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讀書與夢想演講稿

  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意氣風發,滿載著夢想與憧憬乘風破浪,揚帆起航。我們需要一個指引我們前進的羅盤,那就是“書”。有哪些關於讀書與夢想的中學生演講稿?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與讀書》。

  生命如一泓清泉,我們如同成勢的水流,不希望有岸的存在。我們青春年少,不諳世事,意氣風發,滿載著夢想與憧憬乘風破浪,揚帆起航。也許我們會迷失方向,也許會變得沉淪腐化,也許會被暗礁撞得遍體鱗傷,只憑一股銳氣是無濟於事的。我們需要一個指引我們前進的羅盤,那就是“書”。

  如果你對未來還迷茫著,那你就去讀書吧,書是人生的地圖,會帶領著你暢遊世界,“去感受大海那一望無際的壯闊,體會沙漠那高低起伏的雄渾,探索那落日下尼羅河畔金字塔的奧祕,追尋那雲霧繚繞的喜馬拉雅山峰頂的神聖”。

  如果你不知如何行動,那你就去讀書吧,書是迷霧中的燈塔,指導你嘗試無限種可能性,在閱讀的過程中塑造你的人格和性格,成長,理想,勇氣,智慧,堅強,自信,這都會是讀書給我們帶來的禮物。

  一個人無論有多麼偉大,如果把他的一生拆成每一天,就會發現,大部分的日子都是平淡而瑣碎的,但如果一個人愛上了讀書,並能堅持下去,平淡和瑣碎就能夠凝聚成成長的加油站,促使你向著成功的彼岸前進。我們無法讓生命靜止不動,而讀書會讓生活變得更有活力。太多東西沉沒在時間裡,夾進書頁就變成了永恆。同學們,讓我們少一些莽撞與抱怨,多一些思考與行動,在讀書中發現自己,綻放自己。謝謝。

  篇二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是通往理想的橋樑》。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你們都喜歡閱讀什麼樣的書呢?是那種讀起來讓你眉飛色舞、拍案稱快的,還是那種讓你浮想聯翩、遨遊太空的?無論怎樣,請拿起對人生有益的書,走入書的海洋吧,因為在那書海里,你會開闊視野、充實思想、豐富情感,更能讓作為學生的我們尋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與理想。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通過讀書,我學會了知識,也學會了做人的道理,感覺到了生活的樂趣。《白雪公主》,我為她的機靈而歡呼;《福爾摩斯偵探全集》我為福爾摩斯巧妙地揭穿了騙局而鼓掌;《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我為剝削社會的黑暗而嘆息……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當我們煩惱時,書會帶給我們快樂;當我們無助時,書會帶給我們知識與力量;當我們毫無目標地徘徊時,書會帶給我們理想的目標。

  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作品都是作者在平時的生活中通過點點滴滴的積累而寫成的。

  大家都知道唐朝著名的詩人李賀吧!據說他為了創作素材,經常是天沒破曉就出門。身上背一個破舊的錦囊,騎著小毛驢,到處遊歷,觀察生活。每當觸景生情或想到好的句子,就隨手記在紙上,然後放入錦囊。等到晚上回到家中,就點上燈,把錦囊裡的紙條全部取出來,然後把零散的詩句加工成一篇篇完整的詩。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作家魯迅先生吧!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因為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獎勵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但是他沒有佩戴這枚獎章,作為炫耀自己的憑證,而是拿到鼓樓大街把它賣了,買回幾本心愛的書和一串紅辣椒。每當讀書讀到夜深人靜、天寒體乏時,他就摘下一隻辣椒,分成幾片,放在嘴裡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裡流淚,頓時,周身發暖,睏意消除,於是又捧起書攻讀。

  我在讀書中得到許多啟迪,讀毛澤東的詩詞“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讓我樹立了遠大的理想;讀岳飛的《滿江紅》,讓我增強了愛國的情感;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讓我學會了對待生活的態度……

  同學們,熱愛讀書吧!因為讀書會讓你經歷不同的人生歷程;因為讀書會使你獲得美的精神享受;因為讀書是我們通往理想的橋樑!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篇三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NO1,一號。三年前,我就是在這裡參加了芝罘區教師的選拔考試,成了·· 小學的一名教師。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可是,從昨天抽到“一號”開始,我的心情一直很平靜,和三年前那個遇事容易緊張的小姑娘截然不同。是什麼原因讓我發生瞭如此的變化呢?是讀書!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讀書,讓我沉靜,讓我成長》

  讀書,我的教學才能從容輕鬆、出神入化

  還記得剛踏上講臺時,我總是很苦惱,為什麼我不能講出一節像名師那樣激情肆意、輕鬆自如的課呢?蘇靜老師的事例,我深受啟發。

  23歲的蘇靜,在剛走上教學崗位8個月的時候,便參加了青島市的新教師比武大賽,而且榮獲一等獎的第一名。在高手雲集的青島,蘇靜為什麼能一鳴驚人呢?這緣自於她讀的書多,背的經典詩詞、經典文章多,她的成才之路是一本本書鋪成的。

  於是,我下定決心要多讀書。三年來,我先後讀了《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陶行知教育隨筆》、《班主任漫談》等多部教育教學著作和多種教育刊物。我用魏書生的“責任包乾制”和“心理穿透法”管理自己的班級。我以蘇霍姆林斯基的建議為指導,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因材施教。慢慢地,我的課也得到了學校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小張老師講課很投入!和學生能融為一體,講得輕鬆自如!工作第二年,參加區優質課評比,我獲得二等獎。從這些榮譽和肯定中,卻聽出了自己的進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教育素養正是取決於此。”我願不懈努力,讀破萬卷書,相信我的教學一定能達到從容輕鬆、出神入化的境界!

  讀書,才能提升我的道德水平、完善人格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讀《論語》,我們懂得了處人事、求學問的原則。讀《簡愛》,我們感受到了善良、質樸和堅韌的品格。讀《窗邊的小豆豆》,我們被小林校長的耐心、智慧所感動。我學著他那樣微笑著傾聽孩子們的心聲,和他們一起歡笑,一起驚奇。漸漸地,我真的能走進他們中間了,我成了他們的大姐姐。我接手這幫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的一名老師,指定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我的班裡,她說:“我相信你的為人!” 這更是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蕭伯納說:“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相互交換之後,能裂變出無數的思想。” 從讀書中來提升道德水平、完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

  讀書,我才能開啟學生的成長之門

  我把讓孩子們喜歡閱讀、會閱讀,作為我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目標。孩子們上一年級的時候,在班裡建圖書角,讓孩子們捐書,我帶頭先買了30本。為幫助他們在長篇經典作品中找到閱讀的快樂,我用三個周的時間給他們讀《綠野仙蹤》。等我終於把整本書讀完的時候, 全班大部分小朋友已經人手一本了,而且愛不釋手。後來,好多書目都是他們推薦我讀給大家聽。

  現在,每天早晨、中午,當我走進教室,總能看見孩子們在津津有味地讀著自己喜愛的書。每週五的讀書交流會上,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後、暢所欲言,分享著讀書的收穫與快樂。

  我常常夢想著自己為學生開啟的不僅僅是一本又一本的書。我希望為他們開啟的正是他們的成長之門!

  我願沉靜在教書育人這美妙的世界裡。和我的孩子一起讀書、讀書、再讀書。也許,我們正是從這裡開始,邁向了人生髮展的最高境界!

  願今天NO1的演講,能給各位評委在冬日裡增添一絲溫暖。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