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敬畏自然的素材
敬畏大自然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品德。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參考!
***一***、敬畏自然,善待生命
從大學生動物園潑硫酸到女子“虐貓事件”, 從獵殺野生黑熊到“活熊取膽”, 從偷獵藏羚羊到“屠狗***”……無不顯示著人類對動物的虐待。
人類緣何熱衷於這樣或者那樣地虐待動物呢?原因有四:其一, 出於某種一時的喜好, 如大學生動物園內硫酸潑熊;其二, 出於經濟利益, 如每年不計其數的象牙;其三, 出於衛生需要, 如狂犬病引發的“屠狗***”;其四, 出於醫療的需要, 如熊膽。
但一幕幕血腥悽慘的場面擺到大眾面前時, 那些虐待動物的人也遭受到了人們的譴責。人, 作為大自然家族的一員, 與動物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縱使人擁有最高的智慧, 也不能隨意作踐自然, 虐待生命。任何一種物種的消失, 都將對整個生態環境無法預料的影響, 因此, 我們要敬畏自然, 善待生命。
敬畏自然, 善待生命, 就是要賦予動物以平等的“倫理”權利。人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 要遵循生態系統的規則:其一, 不能對任意一種動物亂殺濫捕, 保障任一個體的生存都具有生態意義上的倫理地位。其二, 在動物為其生態功能, 比如供人食用、製作裘皮或者入藥治病而犧牲的時候, 個體的倫理權利表現為不應遭受無謂甚或無度的痛苦。
敬畏自然, 善待生命, 就是要賦予動物以平等的生存權利。動物融入人類生活, 要確保生存權利, 不能因為某一地區發生疫情, 就“一刀切”, 把某一地區的動物消滅掉, 剝奪他們的生存權利。假如在人類社會發生了某種傳染病, 是否也想動物一樣給予捕殺抑或是其他的極端處理方式呢?
敬畏自然, 善待生命, 就是要賦予動物以法律意義上的福利。動物, 融入人類生活, 成為人類生活中的一員, 應該與人類一樣享有不受飢渴的自由, 生活舒適的自由, 不受痛苦、傷害和疾病的自由, 生活無恐懼和悲傷的自由, 表達天性的自由。保護動物福利, 在某種意義上講, 是人類社會文明和諧的標誌, 對待動物的態度反應出人類對待生命的基本態度。
敬畏自然, 善待生命。只有認真瞭解天空才能紮根大地, 只有認真瞭解地球才能使生命紮根於地球, 只有認真瞭解生命才能紮根生命。
***二***、敬畏自然
在這歷史程序已發展到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1世紀,還有什麼是值得人類所敬畏的?
在短短百年的歷程裡,人類懷揣著夢想與敬畏登上珠穆朗瑪峰峰頂,從此寫下人類篇章輝煌的一頁;地球的兩極被人類所征服,從此地球上沒有生命禁區;人類把崇拜的眼神投向浩瀚的太空,把寶貴的時間與生命貢獻給探索太空的事業,從此人類面臨著一個嶄新的世界。——不可否認,人類的科技水平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人類已經知道得很多了,難道就無所敬畏了嗎?
人類必須敬畏自然。它是萬物之源,宇宙從這裡產生,歷史從這裡起步,人類才得以踏上歷史舞臺,並世代延續下來。
自然擁有強大的力量。一顆普普通通的種子,看似不起眼,卻能在合適的條件下,為了生長而爆發出潛藏在它體內的巨大能量。科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人的頭骨是人身上最堅硬的部分,用小刀、鋸子都難以將其分裂開。有科學家突發奇想,將一顆種子種在實驗頭骨中,觀察其能否衝破這無比堅硬的頭骨。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種子做到了,並且把那顆頭骨擠得四分五裂。小小的種子中蘊含著如此強大的力量,無不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神奇。人類敬畏自然,自然就會把它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人類。倘若人類不敬畏自然,那麼自然就會無條件地拋棄人類,我們也就不復存在了。
讓時光之輪逆轉,多少曾經輝煌的英雄豪傑,都是因為心中無所敬畏而招致失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率領農民軍起義,推翻殘暴的元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朝代,功績顯著。但他為了使皇權無限擴大,撤銷了丞相這個延續上千年的職位,整個國家所有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事實證明他錯了,延續了千百年的歷史規則不是他一個人能改變的。他廢除了丞相制度,卻使明朝出現了權力比丞相更高一級的內閣大學士與皇帝分權。自然規律是不可違背的,能傳承千百年的制度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人類只能敬畏它,完善它,而不能徹底改變它。
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人類敬畏自然,才會去努力地追求自然真理,攻克去向真理殿堂的一個又一個高峰,人類文明才能進步。倘若人類心中沒有敬畏,就好比脫韁的野馬,看似無所畏懼不停地向前衝,實際上是背道而馳。而如果人類心中常懷敬畏,這份敬畏就會引領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敬畏自然是對自然的尊重。自然賦予我們一切,我們依賴它生存。讓我們心中少一份征服的野心,對自然多一份敬畏的心吧!
***三***、敬畏自然
在今天的社會,人類不斷髮展自己,而地球也在不斷被破壞。我開啟相簿,兩張新舊不同的照片跳入眼簾。舊的一張,背景是古樸的小院,隱約可見的葡萄架和盆盆花草,畫面恬靜、安祥。新的一張,背景是雄偉的廠房和高聳的煙囪,畫面整齊、氣派。
舊的一張是我幼時拍的,照片上的小院子是我以前的家。那時,我家住在長白山下的一個小鎮裡,小鎮規模不大,是一所具有典型山村風光的小鎮。一條小溪從長白山上方緩緩地流入小鎮的中心,洗去小鎮的塵土,留下清潔又默默地離去。溪流的兩邊,錯落有致地分佈著一個個小院,前前後後到處可見一叢叢花草及一株株高大的樹,那些地方是鳥雀們歌唱的舞臺,孩子們玩耍的天堂。鳥語花香、潺潺流水,給沉靜的小鎮增添無限樂趣。
我家坐落在小鎮的一個角落裡,顯得格外寧靜,可在那不大的庭院裡,有我寶貴的童年,有時,在傍晚我依偎在祖父的懷裡聽他給我講故事。新的照片是我在少年時拍的,那時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搬去了西安,照片上的建築是我家路口的一個廠房。
去年,我同父親一同回了次老家,可是我萬萬沒想到,我心愛的小庭院和小溪、小鎮都已經不存在了,我得知幾年前,小鎮被規劃為長白山的“三大林區”之一。居民們都搬走了,祖父母都說住樓挺好的,以後離縣裡更近了,還說以前的小院也都已經老舊,不行了,但我覺得不是那樣的,因為從祖父的眼裡,我看到了無盡的悲哀。
小鎮已經變成了稻田,我不敢想像機器轟鳴著毀滅小鎮的情景,也不敢回憶以前兒時的種種快樂,我的小鎮消失了,但這世界上還有無數的小鎮、無數的小庭院。回去時,一路望見的都是長白山的“林場”,四處豎立著煙囪,微風過處濃煙滾滾,看見天空上的濃煙,我想起了兒時祖父給我講的漁夫的故事,產生一個奇妙的想法,這些煙囪多像故事中的“魔瓶”呀?冒出的煙又多像“魔瓶中的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