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記憶力不好上課記不住怎麼辦

  看到孩子學習上記憶不行,家長和孩子本身,情感上都不好受!用最近的網路熱詞來說,就是“香菇想哭,藍瘦難受”!或許今天這篇文章,能夠給這樣的你們,一種解決的思路!

  孩子記憶力差該怎麼辦

  一、確定孩子每天的最佳記憶時間

  很多人認為人的最佳記憶時間是早晨,所以很多家長為了能夠讓孩子多記單詞,多背課文,早早地叫孩子起床學習。但是,大量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最佳記憶時間段不一定是早晨。

  1978年,美國聖約翰大學的裡塔•鄧和肯尼斯•鄧兩位教授做了一個一天當中記憶力的比較。他們根據實驗的結果發現,不同的人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段並不一樣。

  1993年,美國查爾斯頓學院辛西婭•梅的研究又表明,老年人在清晨的記憶力達到高峰的較多,而年輕人在下午和晚上達到記憶力的最高峰最常見。

  因此,不考慮個體差異就強迫孩子早起背單詞記憶公式,不一定是最好、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那孩子最佳記憶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

  這還需要父母幫助孩子瞭解,然後根據孩子的記憶時間特點來讓孩子學習、強化知識,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怎樣確定孩子的最佳記憶時間段?

  父母可以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各個時間段找一些孩子不認識的單詞來讓孩子記憶。早上背誦的,到中午看看孩子還得記得多少;中午背誦的,晚上看看孩子還記得多少……以此類推,看看孩子哪個時間段記憶最好。

  父母還可以在這幾個時間段內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來分析出哪個時間段是孩子的最佳記憶時間。

  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去補習不如吃早飯

  有的孩子經常因為上學起晚了,就不吃早餐或者隨便吃點敷衍了事。但是,早餐是大腦活動的能量源泉。如果不吃早餐,體內無法供應足夠的血糖,就會感到疲勞、精神無法集中、反應遲鈍。這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浙江省教育廳釋出2016年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檢測中,有一個有趣的結論:每週吃早飯次數越多的孩子成績越好,要比不吃早飯的孩子多接受一年到一年半的教育,這個效果要比周末上培訓班都要好很多。

  資料顯示,浙江省每天吃早餐的四、八年級學生分別為87%與67%,每週早飯吃的頻率最多的是牛奶、豆漿、雞蛋等蛋白質食品和粥、粉、麵食等,水果、穀物、肉類的比例相對較低。

  2.睡眠充足,保證休息

  現在的學生由於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太大,如果沒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經常會學習到很晚,導致睡眠不足。

  而缺乏睡眠的人,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創造力和制定計劃的能力都會降低。

  江省教育廳釋出2016年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檢測中,以四年級學生為例,作業時間在1小時內,學習效果最好,隨後就明顯下降。

  所以,即使是休息日也不宜睡懶覺,應該按照日常的生物鐘起床。而平時也應該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逐步改掉睡眠不足的習慣。

  3.不良情緒影響

  主要是指抑鬱、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思維。進而影響孩子的記憶,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下,就會導致記憶力減退。

  4.宅在家中,不愛運動

  很多孩子,一放假就喜歡宅在家裡,把時間都花在睡覺、看電視這類不需要怎麼動腦的事情上。然而,思考是鍛鍊大腦的最佳方法,不願動腦只會加快大腦的退化,降低記憶力。

  如果平日很少進行運動鍛鍊,也是記憶力下降的一個原因。因為運動可以給大腦提供更多新鮮的血液和氧氣,也可以刺激大腦神經元的生長。

  5.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隨著科技的發達,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比如電視、電腦、手機等。

