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繪清明黑板報花邊紋樣

  清明節是集信仰、倫理、娛樂、藝術、經濟等多功能於一身的傳統節慶活動之一,其民俗文化的積澱較其他節慶也顯得更為深厚,在物質和精神上都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關於清明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清明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清明黑板報圖片:

>

  清明黑板報圖片1

  清明黑板報圖片2

  清明黑板報圖片3

  清明黑板報內容1: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為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北宋時期清明節很是普遍,現在流傳下來的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北宋徽宗年間清明時節東京汴梁開封汴河兩岸的人物景象。

  從2008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認定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至2009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至今。

  清明黑板報內容2:

  《祭魂》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風景一片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彷彿為了溫暖

  彼此靠近

  這些靈魂安謐無聲

  在各自的匣子裡

  緬懷曾經走過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無法得到的愛情

  如今身子已被鋸過

  被雕刻過,油漆過

  不同於先前

  聽呵,鞭炮聲不絕,

  像許多人用手

  猛擊擺著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

  我們將各種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後一把收起

  發出同一種聲音

  哦,潔白的骨灰,道德的極品

  這些靈魂已不再使用

  語言、動作和眼睛

  他們早把生命打掃乾淨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們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們時長時短的回憶

  今天我們帶來的

  糕點與水果,貨真價實

  在他們看來,如同夢中的一個人

  在做各式的夢

  間接的事物,豐美的幻想

  吃吧,這就是生活

  觸手可摸

  穿過火焰,這些靈魂如鳥

  已經安巢,在一個自足的匣子裡

  不分春夏秋冬;他們開始懊悔了

  這些久被禁錮的靈魂

  多麼渴望如粉塵

  在天地間,如風中的雨水

  或樹間篩落下來的光線

  看哪,輕煙四起,我們看見

  真摯的懷念,已漫成大霧

  一年一度,在臺階上

  在草坪間,這些匣子

  被我們所崇拜,被淚水所揩擦

  而香燭像我們的悲哀

  逐漸燃成灰燼

  彼此靠近

  彷彿為了溫暖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風景一片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