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盆景的養殖方法詳細介紹

  赤松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5米樹皮桔紅色,裂成不規則鱗狀薄片脫落。下面一起來看一看赤松盆景的養殖方法吧!

  赤松的養殖方法

  1、澆水:赤松喜乾燥而忌積水,澆水不可過量,見幹才澆,澆則澆透。在生長期適當控水,可使枝幹粗矮,針葉短小,增添觀賞價值。夏季高溫時,可經常噴葉面水,有利生長。

  2、施肥:赤松耐瘠薄,土壤缺肥,也能正常生長,且促使幹矮、枝密、葉短。但在生長期適當施1~2次稀薄腐熟的餅肥水,有利於健壯生長,增加抗病蟲害能力。

  3、修剪:赤松盆景為保持其優美古雅樹形,要進行適當慘剪,修剪在生長期以摘芽為主,每年3~4勻,當新芽伸長但尚未抽生針葉時,可摘去每個頂芽的1/2左右,如不需要增長枝條的盆景,可將頂芽全部摘去。對於影響樹形美觀的枝條,可於休眠期修剪。

  4、翻盆:赤松盆景一般3~5年翻盆一次,以2~3月進行為宜。翻盆時要保持原來盆土完整倒出,去除1/2舊土,剪去過長根系,以及枯根、爛根,同時修剪部分不必要的枝葉,以保持盆土上下部分的平衡。如原盆容量不夠,可換以稍大的新盆,栽植方法與上盆同。

  赤松的繁殖方法

  1、播種:10月採種,球果暴晒數日,經常翻動,果鱗開裂,種子自出,取淨後幹藏,2~3月播種,撒播或條播。播後用黃心土或焦泥灰過篩覆蓋,以不見種子為度,上蓋稻草,保持土壤溼潤,4月中旬苗出土,及時揭草。播前和播後要特別防治猝倒病及其他病蟲害,翌春即可分栽造林。

  2、嫁接:赤松嫁接用黑松作砧木,接穗選粗壯的1年生枝條,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行腹接法,接後壅土至接穗頂部,天旱略噴水,以防接穗枯萎。成活後逐步修去砧木枝葉,至10月中下旬可將砧木枝葉全部剪除掉,但亦可留一部分待翌年再剪。垂枝赤松可用高接法,生長快,成形早,但要選取5~6年生砧木。

  赤松的病害防治

  赤松梢斑螟

  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 屬鱗翅目螟蛾科,國內分佈於黑龍江、遼寧、河北、江蘇等地,主要為害紅松、赤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幹部,造成種子產量下降、質量低劣。

  為害特點

  幼蟲鑽蛀松樹球果及幼樹梢頭輪生枝的基部,致使被害部以上梢頭枯死、側枝代替主梢、形成分叉;危害主梢頂芽基部,致頂芽枯死,下年新梢不能抽生,嚴重影響紅松、赤松的正常生長。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5mm、翅展28mm,絲狀觸角密生褐色短小茸毛。銀灰色前翅具黑白相間的鱗片,翅基鱗片白色;亞基線和內橫線白色、其後緣基部相連併為黑白鱗片所覆蓋,中橫線和外橫線白色波紋狀,內、中橫線間的後緣為褐色鱗片覆蓋,白色腎形斑斜後方在靠外橫線處明顯一白色鱗片區,黑色外緣線內側密覆白色鱗片,緣毛灰色。後翅灰白色。腹部背面灰褐色,被白、銀灰、銅色鱗片。足黑色,被黑白相間的鱗片。

  卵橢圓形,長約0.7mm,暗紅色。

  幼蟲體長21mm,頭寬1.2mm。淡灰褐色或灰黑色。頭暗棕色,胸、腹部蠟黃而亮、生長剛毛一圈;前胸背板黑亮,背中線灰白色,前胸氣門前***剛毛2根,每節生黑色毛瘤3對,近背中線的4個毛瘤上各生剛毛1根,氣門線下的毛瘤上生前短而後長的剛毛2根。腹足趾鉤2序環式。

  蛹

  長橢圓形,長 15mm、寬 3mm。黃褐色,腹未臀棘6根。

  發生規律

  黑龍江年生1代,以幼蟲越冬。4月開始活動,5月下旬幼蟲老熟開始化蛹,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成蟲羽化,6月下旬為產卵盛期,7月上旬幼蟲孵化,危害至10月越冬。

  4月氣溫上升,幼蟲開始活動,危害嫩梢基部的輪生枝幹及球果;蛀害幹部時均從修剪枝、機械碰撞、紅松皰鏽病的病斑等處的傷口侵入,被害部流脂形成瘤苞;危害球果者從球果中、下部蛀入,被害部位具白色透明松脂和褐色蟲糞。5月下旬老熟幼蟲啃食枝梢木質部,咬築蛹室及其上方的羽化孔、吐絲粘結木屑封閉羽化孔,再在蛹室內作絲繭化蛹,預蛹期 l 天,蛹期17天。6月中旬成蟲開始羽化、羽化期20天左右,6月下旬為交尾、產卵盛期。7月幼蟲危害,7月底、8月上旬天熱少雨時受害球果大量流脂,使幼蟲被松脂粘死、粘死率可達74%;如連續幾次降雨,則停止排脂,球果被害重。10月氣溫下降,幼蟲在瘤苞下方作繭越冬。

  該蟲喜光,在鬱閉度0.7的闊葉樹下營造紅松幼林,幼樹多不被害;鬱閉度在0.3時造林,紅松幼林被害株率0.1%;透光度加大時受害加重,全透光時被害株率達45%。

  防治方法

  ***1***加強林區管理。

  結合撫育,在林冠下營造幼林,並隨著幼林成長保留一定數量的闊葉樹,提高林分鬱閉度,減少為害;冬春對苗圃、幼林及散生樹進行普查,發現螟蟲為害枝立即剪除,並注意摘除越冬蟲繭,集中燒燬。

  ***2***根據成蟲趨光性,設定黑光燈誘殺。

  ***3***藥劑防治:對低齡幼蟲可噴射90%敵百蟲晶體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殺螟鬆乳油,或50%敵敵畏乳油,或50%磷膠乳油1000倍液。

  常用藥劑:敵百蟲、辛硫磷、殺螟鬆、敵敵畏、磷膠。

  赤松毛蟲

  發生規律

  一年1代。以3~5齡幼蟲在翅皮下、落葉叢中或石塊下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日平均氣溫10oC左右時上樹危害,取食2年生針葉。7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羽化產卵。8月上、中旬幼蟲陸續孵化,1~2齡幼蟲群集危害,啃食葉緣,危害至10月中、下旬,3~5齡時即下樹越冬。

  防治措施

  ***1*** 以營林技術措施為基礎***如封山育林、營造混交林、改造純松林等***,創造利於天敵生存而不利於松毛蟲暴發的環境條件,是治本措施。

  ***2*** 利用松毛蟲秋末下樹、早春上樹危害的習性,在樹木胸高處用菊酯毒筆劃環或綁毒繩噴聚酯類藥環,可有效壓底蟲口。

  ***3*** 幼蟲發生時,可在暴食以前,用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或25%樂果乳油超低容量製劑,每畝200~300毫升,兌水進行超低容量噴霧。

  ***4*** 秋季用每克含苞10億活孢子的蘇雲金桿菌噴布樹體,防治小幼蟲。

  ***5*** 黑光燈誘殺成蟲。

  ***6*** 保護和招引灰喜鵲、大山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