學知識快速找出適當例子,排除不正確的選項是解題的關鍵.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三、特值代入法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四、極限分析法

  將某些物理量推向極端,並根據一些顯而易見的結果或熟悉的物理現象進行計算***如摩擦係數取零或無窮大、電源內阻取零或無窮大等***,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5 在如圖2所示的電路中,R1、R2、R3和R4皆為定值電阻,R5為可變電阻,電源的電動勢為E、內阻為r.設電流表A的讀數為I,電壓表V的讀數為U.當R5的滑片向圖中的a端移動時

  A.I變大,U變小 B.I變大,U變大

  C.I變小,U 變大 D.I變小,U變小

  解析 設觸點滑到a時,則R5=0,I=0,電流表的讀數為零,排除A、B選項.此時,電路總電阻最小,總電流最大,U內 最大,UV最小,故選D.

  參考答案 D

  小結 當題幹中所涉及的物理量隨條件單調變化時,採用該方法較為簡捷.但要注意的是,若題幹所涉及的物理量不是隨條件單調變化***如先增大後減小或先減小後增大***,則該方法不能隨意運用.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五、作圖分析法

  “圖”在物理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將抽象物理問題直觀化、形象化的最佳工具.中學物理常用的“圖”有示意圖、過程圖、函式圖、向量圖、電路圖和光路圖等.若題乾和選項中已給出函式圖,需從影象縱、橫座標的物理意義,圖線中“點”“線”“斜率”“截距”和“面積”等諸多方面尋找解題的突破口.用影象法解題不但快速、準確,而且還可以避免繁雜的中間運算過程,甚至可以解決用計算分析法無法解決的問題.

  例6 一物體在A、B兩點的正中間由靜止開始運動***運動過程中不超過A、B兩點***,其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3所示.設向A的加速度方向為正方向.若從出發開始計時,則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A.先向A,後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靜止在原處

  B.先向A,後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靜止在偏向A的某點

  C.先向A,後向B,再向A,又向B,4s末靜止在偏向B的某點

  D.一直向A運動,4s末靜止在偏向A的某點

  解析 本題可根據a-t影象作出其v-t影象,如圖4所示.由該影象可以看出:物體的速度時大時小,但方向始終不變,一直向A運動,影象與軸所圍的“面積”在數值上等於物體在時間t內位移的大小.

  參考答案 D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六、整體分析法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七、轉換思維法

  有些問題用常規的思維方法求解很繁瑣,而且容易陷入困境,如果我們能靈活地轉換一下研究物件,或者利用逆向思維,或者採用等效變換等思維方法,則往往可以“絕處逢生”.

  例9 一金屬球原來不帶電,沿球的一條直徑的延長線上放置一根均勻帶電的細杆MN,如圖7所示.金屬球上的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在球內直徑上a、b、c三點的場強分別為Ea、Eb、Ec,則

  A.Ea最大 B.Eb最大 C.Ec最大 D.Ea =Eb =Ec

  解析 由於感應電荷分佈狀態不清楚,在a、b、c三點的場強無法比較.如果我們轉換一下思維角度,根據“金屬球達到靜電平衡時內部的合場強為零”這一特徵,那麼比較感應電荷在球內直徑上三點場強的大小可轉換為比較帶電細杆產生的場強在三點處的大小.由於細杆可等效為位於棒中心的點電荷模型,由E=k■,可知應選C.

  參考答案 C

  高中物理選擇題解題方法八、模型思維法

  物理模型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形態,是物理知識的一種直觀表現.模型思維法是利用抽象化、理想化、簡化、類比等手段,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把研究物件的物理本質特徵抽象出來,從而研究、處理物理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

  例10 為了利用海洋資源,海洋工作者有時根據水流切割地磁場所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來測量海水的流速.假設海洋某處地磁場的豎直分量為B= 0.5×10- 4 T,水流方向為南北流向.如圖8所示,將兩個電極豎直插入此處海水中,且保持兩電極的連線垂直水流方向.若兩極相距L=10m,與兩電極相連的靈敏電壓表的讀數U=2mV,則海水的流速大小為

  A .40m/s B.4m/s

  C.0.4m/s D. 4×10-2m/s

  解析 “水流切割地磁場”可類比於我們所熟悉的“單根直導線切割磁感線”的物理模型,由U=BLv可得v=U/BL=4m/s.

  參考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