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綠卡的門檻有多高

  每個國家發行綠卡的條件和門檻設定的高度都不一樣,比如日本。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政府在2016年6月公佈的成長戰略中,明確寫入“創設世界上最快級別的日本版外國高階人才綠卡制度”。法務省將在年底之前與執政黨進行協調,修訂政令和政策指南。

  據瞭解,永久居留資格是外國人在日本獲得資格簽證的一種,相當於美國的綠卡。日本在2015年推出高度專業人才制度,並頒佈“高階人評分標準”。所謂高階專業人才,主要指根據日本政府規定的評分標準,獲得70分以上的人。具體平分標準按照是否擁有博士學位、實際工作年限、年收等標準打分。到目前為止,共有2688名外國人獲得資格,中國人佔65%。如果獲得永久居留資格,除了可以獲得和日本人同樣的福利待遇,還可以自由選擇職業,社會信用也會提高,從銀行貸款更容易等。

  此前日本政府規定,高階專業人才必須在日本連續生活5年,才能申請綠卡。新制度將放寬申請條件,把連續在日本生活時間由5年改為3年。而得分80分以上的人,只要連續在日本生活1年以上,即可申請日本綠卡。但是目前80分只是個參考提案,具體分數線有待最後確定。此外,日本還將更改評分標準,把對日本進行高額投資、世界頂級大學畢業等也作為加分標準。

  日本是個禁止移民的國家,但是伴隨著國際化,以及日本社會日趨老齡化、人口減少的趨勢,外國人在日本獲得永久居留的政策越來越寬鬆。《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在日本居住10年後,獲得了日本綠卡。申請時按照要求提供了稅單、出生證明等。雖然資料很多,但是一旦受理後,就比較順利,等待大約半年後即可獲得批准。

  針對即將出臺的最低門檻日本綠卡,一名在日本松下子公司工作的中國男子表示“無所謂”,感覺條件太高了,要按照標準獲得80分之上,並不容易。“說白了,日本還是盯著有出色能力和有錢的人,”他說。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一般來說,生活穩定的在日華人華僑申請綠卡並不是很積極。因為目前簽證3年或者5年一簽,也不是特別麻煩,在待遇上也和日本人相差無幾。相反,生活不安定卻又希望留在日本的華人華僑,更希望早日拿到日本綠卡,以免除因為工作變動或者失業等原因,無法獲得簽證的後顧之憂

  日本綠卡的門檻高嗎

  放低身段吸引人才

  《參考訊息》駐東京記者楊汀報道 在發達國家中,日本的移民政策是最為嚴格的。這一方面與日本社會相對保守排外的文化傳統有關,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日本國內農業、醫療等利益集團對於外國勞動力進入日本市場的牴觸態度。

  但是,在經濟增長持續停滯的背景下,日本也在逐漸調整其移民政策,吸引外國高層次人才。自2011年至今,日本三次推出放寬外國人簽證、居住限制以及降低永住資格申請門檻的政策,以緩解人口減少和勞動力不足的結構性矛盾,吸引急需的專業人才、高層次人才和高收入人才。

  根據日本法務省公佈的最新資料,截至2013年底,在日本中長期居住的外國人有206.6萬人,比前一年增加1.6%,其中包括65.5萬名“一般永住者”,比前一年增加4.9%。

  按照日本相關法規,申請日本的永住資格,也即“綠卡”,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在日居住10年以上如被認為對日本有貢獻,可縮短至5年,其中工作5年;擁有足以獨立維持生計的資產或技能;申請者的永住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2011年底,日本政府面向有專業技術知識的外國人出臺了“外國人高階人才計分制”政策。該政策針對從事學術研究、高階專門技術、經營管理活動的39歲以下的外國人才,從學歷、職業經歷、年收入和研究業績等方面計分,並給予以下優待措施:允許從事不限於簽證種類的多項入境居住工作活動;5年並可繼續更新的居住期限;放寬永住資格申請的條件;配偶可在日本就業;允許一定條件下帶父母和家政人員赴日生活工作。

  例如,針對申請者的學歷情況,該政策的評分標準是:博士以上為30分,碩士以上為20分;而在工齡方面,7年以上計15分,5-6年計10分;在年齡方面,29歲以下計15分,30-34歲計10分,35-39歲計5分。而對於申請者的收入水平,還要結合年齡綜合考慮:年收入1000萬日元以上計40分,每降低100萬日元,計分即減少5分。

  此外,這一政策還設有四項獎勵計分:就職於政府支援的創新領域者計10分;有突出研究成果者計15分;已經在本國高校取得學歷者計5分;日語一級能力考試合格或同等水平考試合格者計5分。高階管理人才的計分體系除對工齡要求更高外,其他基本相同。如果達到“70分”這一合格分數,就可享受前述優待。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綠卡”門檻並不低。以計分制度中的年收入標準為例,在該制度下,34歲以上年收入低於500萬日元者,就無法獲得計分。而根據統計,39歲以下的在日外國人平均年收入也就是300萬日元至400萬日元。可能也正是這個原因,能夠申請的人士並不多。自2012年5月起,日本法務省開始受理外國高階人才在日就業申請,新政推行後一年,僅引進434名外國人才,與政府所設的2000人目標有很大距離。

