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通過什麼傳播

  電腦病毒的傳染性是電腦病毒最基本的特性,病毒的傳染有哪些途徑呢,知道哪些途徑後我們就可以去預防電腦病毒,電腦病毒的預防又有那些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相關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電腦病毒傳播途徑有如下渠道:

  則其破壞性小,擴散面窄,難以造成大面積流行。 計算機病毒必須要“搭載”到計算機上才能感染系統,通常它們是附加在某個檔案上。

  病理解剖 處於潛伏期的病毒在激發之前,不會對計算機內的資訊全部進行破壞,即絕大部分磁碟資訊沒有遭到破壞。因此,只要消除沒有發作的計算機病毒,就可保護計算機的資訊。病毒的複製與傳染過程只能發生在病毒程式程式碼被執行過後。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帶有病毒程式 的檔案儲存在您的計算機硬碟上,但是您永遠不去執行它,那這個計算機病毒也就是永遠不會感染您的計算機。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只要您能保證所執行的程式是“乾淨”的,您的計算機就絕不會染上病毒,但是由於計算機系統自身的複雜性,許多 使用者是在不清楚所執行程式的可靠性的情況下執行程式,這就使得病毒侵入的機會大大增加,得以傳播擴散。

  計算機病毒的傳播主要通過檔案拷貝、檔案傳送、檔案執行等方式進行,檔案拷貝與檔案傳送需要傳輸媒介,檔案執行則是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徑***Word、Excel等巨集病毒通過Word、Excel呼叫間接地執行***,因此,病毒傳播與檔案傳輸媒體的變化有著直接關係。據有關資料報道,計算機病毒的出現是在70年代,那時由於計算機還未普及,所以 病毒造成的破壞和對社會公眾造成的影響還不是十分大。1986年巴基斯坦智囊病毒的廣泛傳播,則把病毒對PC機的威脅實實在在地擺在了人們的面前。1987年黑色星期五大 規模肆虐於全世界各國的IBMPC及其相容機之中,造成了相當大的病毒恐慌。這些計 算機病毒如同其他計算機病毒一樣,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傳染性。通過認真研究各種計算機病毒的傳染途徑,有的放矢地採取有效措施,必定能在對抗計算機病毒的鬥爭中佔 據有利地位,更好地防止病毒對計算機系統的侵襲。

  計算機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有:

  1.軟盤 軟盤作為最常用的交換媒介,在計算機應用的早期對病毒的傳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因那時計算機應用比較簡單,可執行檔案和資料檔案系統都較小,許多執行檔案均通過軟 盤相互拷貝、安裝,這樣病毒就能通過軟盤傳播檔案型病毒;另外,在軟盤列目錄或引導機器時,引導區病毒會在軟盤與硬碟引導區內互相感染。因此軟盤也成了計算機病毒的主要 寄生的“溫床”。

  2.光碟 光碟因為容量大,儲存了大量的可執行檔案,大量的病毒就有可能藏身於光碟,對只讀式光碟,不能進行寫操作,因此光碟上的病毒不能清除。以謀利為目的非法盜版軟體的 製作過程中,不可能為病毒防護擔負專門責任,也決不會有真正可靠可行的技術保障避免病毒的傳入、傳染、流行和擴散。當前,盜版光碟的泛濫給病毒的傳播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甚至有些光碟上殺病毒軟體本身就帶有病毒,這就給本來“清潔”的計算機平添了災難。

  3.硬碟 由於帶病毒的硬碟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維修等,將乾淨的軟盤傳染並再 擴散。

  4.BBS 電子布告欄***BBS***因為上站容易、投資少,因此深受大眾使用者的喜愛。BBS是由計算機愛好者自發組織的通訊站點,使用者可以在BBS上進行檔案交換***包括自由軟體、遊戲、自程式設計序***。由於BBS站一般沒有嚴格的安全管理,亦無任何限制,這樣就給一些病毒程式編寫者提供了傳播病毒的場所。各城市BBS站間通過中心站間進行傳送,傳播面較廣。 隨著BBS在國內的普及,給病毒的傳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質。

