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能降低血糖

  現在“三高”的發病率極其的高,高血糖是不少人都有的症狀。血糖高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我們需要想辦法降血糖降下來。下面為您介紹吃什麼可以降低血糖,來看看吧。

  吃什麼可以降低血糖

  1、蘋果

  蘋果所含的果膠可以降低人體內的膽固醇、類黃酮; 含有較多的鉀,較少的鈉;含有十分豐富的抗氧化物,能夠促進血液內白細胞的生成,提高人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促進神經和內分泌功能,具有非常好的降血糖效果。

  2、紫菜

  紫菜之所以具有降血糖的作用,是由於在紫菜中含有豐富的紫菜多糖、蛋白質、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特別是其中所含有的紫菜多糖能夠幫助我們有效的降低空腹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在飯錢食用紫菜,以此來降低血糖。

  3、黑木耳

  要想降血糖,黑木耳也是不錯的選擇,在黑木耳中含有木耳多糖、維生素、蛋白質、胡蘿蔔素和鉀等營養物質,其中木耳中所含有的木耳多糖還具有很好的降血糖功效。並且經過動物實驗表明,木耳多糖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黑木耳可炒菜或燉湯,也可作配料。 涼拌木耳就是糖尿病患者不錯的選擇。

  4、洋蔥

  性味辛溫,甜潤白嫩,是人們喜愛的佳蔬。洋蔥不僅含有刺激胰島素合成和分泌的物質,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而且其所含的前列腺素A和硫胺基酸,有擴張血管,調節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因此,對糖尿病伴有血脂異常者最為適宜。

  5、苦瓜

  古代文獻中就有記載,苦瓜可治療“消渴”。並且經過最新的研究發現,苦瓜中所有的提取物有顯著的降低血糖作用,苦瓜片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率達79.3%。苦瓜食用的時候可以可煎湯或做冷盤,也可絞汁或晒乾後泡茶飲。

  6、黃瓜

  黃瓜性味甘涼,甘甜爽脆,具有除熱止渴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黃瓜含糖僅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並可從中獲得維生素C、胡蘿蔔素、纖維素和礦物質等。黃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體內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併有高血壓者,每天食黃瓜100克 ,大有益處。

  7、南瓜

  南瓜甘溫無毒,有補中益氣功效。南瓜含有能抑制葡萄糖吸收的果糖,能與人體內多餘的膽固醇結合,有防止膽固醇過高,預防動脈硬化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南瓜中還含有腺嘌呤、戊聚糖、甘露醇等許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並有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高血糖患者每天煮食南瓜100克 ,對改善症狀有良效。

  如何降血糖最有效

  1、增加活動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鍊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即使是很簡單的運動,如每天步行20分鐘,只要能堅持下去,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島素抵抗和減輕體重。研究證實,經過合理的運動鍛鍊,糖尿病患者確實可以減少降糖藥的用量,甚至可以完全脫離藥物治療。

  2、“粗”糧不要細作

  控制糧食碾磨的精細程度非常關鍵。以麵包為例,白麵包食物GI為70,但摻入75%~80%大麥粒的麵包為34,所以提倡用粗製穀物代替精製穀物。

  3、餐盤用小號

  選用小號餐具能減少食量,降低對食物的攝取慾望和熱量攝入,保持合理體重。

  4、早餐換成“稠的”

  由於稀飯加熱的時間較長,澱粉容易轉化為糊精進而易分解為萄萄糖。同時,稀飯呈半流體狀態,進食後胃的排空時間比較短,所以吃稀飯比吃主食更易於升高餐後血糖。因此,早餐最好不要只喝稀飯,要吃點“稠的”食物,堅持以吃主食為主。

  5、飯量一定要算計

  過度肥胖的人減掉5%的體重就能將糖尿病發病率降低70%。計算一下每日的攝入量,看看自己該少吃多少。

  6、增加維C攝入

  增加飲食中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的含量,能防止動脈血管壁被破壞,減少斑塊堆積和心臟病,從而有效減少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增加膳食中果蔬的比例,能提供抗氧化劑的最佳來源。

