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老年人記憶的方法

  老人健忘,經常會不記得要做什麼事情,嚴重的話,還會造成老年痴呆。那麼,老人健忘應該怎麼辦?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慢跑

  大腦由兩個半球組成,左側大腦支配右側肢體,右側大腦支配左側肢體,所以說下肢的活動可刺激對側大腦皮層的活動,起到健腦作用。

  國外研究也認為,大腦在趨於萎縮的年齡中,慢跑可以持續刺激大腦創造新的神經細胞生成以及腦內血管的健康運轉。老年人慢跑量力而行,可以一週慢跑或者快走5次,一次半個小時。

  2.搖頭晃腦

  頸動脈是向腦部供血的管道,搖頭晃腦可使這些組織得到活動,不但可以增加大腦的血氧供應,還可以減少脂肪在頸動脈血管沉積的可能,也有利於高血壓、頸椎病的預防。

  具體方法是:取直立體位,兩手下垂,頭緩緩抬起,仰視角儘量達最大限度,保持這種姿勢15秒鐘左右。然後轉頸、前俯、後仰,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看電視間隙和家人聊天時都可以進行。

  3.十指梳頭

  良好的頭部血液迴圈功能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延緩大腦衰老。隨身攜帶一把梳子,或者以指梳頭,可改善頭皮的血流。

  具體做法是兩手十指微張,從前到後,由上向下,梳理頭髮,節奏由慢到快,每次五分鐘。有頭暈、後頭痛的人,可著重梳梳頭後側枕部區域,促進腦供血,緩解不適。用來梳頭的梳子最好選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質,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長期使用會使髮質粗糙蓬鬆。

  4.咬牙叩齒

  可用中等力度使上下齒叩擊,也可空中咬牙,把上下牙齒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鬆地咬牙切齒,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次緊緊鬆鬆的咬牙切齒。

  可使頭部、頸部的血管和肌肉、頭皮及面部有序地處於一收一舒的動態之中,能加速腦血管血流迴圈,使已趨於硬化的腦血管逐漸恢復彈性,大腦組織血氧供應均充足,既能消除因血液障礙造成的眩暈,還有助防止腦中風發生。

  5.架高雙腿

  部分老年性記憶下降是由血氧不足所致。血氧低導致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易困,做事提不起精神,記憶力下降。人體在站立時,起碼有2000毫升的血液流向下半身,其中腿部的血流增加約600毫升。經常墊高雙腿可以加速這些血液向心髒迴流,通過肺迴圈,在肺泡內實現氧交換,流向全身的組織和器官,大大提高組織內的氧含量。

  架高雙腿很簡單,可以半臥或平臥在床上,將雙腿抬高,放在高過心臟位置的床頭或椅背上,每日3次,每次10分鐘。平時也可以把兩腿蹺在椅子或者桌子上幾分鐘。

  老年人記憶力減退的食療方法

  銀耳大豆紅棗鵪鶉蛋羹

  材料:銀耳15克,大豆100克,紅棗五枚,鵪鶉蛋六個。

  製作:銀耳用清水泡發20分鐘後,洗淨,撕成小塊;鵪鶉蛋煮熟後去殼。在鍋內加入適量清水,大豆和紅棗用清水洗乾淨後,與銀耳一同放入鍋內,文火燉至爛熟,起鍋前再把鵪鶉蛋加入,稍煮片刻後,根據個人不同口味,可適當加入少許鹽或白糖調味。

  花生大棗豬蹄湯

  材料:花生米100克,大棗10枚,豬蹄2只,鹽少許。

  製作:將花生米和大棗先用水泡1小時,撈出。將豬蹄去毛和甲,洗淨剁開。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米,大棗,豬蹄。用旺火燒開後文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調味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