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多問的名言

  自古聖人亦因往哲之言,師友之言,乃能有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精選

  1. 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況,戰國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儒效》

  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公冶長》

  3.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尚書·仲虺之誥》

  4.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清朝散文家 劉開 《問說》

  5. 聖人之所以為聖也,只是好學下問。南宋哲學家、教育家、詩人 朱熹

  6. 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清朝散文家 劉開 《問說》

  7. 自古聖人亦因往哲之言,師友之言,乃能有進。南宋哲學家 陸九淵

  8.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清朝散文家 劉開 《問說》

  9.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 《論語》

  10. 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隨口問,即便能得到正確答覆,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面。 學者和教育家 謝覺哉

  

  1.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2.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4.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誌就是善於提問。——普列漢諾夫

  5.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6.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7.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8.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9.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禮記·學記》

  10. 正是問題激發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觀察。——鮑波爾

  11. 常常問題是提出了,但還不能解決,就是因為還沒有暴露事物的內部聯絡。——毛澤東

  12. 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有找到獨立思路的可能。——陶行知

  13. 什麼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裡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裡就有問題。——毛澤東

  14. 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於逢事都問個為什麼。——巴爾扎克

  15. 懷疑為知識之鑰匙。——英國

  16. 懷疑能把昨天的信仰摧毀,也能替明日的信仰開路。——羅曼·羅蘭

  17. 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漸漸釋,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朱熹

  18.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

  19. 為了正確地認識真理,我們首先必須懷疑它並同它並同它辯論。——諾瓦利斯

  20. 我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不過是喜歡尋根刨底地追究問題罷了。——愛因斯坦

  21. 要解決問題,還須作系統的周密的調查工作和研究工作,這就是分析的過程。提出問題即矛盾的所在。——毛澤東

  22. 一個聰明人,永遠會發問。——印度

  23. 一個人如果從肯定開始,必以疑問告終;如果他準備從疑問開始,則會以肯定結束。——英國

  24. 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說,如果是重要的帶指導性質的,總得要提出一個什麼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後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毛澤東

  25. 一無所知的人不會懷疑任何事物。——英國

  26.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明矣,而或不達於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清朝散文家 劉開 《孟塗文集·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