  5.網路 現代通訊技術的巨大進步已使空間距離不再遙遠,資料、檔案、***可以方便地在各個網路工作站間通過電纜、光纖或電話線路進行傳送,工作站的距離可以短至並排 擺放的計算機,也可以長達上萬公里,正所謂“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為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計算機病毒可以附著在正常檔案中,當您從網路另一端得 到一個被感染的程式,並在您的計算機上未加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執行它,病毒就傳染開來了。這種病毒的傳染方式在計算機網路連線很普及的國家是很常見的,國內計算機 感染一種“進口”病毒已不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了。在我們資訊國際化的同時,我們的病毒也在國際化。大量的國外病毒隨著網際網路絡傳入國內。 隨著Internet網上病毒的最新趨勢是:

  1.不法分子或好事之徒製作的匿名個人網頁 直接提供了下載大批病毒活樣本的便利途徑。

  2.用於學術研究的病毒樣本提供機構同樣 可以成為別有用心的人的使用工具。

  3.由於網路匿名登入才成為可能的專門關於病毒制 作研究討論的學術性質的電子論文、期刊、雜誌及相關的網上學術交流活動,如病毒製造

  協會年會等等,都有可能成為國內外任何想成為新的病毒製造者學習、借鑑、盜用、抄襲的 目標與物件。

  4.散見於網站上大批病毒製作工具、嚮導、程式等等,使得無程式設計經驗和基 礎的人制造新病毒成為可能。

  5.新技術、新病毒使得幾乎所有人在不知情時無意中成為 病毒擴散的載體或傳播者。 上面討論了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渠道,隨著各種反病毒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病毒各種

  特性的瞭解,通過對各條傳播途徑的嚴格控制,來自病毒的侵擾會越來越少。

  電腦病毒防範的四個小策略:

  1. 刪除垃圾檔案,把木馬和病毒消滅在溫床裡

  一般大家在瀏覽網站資訊的時候,都會在本地機器上殘留一些檔案,而病毒也經常潛伏在裡面,尤其是一些廣告程式碼,惡意指令碼和以及木馬程式。這些檔案集中在C盤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資料夾下的子資料夾***你經常用的登陸帳號,例如admin,就是你在裝機器的時候,填寫的那個登陸帳戶的名字***下面的local setting裡面的temp資料夾。我們只要Ctrl + A 全選之後,刪除就可以了。

  注意:local setting資料夾預設是隱藏屬性,所以,你必須要讓系統顯示所有隱藏檔案,這點我就不說怎麼做了,我想大家都應該會。

  2.關閉自動播放,避免間接感染

  DC、DV以及Mp3,Mp4等娛樂休閒裝置大興其道的同時,也給我們本已脆弱的系統增加了幾分凶險。很多人都是習慣性的將這些移動儲存裝置連線電腦後,直接傳輸檔案、圖片和視訊,其實這個習慣很容易讓你中招。曾經有一次,鄰居的電腦發現雙擊打不開硬碟驅動器,彈出一個“選擇開啟方式”的對話方塊,其實是中了autoruan病毒。這類病毒的傳播媒介主要是移動儲存裝置,由於經常要在磁碟內交換資料,很有可能會感染病毒。很多人都知道硬碟有加密區,移動儲存裝置也一樣有,用於存放裝置及廠家標識資訊的,而且都不大,幾十K,最大也不超過幾百K。有些病毒和惡意程式碼程式就是專門針對移動儲存裝置的加密區而寫的,即使你把U盤格式化,他們也依然存在。這無論對於個人還是企業,都有一定的威脅。據我所知,有些大公司和企業為了不讓自己的機密資訊通過U盤傳播出去,就制定了不允許在公司內部使用U盤拷貝檔案的規定。個人使用者為了讀取資料檔案的方便,還是要使用移動儲存裝置的,那麼我們怎麼做才能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呢?

