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級以漢字的魅力為題作文

  一個字,會有很多不同的意思,這正是漢字的特點。下面小編整理推薦了,希望大家從中能夠有所收穫!

  篇1

  中國的文字是極有魅力的,它們以獨特舞姿演繹著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唱著一曲曲動人的歌。

  蝶

  蝶讓我想到的不只是“莊生曉夢迷蝴蝶”,也不只是梁祝雙雙化蝶飛去,也不只是“柳鎖鶯魂,花翻蝶夢”

  悠閒的落花輕點著水面,翩躚的蝴蝶縈繞著安靜的鞦韆,嫻靜的女子斜倚樓頭,薄薄的紈扇遮掩著惆悵的粉面,碧雲間多了幾根銀弦。翩躚的蝶影縈繞心頭,她默默的說著:“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月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獨在異鄉的遊子,在看盡了異域的奼紫嫣紅之後,在放飛了所有的夢想之後,在充滿朝氣的臉龐蒙灰塵之後,一絲絲失落感也在心底漫延、滋長。於是,需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休憩疲憊的身心。面對一輪孤月,想那明月另一端的故鄉,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也有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柳

  “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折一枝柳贈別即將離去的友人,只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漫天飛舞的柳絮也成了纏綿的離別之淚。只有楊柳岸的曉風穿梭在楊柳之間,回頭一望,只知如勾殘月在天……

  風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風是多情的種子,搖落了屋簷下細碎的風鈴聲,似一串串紛亂抖落在人的心版上,又似點滴的甜蜜。

  清風,小徑,竹林。

  風吹著,撩動著髮絲,拂面而過,如絲般潤滑。風有著我們不能走近溫柔,因為她也是任性的,不高興就把樹大哥的“頭髮”吹光,一高興便“春風又綠江南岸”。

  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瑟是一種五十根弦的樂器。我宛如看見一個身著素衣的女子,端坐其前,纖纖素手撥弄著那些相思弦,訴說著天涯的舊恨。可她依然相信“天不老,情難絕”,所以她又“琵琶弦上說相思”。

  白色的衣裙在風中飄蕩,一顆清淚落在弦上砸得粉碎!

  絲

  芳草萋萋,柳絲嫋嫋。痴迷憔悴的也只有自己知道,遠方的人又何曾知曉。花開花落繞天涯,明月照誰家?情思化淚,虛擲韶華。

  風中嫋娜的柳絲是伊人的愁緒,絲——思?

  這些文字是有魅力的,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篇2

  余光中的《聽聽那雨聲》,深有感觸。中國方塊字的魅力無窮確是令人感動,余光中先生以深邃的目光,通過對漢字的立意分析,從一個新穎的角度拓開中文的迷人之處,“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然常在”。那一個個看似固執呆板的方塊字竟然能組合成如此美麗的意境,在令人感嘆倉頡的智慧的同時也感嘆漢字的偉大。

  “春雨,杏花,江南”,六個字描畫出一幅圖畫,哀怨也好,悽婉也好,溫馨也好,浪漫也好,給人無盡的遐想,讓人們看到了江南旖旎的春景,讓海外遊子生出思鄉之情;同樣,馬致遠的“老樹、枯藤、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獨造了一幅讓人們感嘆不盡的“離人秋思圖”;徐志摩用“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回首,作別西天的雲彩”,勾起多少少男少女的純真的愛;顧城的“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吟唱出甘於寂寞勇於探索的人們的風骨;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十四個字讓人感覺到了窒息的“愁緒離懷”……

  中文以中華民族特有的造境方式,使中國人千年抒懷不已。喜怒哀樂,藉助方塊字,宣洩自己的感情、抒發自己的抱負,發而為言,著之為文,綿延不絕流淌成為中國的文化長河,陶成精品,冶成箴言,鑄就了巍巍的中華魂魄。

  “自太初有字,於是民族的心靈、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地”。

  漢字又是幫助海外遊子跨越大海阻隔的心靈的筏子。在異國他鄉謀生,漢字便是一種寄託,哪怕是一塊牌匾、一紙小條,上面的方塊字會象磁鐵般的吸引著你,讓你感受到來自祖國的親切。因為那中國人的情思已經濃縮為那最簡單的橫豎撇捺。每一筆,都是飽蘸著華夏碧血寫就的。在海外,無論你功成名就還是漂泊淪喪,只要有方塊字的伴隨,你就會有幾多慰籍幾多寄託,因為無論是象形還是指事,無論是會意還是形聲,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箇中國人就是那一撇一捺,已經成為方塊字的魂魄。