  7、增加無糖液體的攝入

  脫水也會引起血糖的升高,人每天都應該攝入大約2~3升的無糖液體。當血糖升高時,喝水除了可以沖淡血糖還可以避免食物的過多攝入。存在心臟病或腎臟併發症的患者則需要適當限制液體的攝入,具體細節應該去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8、每天喝綠茶

  與其他飲品相比,綠茶由於未經發酵,多酚的含量較高。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效能和降血糖作用,它還能對血糖的釋放起到控制作用。

  9、垃圾食品不要碰

  如果你經常光顧麥當勞、肯德基,糖尿病也會“光顧”你。明尼蘇達州的科學家們對年齡在18—30歲之間的3000人進行了長達1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發現,每週吃兩次垃圾食品的人,體重不但增加了4.5公斤左右,胰島素抵抗性也提高2倍,這是導致糖尿病的高危險因素。就算你的體重保持正常,垃圾食品中反式脂肪和精製碳水化合物也會提高糖尿病的患病風險。

  10、帶午餐上班

  避免在餐館或快餐店吃午餐,因為它很容易讓人對食慾失去控制。快餐店的食品分量很大、熱量過多,還含有大量的脂肪。研究發現,外出吃飯次數較多與體重增加之間存在關聯。自己製備午餐的過程中,你會對食材的原料和分量進行精細控制。如果你覺得每天自己準備午餐有些麻煩,可以先從每週準備兩次開始。

  11、急火煮,少加水

  食物的軟硬、稀稠、顆粒大小等對食物GI都有影響。穀類煮熟不必經過長時間高溫,因為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多,糊化就越好,食物GI也越高。

  12、自我放鬆與情緒調節

  放鬆運動如:深呼吸、配合著輕鬆舒緩的音樂來鬆弛肌肉等等可以幫助緩解壓力,使降糖治療更有效。學會調節情緒,增強自我效能感,從而克服患病後的恐懼、消極等不良心態,同樣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13、餐前一把堅果

  餐前吃點含脂肪的食物,如杏仁、核桃等堅果,除了增加飽腹感,讓你在正餐時少吃點,堅果裡的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助於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水平,減慢食物消化速度,從而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

  14、常備口香糖

  咀嚼無糖口香糖能控制糖友對零食的攝取慾望,但數量不宜過多,因為有些品牌的無糖口香糖所含有的甜味劑在較高劑量時會讓胃部產生不適感。咀嚼口香糖還會讓口腔留下清新的口氣,讓人不想再吃帶有異味的零食把它破壞掉。

  15、打太極拳

  打太極拳、練氣功等傳統鍛鍊方法,可幫助人們調節呼吸、改善血液迴圈,對身體起到整體調節作用。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還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練太極拳,還能減緩糖尿病引起的身體功能衰退,對肥胖的患者效果尤其顯著。

  16、吃點醋

  食物經發酵後產生酸性物質,可使整個膳食的食物GI降低。在副食中加醋或檸檬汁是簡便易行的方法。

  17、自我按摩

  通過按摩足部等身體部位,一方面防止併發症發生,另一方面能對胰腺、肝臟和內分泌系統起到調節作用,有助於刺激人體生成更多的胰島素細胞。這種“反射療法”,長期堅持效果顯著。

  18、餐後測血糖

  餐後2~3小時內對血糖進行監測有助於糖友在一天內更平穩地控制血糖水平,防止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發生;在此基礎上制訂更合理的飲食和鍛鍊計劃。

  19、睡眠長短有講究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加倍。每天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風險增加3倍。睡得太多或太少都會干擾與血糖相關的激素。

  20、遠離使血糖升高的壞習慣

  暴飲暴食、飢不擇食都會使體內的血糖水平急劇升高,尤其是女生們常有的“甜食癮”、“炸物控”,或是惡性節食之後的食慾大解放。其次,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常發怒,也都可能導致餐後血糖高。當然,缺乏運動、吃完飯就窩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時間上網、玩遊戲,不利於血糖的穩定。研究顯示,空腹血糖高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3-9倍,飯後血糖偏高,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則高4到10倍。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