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讀書有關的經典敘事散文

  編者按:書本可以給我們帶來美好的世界與享受,下面我們來看看作者是如何與書本結緣的吧!

  小學二年級,看的第一本書是豎版繁體字的《西遊記》,很多字不認識,爺爺就很耐心的告訴我,隨著情節的吸引,逐漸就進去。那本書足足多半年,愣是磕磕絆絆讀完了!

  第二本書是借同學的,什麼名字忘記了。因為看書耽誤了學習,期中考試成績單下來,數學考的一塌糊塗。爺爺一看這還了得,從我書包裡翻出了這本眼瞅就要看完的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給撕了,我哭嚎著怎麼央求都無濟於事。

  那時候能看到一本書非常不易,除了成套的小人書可以滿足我的好奇心,再就是買到一本很薄的《九大行星》天文書,這本書幾乎被我翻爛了。

  那時的課本印有很多故事,有些故事很自然的和我的小人書不謀而合。每次上課我都會把小人書遞給班主任孫老師,她也樂意繪聲繪色的讀,我們聽的津津有味兒。

  回城前,我去學校和孫老師道別,給她買了一個紅色筆記本,還給她留了幾句感謝的話。孫老師也送我一個藍色的筆記本,寫著對我的鼓勵!

  回城後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除了上學和放學,我幾乎把自己關在家裡悶頭看書。當年母親偷偷攢了幾本“毒草”,這些“毒草”有《野火春風斗古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苦菜花》、《三進山城》、魯迅全集以及高爾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還有描寫鐵道兵開闢山洞的《鑽天峰》等等。

  還讀了前蘇聯的《初升的太陽》豎版繁體字的一本厚書,描寫一個天才神童畫畫的故事,雖然他非常出色,但少年時代不幸夭折。

  這本書我前後三遍,內心的震撼與糾結很久無法散去。

  學生時代對書的渴望讓我認識了新華書店的幾個營業員,其中有一個和我同姓的大姐,對我特別好!

  每年歲尾,書店都要清理一些賣不出去的陳貨,大姐就會給我留著,她知道我當時的處境,那些書都白送給了我。

  工作後有一段時間天天和卡片打交道,就有了更多機會看到書和雜誌。為我後來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秋遲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