  閉Windows系統的自動播放服務,具體操作方法是:在執行裡面,輸入gpedit.msc,開啟組策略,在使用者配置下的管理模板中開啟“系統”選項,在裡面雙擊“關閉自動播放”,選擇“已啟用”,並選擇“所有驅動器”,這樣就可以關閉自動播放服務了。對於一些初級使用者,如果想省事,使用大成的U盤免疫系統,也是不錯的選擇。

  3.家用攝象頭的安全隱患

  個人隱私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再重要不過的了,可是現在的黑客,為了Money,可謂是無惡不作。如果你碰巧有個攝像頭,又恰巧被人安裝木馬,鍵盤記錄器等小工具,那麼恭喜你,你的機器既成為了人家手中的肉雞,又有可能通過你的攝像頭掌握你一切的活動,甚至有些變態的在澡堂和換衣間安裝針孔攝象頭,來捕獲一些資訊出售了。

  攝象頭成本低廉,在電信、移動、網通這些“吸血鬼”狂喝我們納稅人血液的時候,Voip的誕生,網路通訊軟體的廣泛應用給我們省了不少Money。但是同時也造成了一些安全隱患,在你同別人視訊的時候,如果對方在你機器中下了有針對性的木馬,那麼你所有的活動都將收入人家的眼底。前些時候網上抄的很凶的視訊洩密,是真實存在的,只要在木馬中加一小段程式碼,就可以實現遠端遙控的你攝像頭。使用工具的偽“黑客”們可以捕獲你和對方的談話資訊,捕獲你的螢幕 ,甚至利用你的攝象頭來監視你,這是絕對可以實現的,而且你還不知道。那你也許會問,把攝像頭關了,不就可以了麼?答案是否定的,同樣在木馬或病毒中加上一小段指令碼,就可以遠端開關你的攝像頭,你在房間的一舉一動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有句話說的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對家用攝像頭帶來的安全隱患,沒有特別好的處理方法,通常都是聊天完畢,立即拔掉攝象頭即可避免這樣的情況。但對於徹夜不關機的懶人來說,就需要在睡覺的時候給攝像頭蓋上一塊布,或者對著一盆花。

  4.如何防止個人資訊洩露

  通常個人電腦中發生的密碼洩露,遊戲帳號洩露等事件都是病毒、木馬以及惡意程式造成的,這些程式在你的電腦中植入小小的鍵盤記錄器,來記錄你的個人資訊。在子明的黑客故事系列的第三篇,黑客竊取銀行中就有對鍵盤記錄器的詳細介紹。

  對付鍵盤記錄器的一些個人建議:在輸入密碼時,前面先多做幾次出錯。在選擇輸入框的同時利用滑鼠不斷變換位置,儘量不要先輸入頭一位。現在網路銀行和QQ登陸帳戶都啟用了軟鍵盤功能,以前的軟鍵盤輸入之後,游標位置不變,而現在的就不錯,每次開啟輸入一次,鍵盤上的字母和數字就會重新變換一次位置,這就造成了Hook***鉤子***的失效,那是不是這些黑客就無法破解了呢?答案是一定否定的,但是對於個人使用者,這些是足夠的了。

  總結:

  個人使用者在更新系統補丁的同時,一定要及時升級防毒軟體,不要以為防毒軟體能自動完成查殺,它也只能查殺病毒特徵庫中已知的病毒,對於那些黑客自己編寫,尚未流通的病毒是無效的。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少一些好奇,儘量不要瀏覽不明網站和下載不明程式,尤其那些地址看上去非常怪異的,實在想瀏覽可以利用搜索引擎中的快照功能。對於Emule ,vagaa等P2P軟體,也要多加小心,因為這些軟體也是更多病毒的溫床。最重要的是多為自己增加幾分網路安全意識,網路安全防範,防的不是別人,要防的其實是自己,少一些好奇,少一些無知,少一些貪慾,這才是你最好的防範。黑客想進門也不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