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獨居老人的文章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了。許多人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老人,老人們也只能自己生活。這樣的老人就是 “空巢老人”。獨居的老人家越來越多,他們不需要太好的物質生活,他們需要的是陪伴,是子女是所有人的關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關愛空巢老人

  隨著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了。許多人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老人,老人們也只能自己生活。這樣的老人就是 “空巢老人”。

  我的鄰居也是兩個“空巢老人”,他們的兒女都很少回來,總是為工作四處奔波,甚至連電話都很少打來。也許,我應該幫幫他們。我曾不止一次的有這樣的念頭。

  終於有一天,我下定決心要去看望他們。就這樣,在一個晴朗的早晨我走進了鄰居家,家裡有些簡樸,一張兩老吃飯的陳舊餐桌和一個小小的電視機。老奶奶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老爺爺坐在木椅上聽著收音機。看到這些,我心裡感到酸酸的。爺爺奶奶很歡迎我的到來,老奶奶忙著給我倒水,爺爺關掉收音機拉我到他身邊做下,不停的問我的學習和生活。我頓時覺得他們多麼需要與人交流,需要我們去關愛啊!不一會兒,屋子裡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臨近中午,窗外的陽光格外明媚,我拉著爺爺奶奶的手,走進公園,呼吸新鮮空氣,看著公園裡的新氣象,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但又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憂傷,我看到了他們的孤單,我想他們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兒女了。

  離開鄰居家,我一直希望再為爺爺奶奶做些事。經過一番躊躇,我撥通了爺爺奶奶大兒子的電話。在電話裡我告訴叔叔,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工作再忙哪怕一個電話也能讓老人感受到愛。叔叔被我感動了,直誇我是懂事的好孩子,並保證以後儘量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個電話。

  現在,陪老爺爺老奶奶聊天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讓自己快樂,也讓老人不再孤單。讓我們一起加入關愛空巢老人的行動中來吧,關愛自己的老人,關愛身邊的老人,讓我們的社會充滿溫暖,充滿愛!

  關於2: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不再孤單——踐行“中國夢

  一個孤苦伶仃的身影,一個傻乎乎的笑臉……時常出現在我的眼前。她經常拄著柺杖,在小區的垃圾桶裡撿些廢舊報紙,塑料瓶,顫巍巍地走著。她是誰?她的兒女呢?

  她就是生活在我們小區裡的一位老奶奶。聽媽媽說,老奶奶的老伴早已去世,兒女不在身邊。家裡只剩下了她,因為身體不太好,需長年吃藥,退休金不高的她只能靠撿些垃圾來貼補生活。每當我放學時,我都會笑著說上一句:“奶奶好!”接著她就衝著我傻乎乎地笑著。每天吃過晚飯,我都會在小區裡散步。我常常見她坐在小區門口的椅子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這時,我會坐在她身旁,和她聊一聊我們的校園生活,發生在班級裡的有趣的事情,學校開展的活動等。因為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跟她說話。而她回答我的總是一個傻乎乎的笑臉。

  像老奶奶這樣的老人,被稱之為“空巢老人”。而當今社會,這樣的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了。一天,我翻開報紙,幾個資料跳進我的眼簾: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農村留守老人約4000萬,佔農村老年人口的37%。預計“十二五”期末,全國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關愛空巢老人,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

  古人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說的就是孩子想孝敬親人,可親人早已不在。 有些事情是你想做也做不了的,而有些你現在能做的事情不去做的話,等你想去做了有可能就沒機會做了。試想,很多的年輕人,遠離父母,外出打拼掙錢,也許他們掙錢是為了讓父母有更好的生活,可也許等你掙到了很多很多的錢以後,你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也許你會後悔,沒有陪同自己的父母走過人生的最後一段本該幸福的時光——晚年。我想,每一個人都要在情感上關注父母、理解父母,常回家看看。社會也應該給這些老人更多的關愛。

  關愛空巢老人,讓他們的晚年不再孤單,成為我們踐行的中國夢。

  關於3:關愛空巢老人 勿令獨居

  作者:心柔

  那天下午,我在某學校高二班有個文學講座,事發的時候,父母出於我與校方已約定好多日不好突然有變,便沒有第一時間告訴我。直到第二天一大早,媽媽才打電話給我。說爺爺在昨天準備做午飯的時候,突發腦梗,一個人摔倒在院中。幸得隔壁鄰居聽得爺爺尚且意識清醒之下的呼喊,才找人抱回家中,遂聯絡了爸爸和醫院上班的姑姑,姑姑隨救護車將爺爺接進醫院急救。

