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儀式家長給兒子的信

  十八載春華秋實,十八年含辛茹苦。草長鶯飛,變化的是你的成長與進步,不變的是我們濃的化不開的愛。接下來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範文一:

  親愛的女兒

  你好!

  這是你長這麼大以來,媽媽第一次給你寫信。希望這封信能給你帶來更多的快樂與自信,更多的幫助與鼓勵。 也許你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公主,但在媽媽的心中你是最漂亮的;也許你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孩子,但在媽媽的心中你是最聰明的。我想告訴你:你一直是媽媽的驕傲,你的出生給我帶來了無盡的幸福。 爸爸和媽媽每天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很少像別的家長那樣帶你去逛公園,很少像別的家長那樣陪你一起遊戲……,致使你的童年缺少了應有的歡聲與快樂。媽媽對你的要求很嚴格,不能長時間地看電視,更不能玩電腦,使你未能完整的看完一部動畫片,雖然你是那樣喜歡看《西遊記》。等你長大後,希望你能理解媽媽的苦心。我也會在以後的日子裡,儘可能多地陪在你身邊。

  女兒 ,我不在乎你考多少分,但我希望你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形為習慣不僅是你取得好成績的基礎,更是一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女兒,我不希望你處處出人頭地,但我希望你做事要認真、仔細,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我們可以做不好、可以輸給別人,但我們必須努力去做、用心去做。 女兒,我希望你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再勇敢些,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錯了,可以改;但不說出來,就連改的機會都沒有。

  謝謝你——我的寶貝女兒,是你讓媽媽感到生活的快樂;是你,讓媽媽覺得生命更有意義。 爸爸媽媽永遠愛你。

  範文二:

  親愛的孩子:

  十八歲是人生的一個新起點。從法律意義上講,十八歲是一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是明確社會責任、擔負歷史重任、參與國家事務的年齡。參加了今天的成人宣誓,你就正式跨入了成人公民的行列,從今天起,你擁有了憲法賦予公民的一切權力和義務。 我知道,你早已熱切地期盼這個成人儀式,你渴望享受成人的權利和尊嚴。然而,你可曾想過?在享受履行權利的同時,你也要同時承載起責任與義務?你從此要做自己的管理者。你要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責。管理好自己是人生的第一職責,是人生成功的關鍵問題。只有通過自我約束,才能適應外部環境。你要時刻約束自己去適應外部環境,而不是強求讓環境適應自己。

  而現代青年多以自我為中心,對於身邊的人和事百般挑剔,吹毛求疵,不注重尊重他人與自己。不尊重長者,人將失去品格;不尊重自己,人將失去自我;不尊重同伴,人將失去合作。所以,尊重他人將贏得認同、欣賞與合作。 表達自我是一種本能,但表達自我不能傷害別人。孩子:請不要用有違背道德的另類來引起他人關注。而是要用自身的成功來贏得別人的讚美;更不要時刻奢望改變所處的環境,要試圖改變自己,去適應所處的環境。

  十八歲是人生的青春季節,是鮮活的朝陽,是人生最寶貴的時光。所以。要珍惜青春時光,儲備人生迸發的能量,才能書寫輝煌的成功人生。所謂成功,無一不是戰勝失敗而得來的,每一次成功都是血汗和機遇的結晶。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開始持續累計而成。成功需要成本,時間也是一種成本,對時間的珍惜就是對成本的節約。千萬不要以青春為資本,以為青春就可以為所欲為、虛度光陰。實質上,青春的光陰轉瞬即逝。所以,要把年輕當成是求知、學習的資本,牢牢地把握住! 孩子:人生旅途漫長寬廣,你可以拒絕很多東西,惟獨不能拒絕成長。成長不僅僅是指肌肉發達,身材增高。而是包含心志的成熟。 作為家長,我不想用大道理教導你,要成為國家的棟樑。我只求你做好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堅實地邁好每一步!遇到困難就攻克它;碰到挫折就戰勝它;小有成就加倍努力;大有作為更加奮發;在精神生活上高尚為榮;在創造生活上以進取為貴。力求健康快樂地成長!