  有鑑於此,日本內閣於2013年6月通過的《日本再興戰略》決定,在引進外國高階人才時,將其申請永住權的在日居住時間標準降至3年,並增加計分的額度,簡化外來專業人才家屬移民申請程式,允許他們無條件攜帶家政人員赴日生活。這一政策的實施物件以生活科學、情報通訊、環境、奈米技術和生物工藝等八大領域的研究學者或者技術人員為主。

  今年5月,日本國家戰略特區諮詢會議進一步研究在國家戰略特區設立新的入境居住資格政策,優先擴大引進外國勞動力,尤其是家政人員和外國創業者,並計劃視效果將這一政策推廣至全國。除此之外,日本一些地方政府也對吸引移民十分積極。如京都府就提出,未來在府內所有大學,成績優異的留學生如果在畢業時申請永住資格,原則上均給予批准。

  日本綠卡門檻降低

  上週,一條新聞在日本留學生圈裡快速擴散著——日本推出了新“綠卡制度”日本稱永久居住權。原本需要連續10年在日,且交稅年限不少於5年才能拿到的“日本綠卡”,如今不僅縮短了年數要求,還引入了適用於留學生的積分制。

  訊息剛出來,身邊的同學都開始算自己的積分:本科畢業後來日讀研的研究生,大多畢業後就能拿到60分左右,距離日本政府設定的合格線70分僅有10分之差。而博士畢業甚至可以妥妥拿到80分。對於留學生而言,原本需要奮鬥到30幾歲才能到手的日本綠卡一下子“觸手可及”。

  過去相對美澳更為“傲嬌”的日本為什麼放低門檻?而留日學生們買賬嗎?

  不斷放寬的日本“綠卡”制度

  據日本法務省官網介紹,在現行制度下,外國人在日本獲得永住權,原則上需要在日居留10年以上,且其中的納稅年限不少於5年。

  而日本政府擬出臺的新制度實施後,將對外國人的學歷、職歷、年收入、年齡和研究成果等各項進行評分。若達到合格線,可取得“高度專門職”簽證,持該簽證的外國人申請永久居住權所需的居留時長將縮短至3年,獲得高分的外國人可為一年。據日本媒體報道,負責出入境管理的法務省正加緊設計具體制度,最快將在今年內與執政黨展開協調,修改相關政策與法規。

  其實日本在2012年就已經引入了積分制,只是留學生幾乎很難達到規定的積分要求。當時,日本政府面向大學教授、技術人員、經營管理人員等年收入和技能達到一定水平的外國人,實施了居留資格優惠措施“高階人才積分制度”。該制度把通常所需的“居留滿10年才能獲得永住權”的期限縮短到5年。2014年,日本政府以IT及醫療等尖端技術研究者、從事新材料等開發的人才、跨國企業經營者等三種人才為物件,進一步將5年期限縮短到了3年。這些高階人才在新的積分制下,可將申請所需最短居住年限縮至1年。

  縱觀這幾年日本在人才引進上的變化,綠卡政策在不斷放寬。

  留不留日?留學生之間難免討論一番。有人說,新制度下在日本工作幾年後,30歲不到就能拿到永住資格,何樂而不為?如果獲得永住權,就可省去更新簽證的麻煩,購房或創業等時更易從銀行貸款,選擇職業時也更自由,不受所持簽證種類的限制。

  但這一政策的“雞肋”之處也顯而易見。如果是打定決心從此留在日本的學生,相比永久居留權,加入日本國籍的條件更簡單,只需要在日本連續居住5年以上,並有日本住址。也就是說,畢業後不久就有資格申請。

  雖然加入日本國籍後,能獲得作為日本國民的政治權利,且持日本護照,但是在日華人中,入日籍並不算主流。這當中有入籍後回中國不便的原因,也有歷史情感的原因,比如有留學生就直言,自己“在日本生活是一回事,但情感上不願意變成日本人”。

  去還是留,是個問題

  中國學生當初選擇日本,不少是因為日本留學費用比歐美略低,加上同屬亞洲國家,文化和地理上和中國相對較近。

  近幾年,在日留學生人數連續3年增加,包括尚未進入就業期的學生在內,截至2015年5月,達到約20萬人,其中有45.2%來自中國大陸。

  其中選擇在日本就業的也不斷增加,而其中佔比例最大的就是中國留學生。日本法務省最新統計顯示,2015年從日本的學校畢業後直接在日就業的外國留學生相比十年前增長了近1.5倍,創紀錄地達到15,657人。其中,中國大陸留學生有9847人。

  傾向於留日的學生給出的理由差不多:日本居住環境好,社會保障相對完善。在日本就業的話,收入略高於國內。同時,日本企業中終身僱用制度仍為主流,入職後也相對穩定。按照原政策,工作幾年後一般也可以拿到永久居住的資格即綠卡。