  漢字不老,自倉頡造字開始,漢字就以其浩瀚廣博抒寫著華夏曆史,以其靈秀展示著炎黃之精神,開闢和註解著歷史,正是有了方塊字的誕生,才有了《左傳》《史記》,才有了四大名著,才有了新文化運動,才有了屈子、司馬遷,才有了曹雪琴、魯迅。通過漢字,讓我們的子子孫孫知道了中華大地的千年風雲,明白了東方巨龍的深刻內涵。在秦始皇的烽煙滾滾中,漢字沒有被毀掉,在侵略者的生靈塗炭中,漢字沒有被毀掉,在西方列強的奴化政策下,漢字沒有被毀掉,始終以方塊字的骨骼在支撐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現在和未來,永遠。

  漢字常在,國魂不朽,中文,永遠靈秀和清純。 ,是有著鮮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們的方塊字中潛藏著豐富的審美和詩意,有著深厚的文化意蘊,有著獨特的文化魅力,有著深厚的愛國情結,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遊子,這種情結更加濃厚。《漢字的魅力》一文中字裡行間都蘊含著這種情感。

  漢字之美,美在形體。你看吧,每個字都有不同的神韻:“明”是由兩個象形字“日”和“月”組成的會意字。“是太陽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作者用兒童的語言寫出了兒童的心理。“雷”“雪”“霜”三個字都是形聲字,同樣富有形象性,在辭義上都與“雨”有關。這四個字富有典型性和趣味性。你想吧,“太陽”這個詞,使你感覺到了熱和力,而“月亮”卻又閃著清麗的光輝;“輕”字給人飄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墜;“笑”字令人歡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淚;“冷霜”好像散發出一種寒氣,而“幽深”兩字一出現,你便似乎進入森林或寧靜的院落;當你寫下“人”這個字,不禁肅然起敬,併為“天”和“地”兩字的創造讚歎不已。這些有影無形的圖畫,這些橫豎鉤點的奇妙組合,同人的氣質多麼相近。他們在瞬間走進想象,然後又從想象流出,只在記憶中留下無窮的回味。這是一些多麼可愛的小精靈啊!

  篇3

  漢字,是一種獨特的藝術,是人類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漢字,四四方方,端端正正,很有骨氣。我們也要像漢字一樣做人,堂堂正正,從不作假,在困難面前從不低頭折節。漢字還有個特點,看到這個字,腦袋中便會浮現出生活、傳說中的原形:看到“龍”,你會聯想到一隻在天上翻騰的龍;看到了“人”這個字,你的腦海便浮出了人的樣子;還有“日”字,你好像看到了一輪炎熱的太陽。許多許多字都是如此,這可是拼音文字達不到的。這種奇妙的文字來源於自然,讓你學習它們時還可以得到大自然的禮物。我們要感謝偉大的老祖宗。

  據傳,漢字是倉頡造出來的。他看見鳥的爪印,十分優美,便突發靈感,創造出了漢字的筆畫。後來,他根據世界萬物的體態、形狀,發明了最初的漢字,受到了人們的讚揚。在那以前,人們一般都是用結繩***把一些細繩子上打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的結,系在大繩上,每個結都有一個意思***或“物語”***用一種物體表達一種固定的含義***,都很不方便。可以說,漢字改變了中國,對韓、朝、日等國家的文字也有著巨大的影響。

  在後來的幾千年,漢字有了巨大的改變。到目前為止,發現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盛行於殷商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可以說是漢字的始祖。複雜,最貼近自然。

  到了西周,又出現了一種文字——金文,又稱銘文,可在周朝的鐵鐘或青銅上,很類似甲骨文。有的字比甲骨文還要複雜,我覺得太不好寫了。

  接下來出現的篆書主要分為兩類,一個是大篆,又叫籀文。一個是小篆,創立於秦,主要刻在樹木、竹子上。小篆比甲骨文、金文有了更大的突破,不再那麼複雜,簡潔明瞭。

  隸書創於秦,盛於漢。到隸書的時候,和現在的漢字很像,比如我們現在的“東”,那時已經成了“東”。

  漢末時,又有了楷書,也就是我們現在常寫的文字,又名真書。後面又出現了草書,也就是楷書的草化,不仔細看還真的不能看出寫的到底是什麼字。接下來的行書也是楷書的草化,但已經有點端正,很像現在的牛筆字……我又悟出了一點:每一個人,都是要不斷地進步的,否則就等於退步。漢字不就是嗎?在不斷地改善,讓我們寫得更方便。

  “畫時圓,寫時方。冬時短,夏時長。”猜出是什麼字了嗎?沒錯,就是“日”字。字謎可以說是中國獨有的。什麼?不信?你找個英文單詞出一出?出不了吧!有趣的字謎,不僅會讓你更加地快樂,還能讓你提高思維能力,有時還可以讓你認識新字。還有那郎郎上口的詩詞文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自古至今誰無死……”、“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啊,說著說著停不下來了。不僅如此,漢字凝聚了中國的文化。有了漢字,中國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漢字,猶如一個小精靈,永遠在世界裡飛著,飛著……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