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尿蛋白高是怎麼回事,到底嚴重嗎? 很多患者朋友和家屬在拿到化驗單的時候都會問,為什麼尿蛋白高了?是不是得了腎病?這個不完全是,也有其他原因。所以,朋友們一定要謹慎對待這個問題。

  尿內出現蛋白稱為蛋白尿,也即尿蛋白。正常尿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普通尿常規檢查測不出,當尿中蛋白增加,尿常規檢查可以測出即為蛋白尿。蛋白尿是腎臟病的常見表現,全身性疾病亦可出現蛋白尿。

  尿蛋白高的病因分類

  一、按蛋白尿發生機理分

  腎性蛋白尿

  1、腎小球性蛋白尿 無論是原發還是繼抓腎小球損害,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蛋白質。腎小球濾過膜有病變,基底膜增厚,孔隙增大,蛋白漏出增加,甚至分子量更大的球蛋白亦可漏出。見於急性腎小球腎炎,各型慢性腎小球腎炎,IgA腎炎,隱匿性腎炎。繼發性見於狼瘡腎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腎病,紫癲性腎炎,腎動脈硬化等。代謝性疾患見於痛風腎。

  2、腎小管性蛋白尿 是指腎小球濾過正常,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最常見各種原因引起的間質性腎炎,腎靜脈血栓形成,腎動脈栓塞,重金屬鹽類中毒等。此類尿蛋白量較腎小球性蛋白量少。

  3、腎組織性蛋白尿 又稱分泌性蛋白尿。腎小球濾過功能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於尿液形成過程中,腎小管代謝產生的蛋白質滲入尿液中所致,如腎小管拌和遠曲腎小管產生的Tamm-Horsfall蛋白以蛋白***一種大分子糖蛋白***,此種蛋白易形成管型和結石核心。

  非腎性蛋白尿

  1、體液性蛋白尿 又稱溢位性蛋白尿,腎小球濾過功能和腎小管重吸收功能均正常,由於血漿中含有大量小分子蛋白質由腎小球濾過,超過了腎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如多發性骨髓瘤時,血漿中有大量輕鏈免疫球蛋白從尿中排出,稱凝溶蛋白或稱本一週蛋白***Benee.None protein***尿液加溫至45~60℃,凝溶蛋白開始凝固,尿液渾濁,再繼續加溫至沸點時則溶解,尿液清涼,再冷卻至60℃以下時又出現渾濁、沉澱或凝塊。此試驗是診斷多發性骨髓瘤最常用的方法。進而應多部位拍骨片,可發現骨質破壞***多在顱骨、肋骨、脊柱骨等***骨髓檢查。可找到大量骨髓瘤細胞,是重要的確診依據。

  2、組織性蛋白尿 一些器官組織產生的蛋白經血液迴圈由腎小球濾出,從尿中排出,如惡性腫瘤尿中蛋白質,病毒感染產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質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見於泌尿系統感染尼傷、泌尿道上皮細胞脫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二、按蛋白尿的性質分

  1、功能性蛋白尿

  是一種輕度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後可很快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過0.5g,其產生機理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腎臟受到內外因素影響引起腎血管痙攣、充血、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所致,見於劇烈運動、長途行軍、高溫環境。發燒、嚴寒環境、精神緊張、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2、病理性蛋自尿

  是最常見最重要的蛋白尿,見於原發或繼發腎臟疾患,一般尿蛋白量較多,尿沉渣中有紅細胞、白細胞、營型,水腫,高血壓等臨床表現。

  3、體位性蛋自尿

  其特點蛋白尿的出現與體位有關,長期站立,行走,脊柱前凸等。體位蛋白尿是由於腎靜脈扭曲或前凸的脊柱壓迫左腎靜脈,引起暫時的迴圈障礙所致,臥位1h尿蛋白消失或減少。疑有體位性蛋白尿時,分別測清晨起床前,起床後尿中蛋白量可出現顯著差別。脊柱前凸引起者,囑患者背靠牆直立 10 min後觀察,若尿蛋白出現可確立診斷。診斷體位性蛋白尿應慎重,需長時間隨訪,一般觀察5年以上,病情無變化、腎功能持續正常,方可診斷。一旦發現持續性蛋白尿存在、功能有損害時,應及時糾正診斷,及時採取治療措施。
 

  尿蛋白高的治療方法

  1、中藥組方——成分豐富、綜合配伍實現多靶點起效

  組方就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按中醫“四診八綱、辨證施治”的原則,針對病情配伍而成的組方製劑。在選擇中藥時,建議選擇大複方中藥,儘量不選擇小複方和單方中藥。大組方中藥有效成分豐富全面,各類生物鹼、皁素、鞣酸質,揮發油等充分高效發揮作用,從而規避了對肝腎有傷害的中藥和成分。同時採用現代工業分離技術,使有效成分被濃集到一定的高含量,這使得中成藥治療慢性腎炎高有效率的保障。並且使用現代檢測技術,有明確的定量指標,更容易掌握每一味藥物所佔的比重,既不浪費原材料又能最大可能的發揮藥物的功效。而且有害成分被剔除,服用更安全,這也是大方中成藥可以長期服用的安全保障。

  2. 遠期療效及安全性穩定——有效中藥的優勢體現

  慢性腎炎最大的特點就是反覆發病,經過多年研究發現,慢性腎炎反覆發病除了和病理型別、年齡、激素用量不規範、感染等因素有關,更和腎上腺皮質功能狀態有密切關係。腎上腺皮質功能明顯受抑制而血皮質醇水平低於正常者,緩解期短而易於復發;功能正常者,緩解期長而不易復發。因此,選擇用旱蓮草、女貞子等大方全草中藥保護保護腎上腺皮質免受外源性激素抑制而萎縮的作用,減少慢性腎炎復發,遠期效果更穩定!、

  3. 雙重調節免疫機制——確保從根本恢復機體功能

  慢性腎炎的發病有多種因素,如:感染、遺傳、過敏、藥物、環境、免疫失調等原因,其中,免疫機制參與了各種病因的發生機制和發病過程,因此選擇根據免疫機制進行治療是治療慢性腎炎的主線,免疫機制的調節,能夠實現治療和預防以及預後的目標。如果可以同時對非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具有調節作用,抑制巨噬細胞吞噬和溶血素抗體生成,降低淋巴細胞轉化率和遲髮型超敏反應等,顯著減輕慢性腎炎患者的臨床症狀和體徵。起到降低指標,防止復發,延緩疾病進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