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辛夷有散風寒的功效,用於治鼻炎、降血壓;辛夷又是一種名貴的香料和化工原料,且木香,亦是一種觀賞綠化植物,歷史上曾多年供不應求。那麼你知道辛夷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辛夷的產地和分佈

  1.望春玉蘭:生於海拔400-2400m的山坡林中。分佈於陝西南部、甘肅、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等地。

  2.玉蘭:生於海拔1200m以下的常綠闊葉樹和落葉闊葉樹混交林中,現庭園普遍栽培。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地。

  3.武當玉蘭:生於海拔1300-2000m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中。分佈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辛夷的形態特徵

  1.望春玉蘭:落葉喬木,高6-12m。小枝黃綠色或淡棕黃色,光滑或近梢處有毛;冬芽卵形,苞片密生淡黃色茸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基部有托葉痕;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0-18cm,寬3.5-6.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表面深綠色,光滑,背面淡綠色,沿脈有疏毛。花先葉開放,單生枝頂,稀腋生,呈鍾狀,直徑6-8cm,白色,外面基部帶紫紅色,芳香;外輪花被3,萼片狀近線形,長約為花瓣的四分之一;中、內輪花被各3,匙形,長4-8cm,寬約2.5cm;雄蕊多數,在伸長的花托下部螺旋狀排列;雌蕊多數,排列在花托上部。聚合果圓筒形,稍扭曲,長8-13cm;***艹骨******艹突***木質。種子倒卵形。花期2-3月,果期9月。

  2.玉蘭:本種與望春玉蘭的區別在於:小枝粗壯,被柔毛;葉片通常倒卵形、寬倒卵形,先端寬圓、平截或稍凹缺,常具急短尖,基部楔形,葉柄及葉下面有白色細柔毛。花被9片,白色,有時外面基部紅色,倒卵狀長圓形。花期2-3月,果期8-9月。

  3.武當玉蘭:與上兩種區別在於:葉先端急尖、急漸尖或具突起的小尖頭。花被片12-14,外面玫瑰紅色,裡面較淡,有深紫色縱紋。花期3月,果期6-7月。

  辛夷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3-10g,宜包煎;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搐鼻;或以其蒸餾水滴鼻。

  辛夷的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忌服。

  ①《本草經集註》:芎藭為之使。惡五石脂。畏菖蒲、蒲黃、黃連、石膏、黃環。

  ②《本草匯言》:氣虛之人,雖偶感風寒,致諸竅不通者,不宜用。

  ③《本草經巰》:凡氣虛人忌,頭腦痛屬血虛火熾者忌,齒痛屬胃火者忌。

  辛夷的功效與作用

  散風寒;通鼻竅。主鼻淵;風寒感冒之頭痛;鼻塞;流涕。用於風寒頭痛,鼻塞,鼻淵,鼻流濁涕。

  ①《藥性論》:能治面生酐。面脂用,主光華。

  ②《滇南本草》:治腦漏鼻淵,祛風,新瓦焙為末。治面寒痛,胃氣痛,熱灑服。

  ③《本經》:主五臟身體寒熱,風頭腦痛,面酐。

  ④《綱目》:鼻淵、鼻鼽、鼻窒、鼻瘡及痘後鼻瘡,並用研末,入麝香少許,蔥白蘸入數次。

  ⑤《別錄》:溫中解肌,利九竅,通鼻塞、涕出,治面腫引齒痛,眩冒、身几几如在車船之上者。生鬚髮,去白蟲。

  ⑥《玉楸藥解》:洩肺降逆,利氣破壅。

  ⑦《日華子本草》:通關脈,明目。治頭痛,憎寒、體噤、瘙癢。

  ⑧《江西中藥》:外用能促進子宮收縮,具催生作用。

  辛夷的附方

  ①治鼻內窒塞不通,不得喘息:辛夷、芎藭各-兩,細辛***去苗***七錢半,木通半兩。上為細末。每用少許,綿裹塞鼻中,溼則易之。五,七日瘥。***《證治準繩》芎藭散***

  ②治鼻炎、鼻竇炎:㈠辛夷三錢,雞蛋三個。同煮,吃蛋飲湯。***《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㈡辛夷四份,鵝不食草一份。用水浸泡4~8小時後蒸餾,取芳香水,滴鼻。***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③治鼻內作脹或生瘡***此係酒毒者多***:辛夷一兩,川黃連五錢,連翹二兩。俱微炒,研為末。每飯後服三錢,白湯下。***《繆氏方選》***

  ④治鼻淵:辛夷半兩,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半錢。上並晒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濟生方》蒼耳散***

  ⑤治鼻漏,鼻孔中長出一塊:辛夷***去毛***、桑白皮***蜜炙***各四兩,梔子一兩,枳實、桔梗、白芷各二兩。共為細末。每服二錢,淡蘿蔔湯調服。***《瘍醫大全》***

  ⑥治鼻塞不知香味:皁角、辛夷、石菖蒲等分。為末。綿裹塞鼻中。***《梅氏驗方新編》***

  ⑦治齒牙作痛,或腫或牙齦浮爛:辛夷一兩,蛇床子二兩,青鹽五錢。共為末摻之。***《本草匯言》***

  ⑧治頭眩昏冒欲嘔***此屬寒痰***:辛夷一兩,制半夏、膽星、天麻、乾薑、川芎各八錢。為末,水泛為丸。每晚服三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⑨治頭面腫癢如蟲行***此屬風痰***:辛夷一兩,白附子、半夏、天花粉、白芷、殭蠶、玄蔘、赤芍各五錢,薄荷八錢。分作十劑服。***《古今醫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