  而傾向於畢業回國的學生則認為,在日本永久居住面臨著不少現實問題。

  比如大環境上外國人很難完全融入日本社會。日本民族比較單一,完全不同於美國那樣的移民國家。就連日本人自己也承認,還偶爾調侃自己的“島民心態”。生活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島國,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日本人謹慎而內向的國民性格,日本原美國駐日大使賴肖爾就曾說,“日本人總是把我們與他們,即日本人與其他各國人民之間的界限劃分得很清楚”,對此不少留學生在與日本人的接觸中也有實際感受,很難真正與日本朋友深交,客氣和禮貌之外還有一段一直被保持著的距離。

  從在日工作本身來說,日本企業這個小環境也存在不少問題。日本企業文化相對保守,講究按部就班,工作比較死板。而且,加班文化根深蒂固,雖然安倍政府為糾正長時間勞動等現象,於今年9月在內閣官房下設立了“工作方式改革”推進室,並將工作方式改革視為實現“一億總活躍社會”的核心內容之一,但改革困難重重。且政府介入企業的加班問題,本身就說明了改革任重而道遠。日企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的問題讓處於抉擇中的留學生們覺得沒有信心適應在日工作。還有一些留學生認為,比起在日本工作,國內市場廣闊,經濟形勢更好,有更多的機會。

  作為女生,日本對女性就業的態度,又讓我增加了一層疑慮。一方面,日本女性在職場受到的重視遠遠不如男性。根據最新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日本僅列第111位,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在政治和經濟領域,女性的參與與男性存在明顯差異。筆者曾在東京一女子大學做過相關問卷調查,結果近百份問卷中,有半數的女生都回答希望畢業後可以做家庭主婦,筆者驚訝之餘,發現其原因也頗為現實。離開職場不僅僅是男主內女主外觀念的影響,更多的是職場容不下自己,而離開又對家庭有實際好處。日本法律規定的產假遠長於中國,日本職場又講求效率,孕婦和新手媽媽常被認為是“給人添麻煩”,不少女性迫於壓力離開職場,日本媒體對這種歧視也多有報道。另一方面,日本法律規定,妻子沒有正式職業的情況下,作為補貼,丈夫需繳納的所得稅會相應減少。而日本的老人一般不會幫忙帶孩子,親力親為地育兒似乎成了日本已婚女性“價效比最高的選擇”。這樣的現實,反過來又進一步造成了職場上女性不受重視,這讓一些在日留學的女生覺得前途不甚光明。

  綠卡新政能解決日本問題嗎?

  儘管不知道政策效果將會如何,但從朋友圈的反應看,大家在查完一遍積分後,便不再討論。那麼,新政策真的能算得上是對外國人有誠意、對日本有好處的綠卡新政嗎?

  首先,改善日本國內嚴峻的勞動力短缺形勢是日本政府的目的所在。若新政能幫日本將更多高階人才留住,對日本實現經濟復甦,緩解少子老齡化帶來的巨大經濟壓力都有巨大益處。

  日本目前面臨著嚴重的少子老齡化問題。根據日本總務省9月釋出的人口資料,日本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比例為27.3%。按照聯合國65歲以上人口數量比例超過21%的定義,日本已經屬於“超老齡化”國家。為籌措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的社會保障費用,國家債務持續增加。另一方面,晚婚、不婚的盛行,日企的加班文化下職業女性工作壓力大,都使得日本的出生率不斷下降。日本工會總聯合會2015年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5年內在職懷孕的女性中有約40%未能如願取得育兒休假,厚生勞動省同年公佈的調查也顯示,日本設有婦產科的醫院數量創新低,連續24年不斷減少。

  少子老齡化問題導致了日本國內勞動力不足。而日本若要謀求經濟復甦,勢必需要更多勞動力。日本政府在今年6月的內閣會議上通過的“日本復興戰略”中提出“將留學生在日本的就業率從目前的三成提高至五成”的目標,也包含了日本政府留住人才的願望。

  但日本不斷放寬高階人才永住條件的施政方向能否算是對症下藥?放寬條件後的日本又是否真的能吸引到其所需要的人才?

  其實日本缺少的勞動力不僅僅是高階人才,例如少子老齡化導致農村人口減少,農業勞動力短缺的問題也頗為嚴重,新政策雖是為了吸引更多外國人,但物件卻依舊限於高階人才,引進的人才很難彌補這一塊的短缺。究其原因也只能說,比起完全的對症下藥,日本政府和執政黨內在移民制度上仍趨於謹慎。

  另一方面,雖然對日本來說永住制度能幫日本留住人才,復甦經濟,好處顯而易見。可留學生們也不傻,如果留日只是被用作解決問題的工具,而回國機會更多,為什麼要留在日本呢?日本經濟光環的逐年黯淡、社會氛圍的封閉刻板,正不斷消磨它原本的吸引力。如何增加本國經濟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是日本政府需要直面的問題。全球範圍內的優秀人才爭奪戰中,日本必須將外國高階人才的訴求與本國的利益結合起來思考才能尋得一條雙贏的出路。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