  最後,祝你擁有成功燦爛的人生! 致 禮 祝進步! 你們的於你的成人禮前夕

  範文三:

  *我兒:

  過了年你已十八歲了,祝賀你步入了成年!十八年來特別為你操心勞力的媽媽也該省心省力一些了。至於我,回顧與面對你的成長,感到更多的是內疚。《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十八年來,我對你既忽視了養的職責,也沒盡到教的義務,真是不配做一個父親!幸虧你有時時疼愛你的媽媽,還有你自身的堅強與明智,減輕了爸爸對你造成的傷害。 傅雷先生在家書中曾說:“可憐過了四十五歲,父性才真正覺醒!”而我現在已年過五十了,父性才有一點點覺醒,想到你成年前缺失了父親本應賦予你的東西,我只有流淚而已,只能寄希望於將來了。

  不會教孩子是做父親最大的失職。大年三十在祭拜祖宗時我誠心叩問祖宗應教會孩子什麼,祖宗給予如下垂示:要教會孩子勤勞、節儉與本分。

  現在想想,這三條也是做父母的應該學會的。父母做不好怎能教好孩子?所以過去說“父為子綱”,也就是說孩子成長得怎樣,責任在父母。反省自己過去在教育上的失誤,主要是重言教而不重身教,要求孩子的卻不反過來要求自己。比如一味地要孩子孝順,而自己對孩子卻不關愛、不尊重。學了《孝經》,才知道孝是愛敬之心,而且是雙向的,不僅孩子對父母應有愛敬之心,父母對孩子也應有愛敬之心。孩子不孝順,根源往往在父母身上。實際上發生在家庭內外的一切人際關係問題都是缺乏愛敬之心造成的。由此也明白了我們的傳統文化為何如此重視孝道的教育。兒啊,再過幾年,你也會做父親的,希望你能從爸爸身上吸取教訓,做一個合格的父親。

  下面想談談對祖宗三誡的一點理解,作為交流,以期未來的路我們會走得更好。

  勤勞:勤指勤奮,勞指勞作。學不勤不進,業不勤不精,思不勤不睿。遊手好閒,心無所寄,必會惹事生非。放逸怠惰,胸無大志,難免無聊墮落。勤勞是富有之源,懶惰是窮困之因。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離開勤學勤習,快樂從何而來?

  節儉:節指節制,儉指儉約。節制是達到適度的努力。當用不用叫吝嗇,不當用而用叫浪費,用得恰到好處才叫節儉。勤是開源,儉是節流。勤是修為,儉是涵養。勤是開拓,儉是守成。多事傷精,多言傷氣,多慮傷神。勤而不儉,勞而無功。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一個儉約的人是不容易犯過失的。

  本分:本指根本,分指職分。本分是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合乎天理的職守。“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的是不同層面的本分之道。人生的幸福離不開安分守己,但不學怎明本分,不明本分怎能安分,不能安分怎能守己,不能守己便會傷己。人生的一切災難都出在不本分上。本分是天理護佑的地方,守住本分即是立於不敗之地、處於無險之域。一個人要想平安而自在地度過一生必定從身本分做起,不該做的不做;從口本分做起,不該說的不說;從心本分做起,不該想的不想。身語意都本分了,人也就做成了。

  兒啊,你如能明白這三誡的內含,並將之裝進心裡,作為今後生活的指南,且能傳之後代,祖宗在天之靈一定會感到欣慰,餘家的後代也有福了,爸爸的內疚也將轉為欣喜。這次祭拜後,我們發現你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欣喜地看到祖宗的教誡已開始化作你的行動。讓我們今後互相勉勵,共同提高吧!

  兒啊,你已成年了,要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太嘮叨,要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太專斷,要時時提醒我們不要太操心。要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你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一個有堅強意志的人,一個有高度責任感的人,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個懂得尊重人的人,一個健康快樂的人,一個通情達理的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兒啊,爸爸不再嘮叨了。我們信任你,我們期待你!

  最後,通過你向所有費盡心血培育過你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與崇高的敬意!

  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