  這個訊息於我來講,實在是太意外,太突然了。前兩天還回去一起吃飯,爺爺精神狀態那麼好,怎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情。

  那一瞬間,彷彿晴天霹靂,電到了我的腦袋,我感覺一陣眩暈,心慌無措,泣不成聲。聽到我急切的哭聲,媽媽說我情緒激動,打個車去醫院吧,不要***。我靠著牆,拿著電話,告訴媽媽沒事兒,然後我便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開車往醫院趕。

  我家距離爺爺所在的醫院並不遠,可我卻心急如焚,每一個紅綠燈都恨不能飛。

  這一路上,奶奶離去前病重的過程歷歷在目,爺爺發病的日子,剛好是奶奶離開的六個月整,一天都不多。我難以想象爺爺一個人摔倒的情景,更不知道此刻情況如何。

  等我急切的趕到醫院的時候,爸爸,大爺,姑姑,所有家人都在,爺爺卻在重症監護室,不能得見。

  我站在重症監護室的門外,抬頭看著微亮的燈光照射著NICU幾個字,生平從來沒有任何時候,能比得過那一刻,想要看到爺爺的迫切。

  我用手摸著ICU病房的玻璃門,我扶著牆,難抑心中的疼。可憐的爺爺,自從奶奶離開一個人就是逞能的堅強。一輩子不會做飯,卻每天一個人獨守那個大家大院,笨拙的為那一口吃。如今,卻一個人摔倒在院中。是求生的渴望,讓他在摔倒肢體不聽使喚的情況下,大呼隔壁鄰居。

  幸虧,是摔倒在敞開著大門的院中;幸虧,隔壁鄰居恰巧那時也在院中,及時聽到呼叫;幸虧,那幾天天氣還不是特別冷,否則呢?

  假如摔倒院中,隔壁家中無人,或有人也只是在屋裡;假如摔倒家中,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又幾天沒有人回去;假如天氣很冷,正如近日零下好幾度,摔倒院中沒有被及時救起……

  雖說已是萬幸,但正是那諸多的不堪設想,更加讓我心痛難當。

  直到今日,住院已近一個月的爺爺,都難見明顯好轉。想想爺爺之前那精神抖擻,穿戴講究的樣子,如今卻是臥床難起,胃管流食。其實,說流食都是好的,多少天液體維持,近幾日才湊合能進一點點米湯加些許牛奶而已。

  發病不由人,或許無論跟誰在一起,在哪裡,該發病的時候都無可阻擋。只是,我的內心始終湧動著無名的追悔,卻又說不上來到底在懊悔些什麼。只覺得似有芒刺在心,疼痛難言。

  人人都有家,家家都有老。如何妥善照顧老人,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工作要餬口,確實也是分身乏術。有的老人,願意聽從子女安排,管你嫌棄與否,反正就跟子女在一起。而像爺爺奶奶這樣的老人,奶奶在的時候,更是不願意和子女在一起。現在奶奶走了,爺爺一個人,還是不願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

  就算髮病不由人,但至少和子女在一起可以吃頓方便飯,不用一輩子不會做飯,八十多了壓抑著沉痛的相思之苦,還要笨手笨腳的為張羅那頓飯而發愁。畢竟,子女兒孫再怎麼抽空回去探望,回去做飯,也就是一餐兩餐,終究還是免不了自己犯難。

  住院的這些日子,爺爺每每說著想要好好吃口飯,想要吃個饅頭喝碗粥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刀剮了一樣生疼。一直以來,山珍海味也不是吃不起,可是家常便飯也無人做,又有什麼用?

  可憐的爺爺,你一定要好起來,就當是給所有人再多一次機會,定讓你一日三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同時,也發自內心的呼籲看到此篇文字的朋友,如果你家有老人,無論多忙,請放在身邊關照。

  尤其空巢老人,雖說來日方長,那是於你而已。正因為來日方長,所以無論你想幹什麼都可以後置安排一下,而老人,卻只有現在。於老人而言,什麼都可以等,盡孝不能等。切莫讓操勞辛苦了一輩子的老人,晚年孤寂悽苦。

  關愛空巢老人,勿令獨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