  科學家測試發現,當向人體釋放一種家電很普通的微弱電磁場時,他們的短時記憶下降了。低頻電磁場可引起多動症和干擾睡眠習慣,損害記憶和邏輯思維。

  這些電子產品所發出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為混亂。

  三、幾個小技巧,鍛鍊孩子記憶力

  1N多測試,比單純重複有效

  比起單純重複,測試更有效果,即便犯錯也能夠幫助記憶。

  給學生一段文章來學習,一組的學生反覆閱讀、學習這段文章20分鐘。另一組學生只學習了5分鐘那段文章,文章就被拿走了,然後他們得到一張空白的紙,讓他們寫下“你們能記起來的任何東西”,五分鐘後,他們拿到一張新的空白的紙,”寫下你們能記起來的任何東西“,這個測試的過程重複了三遍。也就是說,20分鐘裡,第一組從頭到尾都在閱讀學習,第二組的學生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學習,四分之三的時間在重複測試前面5分鐘學的內容。

  5分鐘後,他們測試了所有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力。一個星期後,他們又重新測試了這批學生對文章的記憶力。結果發現,當測試在5分鐘後進行,重複學習組第一組表現更加好,但一個星期後,結果卻反轉了,單純重複的人忘記了一半以上的內容,但那些重複測試自己的人們不僅記住得更多,遺忘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

  2N制定規律的作息規劃

  有規律的作息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概念,防止孩子在大腦中形成錯亂的時空觀念。在作息制度實行初期,父母可以一邊安排孩子的日常活動,一邊向孩子敘說作息流程。建立正確的時空概念可以在無形中強化孩子的記憶力。

  3N欣賞古典音樂

  腦智慧學的研究表明,多給孩子欣賞一些優美的古典音樂作品不僅可以陶冶孩子性情,還可以增強孩子對語言的記憶力。這種訓練最早可以從聽胎教音樂開始。不管孩子是在讀書還是吃飯,媽媽都可以放一些比較輕柔優美的音樂,讓孩子有意無意地欣賞就可以了。

  4N巧妙地肯定孩子的記憶力

  凡是記憶力強的人,都必須對自己的記憶充滿信心。要樹立孩子的信心,不妨和孩子一起不斷大聲重複一些他們要背誦的東西,多重複幾遍之後,孩子就會覺得背誦非常簡單。經常考一考孩子他新學的字或者加減法,越多的練習,孩子就越熟練。在考完孩子簡單的字以後,應該很快把程度加深,考他一些更難一點的字,孩子慢慢會意識到記憶是一個積極的過程,他會越來越因為努力而感到自己是聰明的,他會因為自己能機智地應對那麼多的問題而越來越自信。

  5N多感官參與記憶

  引導孩子用多種感官參加記憶,提高記憶效果。如想讓孩子認識紙的特性,父母可以讓孩子把紙放在沾有水的桌面上,觀察紙怎樣把水吸乾;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觀察紙燃燒的情景;用手撕一撕,聽聽撕紙的聲音,觀察紙片不規則裂開的情形。通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孩子就會牢記紙的主要特徵。

  7創設各種有趣的記憶遊戲

  遊戲始終是孩子的最愛。孩子在遊戲過程中身心都處於亢奮狀態,這時候孩子記憶的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也許孩子可能把具體玩遊戲的時間搞錯,但是他會記住遊戲本身。根據孩子的這一特點,父母可以自己創設一些有趣的遊戲來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

  孩子記憶力的三大規律

  1.能較好記憶形象事物,但不善於記憶抽象事物

  孩子觀察、感受過的具體形象的事物在頭腦中儲存下來的形象叫表象,比如“天安門”、“幼兒園”、“汽車”等都是它們的具體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象儲存越多,越有利於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識、發展思維和想像力,特別是當他認識某件事物時,告訴他事物的名稱,這樣具體的形象和抽象的語詞相聯絡,可以提高他的概括能力,促進記憶的準確性與提取資訊能力發展。

  2.以機械記憶為主,不善於理解記憶

  比如,雖然不理解,但在成人的反覆教導下,仍能背誦很多唐詩、英語單詞等。利用機械記憶,讓孩子多背誦一些易於理解的兒歌、童謠,做一些需要記憶的數字或分類概括性遊戲,有利於幫助孩子學會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提高記憶能力。

  3.記憶活動容易受情境或情緒影響

  通常,伴隨動作或較強情緒體驗的內容記憶效果更好。比如,受到成人表揚而情緒高漲的記憶、背誦詩歌,記憶較快而準確;對周圍環境中形象鮮明、生動的事物記憶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