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縣令的故事

  故事是一個民族的全體人民千百年來在生產、生活中所產生的智慧的積澱與結晶。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歡。

  《》

  清朝乾隆年間,兗州城內有兩家大藥堂,一家是普生堂,一家是聚仁堂,都是前堂看病,後堂經營藥材生意。

  普生堂掌櫃叫竇孝慈,天生一副菩薩心腸,只要是無錢購藥的窮人,竇孝慈便叫一聲:“小徒,包藥送客!”一來二去,病人都願到這裡看病,可病人越多,前堂的虧空就越多。好在藥商看中了普生堂的誠信招牌,爭相與其做生意,普生堂的生意反倒越做越大。

  聚仁堂的掌櫃陳聚才是一個精於算計之人,喜歡給病人開大方、貴方,對貧苦之人更是直言:“有病沒錢莫進來。”就這樣,求醫者漸漸流向普生堂。陳聚才不但不自省改過,反而視普生堂為眼中釘、肉中刺,發誓要以毒計擠垮普生堂。

  一日深夜,聚仁堂的夥計抓住一個入室竊賊。陳聚才眼珠一轉,喝退左右,從嘴裡擠出一句話:“你是天地會的人!”竊賊渾身篩糠:“大老爺,小的竇三隻是偷東西,可不敢說是天地會的!”陳聚才招呼竊賊上前:“照我說的行事,我不但保你無牢獄之災,還會送銀子讓你遠走高飛!”竊賊點頭應允。

  縣令張雲鶴剛剛起床,管家稟報聚仁堂掌櫃陳聚才求見。陳聚才戰戰兢兢進來,張雲鶴心中不悅。陳聚才連忙掏出一張銀票遞過去,張雲鶴一把揣進了衣袖,然後客氣道:“陳兄!何必如此破費,有事但講無妨!”陳聚才答:“昨晚抓住一入室竊賊,竟是天地會的人,還供出普生堂掌櫃竇孝慈是天地會青木堂堂主!”張雲鶴立刻會意,陳聚才這是借刀殺人,但他委實捨不得袖中的銀票,便吩咐下去:“把竇孝慈給我抓來審問!”

  捕快將竇孝慈擒來,竊賊“撲通”跪在竇孝慈面前,聲淚俱下:“堂主!竇三對不起您,已經全都招了。為免皮肉之苦,您就把天地會的事都說了吧!”竇孝慈一頭霧水,見陳聚才跪在堂下,恍然大悟,這是被人誣告了,於是咬緊牙關不說半個字。

  張雲鶴無奈,對捕快耳語道:“亂黨是株連之罪,竇孝慈全家皆是罪人,將他的孫子擒來!”捕快很快就將竇孝慈十歲的孫子扔在堂下。孫子淒厲地大叫“爺爺”,叫得竇孝慈心如刀絞。他大叫一聲:“罷了!罷了!天要絕我全家!認了天命吧!”遂簽字畫押。張雲鶴下令將竇孝慈全家押入死牢,全家一十三口人,唯有長子竇子碩到外地進藥,倖免被捉。張雲鶴偽造卷宗,上報至刑部,結果令得竇家被判全家抄斬。可憐竇孝慈一生積德行善,最後竟不得善終。竊賊竇三被灌啞藥,併案被斬。

  兗州大旱,餓殍遍地,縣令張雲鶴仍整日花天酒地,弄得民怨鼎沸。一日,張雲鶴長子爬樹捉鳥,結果跌落樹下,頓時喪命。張雲鶴內心有鬼,葬了長子,對夫人李氏道:“我要到陀螺寺吃齋唸佛一月,為長子超度、為次子祈福!”

  很快,張雲鶴吃齋期滿,回到衙門就拉住師爺哭訴道:“師爺!我鬼迷心竅,做下許多惡事,以至殃及後代。佛家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今我要痛改前非,還望幫我將以往冤假錯案一一理出!”

  錯案一一記在師爺腦中,他以往敢怒不敢言,此時見張雲鶴說得真切,便道:“小人理當效力!”

  見師爺點頭,張雲鶴轉身對捕快說:“將聚仁堂掌櫃陳聚才捉來,我要為竇孝慈翻案!”

  師爺嚇得臉色蠟黃,在一旁拽拽張雲鶴,悄聲道:“老爺!此案可是驚動朝廷的大案,萬萬不可翻,倘若翻案,朝廷定會斬你!”張雲鶴不聽規勸,硬是將陳聚才綁上了大堂。陳聚才也不害怕,翻翻白眼,右手拇指、食指來回捻動,說:“大老爺!冤枉!這可是刑部定了的鐵案啊!”張雲鶴厲聲訓斥:“行賄朝廷命官,罪加一等!你行賄我的銀兩,我自有交代!老爺我先賞你五十大棍!”木棍飛舞,打得陳聚才哭爹叫娘,只好將如何誣陷竇孝慈、如何向張雲鶴行賄一一招供。

  張雲鶴扔下令牌:“將陳聚才推出去斬首!”師爺嚇得連忙叫道:“大老爺!使不得!按照大清例律,死刑案一律得上報刑部核准!”張雲鶴大嘴一咧:“上報不上報都該殺,如此麻煩,這等豬狗之人,殺了痛快!上面怪罪下來,有我頂著!”說著將陳聚才押往刑場就地斬首,師爺急得一籌莫展,不住唸叨:“老爺瘋了,全然沒有了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