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中反敗為勝的技巧

  在論辯或者談判過程中,常常會被對方抓住弱點,遭受或間接、或直接的攻擊,使自己瞬間處於被動狀態。那麼怎麼樣才能扭轉這個局面使自己反敗為勝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辯論賽中反敗為勝的小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辯論中反敗為勝的三大辯論技巧

  1、概念引申

  在談判論辯或正常交往中,有人會提前掌握你內部的一些資訊,然後有針對性地攻擊你,讓你猝不及防。這時候,抓住一個概念進行辯駁是行不通的,我們可以將之引申,既不脫離辯題,又讓其向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福特汽車公司創始人享利 福特在贏得了巨大的財富和榮譽後也遭到了嫉恨和挑釁。一次,他因一件小事被告上法庭。對方律師問他: 你覺得你的能力足以掌管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嗎? 當然。 那我問你,你知道一輛T型車上有多少個零件嗎? 不知道。 可是這個連我都知道,4273個。 對方律師露出了一臉不屑。福特微笑著說道: 作為一個領導者,我需要知道的是,在我的企業中誰應該知道這個數字。只有那些不懂得經營企業的人,才會整天記一些無用的數字。 對方律師啞然。

  在有沒有能力掌管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這個問題上,律師找到了福特的一個軟肋,福特確實不知道T型車有多少零件,看似這個回合,福特要輸了。然而,聰明的福特立刻把概念引申了:有沒有能力掌管,不能僅看這一件事,作為一個領導者,他不需要知道這些小事情,他要懂得更高層的理論。如此一來,向人們暗示了自己更高的能力,而對他的這一個汽車專業知識的缺失可以忽略了。

  2、反戈相擊

  這種方法是:先接過話頭,暫時承認對方言語在一定層面上是對的,讓其得意,使其麻痺,接著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別的角度突然反戈相擊,令其措手不及,無言辯駁。

  菲律賓著名外交家羅慕洛身高只有1.63米。在一次聯合國大會上,羅慕洛同前蘇聯代表團團長維辛斯基發生了激辯。因羅慕洛在發言中譏刺維辛斯基的建議是 開玩笑 ,惹惱了維辛斯基。於是維辛斯基非常輕蔑地對羅慕洛說: 你不過是個小國家的小人罷了。 維辛斯基在莊重場合笑話他國弱小,攻擊別人身理缺陷,顯然是無理取鬧。從來不因個矮而自卑的羅慕洛等維辛斯基一講完,就跳起來告訴聯大代表說: 維辛斯基對我的形容是正確的。 接著話鋒一轉: 此時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擲去 使他的行為檢點些,是矮子的責任!

  前面羅慕洛譏刺維辛斯基的建議只是 開玩笑 ,屬於聯合國正常爭議,並未涉及到侵犯人格、國格。但羅慕洛突然遭遇 兩小 小國家、小人的侮辱,如果不駁倒對方,國格人格都會遭到損傷。此時,冷靜的羅慕洛先承認 對我的形容是正確的 ,這裡僅從身高即生理條件這一事實而言,承認自己矮小。接著從真理的高度,突然反脣相譏,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揭露其狂妄與行為的不檢點,顯示了替天行道、懲處以強凌弱之人的義憤,義正辭嚴地打擊了維辛斯基的囂張氣焰。

  3、順手牽羊

  在處於不利地位時,不要驚慌,仔細分析雙方形勢,用最快的速度捕捉對方言論中有利於自己的內容,進行發揮,就著對方事例或觀點,借力打力,為我所用。

  項羽自尊霸王后,想除掉劉邦。范增由此出了一個惡毒的主意:讓項羽親自下令讓劉邦去南鄭,如果他願意,就說他想待機蓄意謀反,可立綁殺之;如果他不願意去,直接以抗命除之。劉邦上殿後,項羽一拍案桌,突然高聲問道: 劉邦,寡人封你到南鄭去,你願意否? 只見劉邦不慌不忙,沉著答道: 臣食君祿,命懸於君。臣如陛下坐騎,鞭之則行,收轡則止。臣唯命是聽。 項羽聽罷,無可奈何,只好另想辦法。

  范增、項羽的言語陷劉邦於 去則謀反,不去則抗旨 的二難境地,看似已經是一步死棋,怎麼都是死路一條。可睿智的劉邦並沒有慌張,抓住 去南鄭是領導的意思 這一個突破點,順手牽羊,既不說去,也不說不去,表明他只是被動服從,去與不去都是聽命安排,顯然責任不在他。在這裡,劉邦有意區分了 主動去 與 被動服從 兩個概念,所以項羽無計可施,只好作罷。

  辯場如戰場,交戰雙方的優劣勢態不停在變換,己方一旦處於劣勢,不用慌張,冷靜分析,巧妙運用以上三法,定能讓你化被動為主動,贏得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