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德對韓國旅遊業有什麼影響

  薩德對韓國旅遊業影響有哪些?提起韓國旅遊,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吧。作為中國的鄰邦之國,韓國一直是我們中國人的旅遊的首選之一,尤其是最近幾年。畢竟韓國距離我們非常非常的近,而且去韓國旅遊又很便宜,所以大家原來都很喜歡。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薩德對韓國旅遊業的影響,供大家參考!

  先來看看中國遊客赴韓旅遊的資料

  據韓國國土交通部的統計,截止2016年10月,中韓航班每週往返班次達到1254次,佔韓國與外部航班往來總數的29%,位居第二的韓日航班往返架次為947次,中國比日本多了307架次。

  2013年,中國計有432萬遊客赴韓國旅遊,首次超過日本,成為韓國入境遊客中的第一。2014年,中國赴韓旅遊人次達到610萬,中韓互為第一大入境客源國。2016年1月至12月入境外國人為1741.8萬餘人,其中中國遊客人數最多,為826.8萬多人,佔47.5%。這可是韓國旅遊業的半壁江山啊。

  中國佔了韓國旅遊業的半壁江山

  據韓國觀光公社統計,2015年,七成以上赴韓中國遊客的主要目的是購物,只有兩成左右的中國遊客是為了感受韓流文化,另外還有遊客專門赴韓整形、觀光等。

  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遊客在韓人均消費約2300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5萬元,高於其他國家遊客消費額一倍以上。也就是說中國遊客的在韓消費數額,可以佔到整個韓國旅遊市場收益的七成。

  據韓國觀光公社的統計,2015年全年中國遊客在住宿、交通、購物等方面,給韓國帶來的綜合經濟效益為220億美元,約佔韓國GDP的1.6%。我們可是給韓國貢獻了1.6%的GDP,多麼恐怖的數字啊。

  國家旅遊局叫停並不是導火索

>

  國家旅遊局通告

  之前針對濟州島很多遊客被遣返的問題,國家旅遊局已經在3月3日釋出了通告,並且勸誡大家慎重選擇旅遊目的地。當然這個問題和中國遊客拒絕去韓國旅遊的問題並不是一個問題。被遣返的問題主要是自由行的遊客,很多人對於入境的規定不熟悉,準備的材料不充分,並不全是韓國的問題。

  所以國家旅遊局這次提出的問題並不是導火索,真正的問題還是薩德引發的國人的不滿。

  赴韓國的航線被停

  隨著“薩德事件”的持續發酵,國內消費者赴韓國旅遊熱情銳減。同時,航空公司也加入了“抗韓”隊伍。

  據瞭解,寧波機場赴韓航班將於近期全部停飛:東方航空寧波至清州航線從3月15日開始停飛,寧波至濟州航線從3月11日起停飛;春秋航空寧波至濟州航線目前已取消3月16日至3月26日的航班;奧凱航空寧波至濟州航線於3月15日起停飛;易思達航空寧波至清州航線於3月15日起停飛。這將影響大量的自由行遊客以及赴韓旅行團。

  據瞭解,目前中韓航線共有22家航空公司運營,中國國內航空公司主要包括國航、東航、南航、山航、春秋、深航、上航、奧凱、吉祥、廈航、天航、川航、祥鵬、首都航空及海航。2月份中國飛往韓國的總航班量為4433班,大韓及韓亞航空各佔19%,東航15%,南航14%,國航8%。

  根據韓國旅遊部門的資料,2016年前往韓國的中國遊客數量達到了806.77萬人次,佔韓國入境遊客總量的46.8%。其中絕大多數的交通方式是飛機,畢竟坐船去韓國不是什麼主流做法。

  遊客紛紛退訂韓國酒店

  3月9日根據韓國媒體的報道,位於首爾東大門的Ibis Budget Ambassador酒店稱所有中國旅行團的預訂已遭取消。每天還有2到3箇中國散客要求取消預訂。而這間酒店的客源中一半是中國遊客,因此損失慘重。

  此外,位於明洞的樂天城市酒店稱,自2月28日樂天與政府簽訂協議同意為薩德供地當天以來,酒店預訂取消率升至3成。廉價酒店Shilla Stay表示在本月初至今,中國遊客預訂率下降了25%。

  近年來,中國赴韓遊客持續數量增長迅猛,2016年中國遊客的數量在韓國所有外國遊客數量的一班以上。而韓國酒店業為滿足遊客需要不斷擴張。自去年以來,單是首爾明洞地區就有6間新酒店開張。報道稱,中方反“薩德”情緒將令韓國酒店業受到重大打擊。

  赴韓旅行團數量銳減

  去年8月份中國赴韓遊客增速達到峰值後,“得益”於“薩德”問題,便一路走下坡。從2016年10月份開始,中國遊客量的增幅下降到了4.7%,而11月份的增幅進一步降到了1.85%。2017年1月份前往韓國的中國遊客數量56.52萬人次,同比增長僅8%。

  3月3日開始,攜程、途牛、同程等網站已經下架了所有韓國遊的產品。途牛同時表示,強烈抗議韓國部署“薩德”系統及韓國樂天集團為“薩德”提供部署地。對於前期已預訂相關產品近日出遊團期的遊客可正常出行,如涉及韓國樂天相關行程將對客溝通進行調整;相關產品遠期出遊訂單途牛將對客溝通取消並全額退款或轉至其它目的地。

  資料顯示,訪韓中國遊客中約40%為跟團遊客,是購物消費的主力軍。此次韓國遊產品遭下架,影響的不止是團體遊產品,還有中國旅行社銷售的機票加酒店套餐,影響自由行的遊客。有韓國媒體估算,這次中國遊客的降幅可能達到前所未有的50%,甚至60-70%。這意味著韓國的旅遊業收入將在未來一年中至少遭受“腰斬”。

  根據韓聯社透露,去年韓國免稅店市場規模為12.27萬億韓元,72%由外國遊客消費提供,大部分為中國人。以中國遊客購買額佔70%計算,金額大致為8.6萬億韓元。如果中國遊客減半的情況持續一年,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將減少4.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0億元。

  理性對待韓國產品

  像是之前“反日”一樣,現在出現了很多砸韓國車和韓國製造用品的風潮,雖然這麼做的確“大快人心”,但是大家要想到,這些東西都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花錢買的。雖然是韓國的東西,但是大家砸的可是我們中國人的錢啊,所以勸大家還是要理性對待韓國產品。我們抵制去韓國旅遊就好,不要胡亂打砸中國人自己的私人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