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合晨練的天氣情況有哪些

  現在的人們都非常的注重養生,生活中養生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晨練養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很多人就喜歡在早晨的時候鍛鍊身體,那有哪些天氣是不適合晨練的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不適合晨練的天氣情況,一起來看看吧。

  不適合晨練的天氣情況

  1、雨霧天氣

  當今的“霧”不是過去的“水霧”,多為汙染嚴重的“汙染霧”,細小的霧滴含有大量汙染物質和致病菌,晨練時呼吸量增加,會吸入更多的汙染物。嚴重者會產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心臟病、腦血管病。

  2、氣溫過低天氣

  早晨若氣溫過低,或氣溫突降不宜晨練,尤其是老人、體弱者,體溫調節能力差,受冷易病,老年人還應注意禦寒。

  3、陰雨天氣的林中

  如要在雨天進行晨練,提倡在樹林中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同時,也不宜在馬路邊、工廠附近、人群密集處晨練,因此處汙染嚴重有害健康。

  雨水節氣運動注意事項

  1、忌驟然鍛鍊,提倡循序漸進

  要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要目的,循序漸進、因人制宜;運動前做足充分熱身的準備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的放鬆,如:鍛鍊前應先先做做關節活動、拉拉韌帶,做些簡單的四肢運動。

  2、忌無氧運動,提倡有氧運動

  春天宜選擇適合的有氧健身專案,如:到空間寬敞、通風條件好的健身場館進行騎自行車、登山、快步走、打籃球、踢足球等戶外運動專案。

  3、忌用嘴呼吸,提倡用鼻子呼吸

  霧大的春天,塵埃、病菌微粒多,運動時的呼吸盡量用鼻吸氣,用嘴吐氣。鍛鍊應養成用鼻子呼吸的習慣,因鼻毛能濾清空氣,使氣管和肺部不受塵埃、病菌的侵害。

  4、忌衣著單薄,提倡保暖防寒

  春天氣候變化反覆,天氣忽冷忽熱,在初春乍暖還寒的氣溫條件下,健身運動中身體活動量過大、出汗過多,一旦被冷空氣吹拂又沒有及時做好保暖措施,很容易使身體受涼感冒和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因此,注意氣候變化,春天開始鍛鍊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後再逐漸減衣,鍛鍊結束時,應擦淨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5、忌空腹鍛鍊,提倡運動前進食、飲水

  不要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晨練,如忽視身體損耗,除了出現血糖偏低外,人體血液黏滯,加上春天氣溫低、血管收縮等因素,若空腹鍛鍊就可能使人因低血糖和心臟疾病而猝死。最好在鍛鍊之前吃一點東西。如麵包、牛奶、雞蛋、水果,吃至半飽後到鍛鍊。多飲水保持機體水分。

  6、忌早起外出鍛鍊,提倡午後進行

  春天霧大,清晨空氣並不新鮮,日出前地面空氣汙染最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春天不主張晨煉。日出後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方達清新。建議黃昏鍛鍊,春天,下午4時左右的空氣含氧氣負離子豐富。

  7、忌大運動量,提倡調整適應為主

  中醫養生認為:雨水節氣運動很重要,能更好地適應機體內陽氣的變化,清除體內淤積了一冬的寒氣,是對身體很有好處的保健方法。但不提倡劇烈跑跳、大汗淋漓。春天生陽,過度運動和損耗對人體養陽和生長不利。

  開春時,進行體育運動主要是以恢復人體的機能水平為目的,不能盲目追求運動量,注意適度。開始量不能太大,要注意方式節奏別太快,循序漸進的鍛鍊。

  總結:開春時,進行體育運動主要是以恢復人體的機能水平為目的,不能盲目追求運動量,注意適度。開始量不能太大,要注意方式節奏別太快,循序漸進的鍛鍊。

  鍛鍊身體的注意事項

  1.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專案,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烈日炎炎的夏季,游泳當選為第一運動,它既可以促進心肺功能的發展又可以鍛鍊上肢肌肉和胸部肌肉,這對於正處於青春期的廣大中小學生塑造良好的體形和健美的身材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初學游泳的同學一定要在教練的統一指導和安排下進行練習,切不可單獨到湖泊、江河、大海里去游泳,以免發生意外。對不具備游泳條件的學生而言,不妨因地制宜,利用早晨的涼爽進行長跑鍛鍊。另外,還可以利用下午傍晚的時光進行籃球、足球等練習。

  2.要適當掌握一些有關的自救知識和常用的運動生理知識。如游泳時,小腿抽筋的應急處理措施,長跑時出現“極點”及運動性腹痛的自我克服方法。球類運動時,關節扭傷時的應急處理,中暑的急救術等等,這都有助於自己及同伴在出現意外或傷害事故時,能從容鎮靜,應對自如,從而保證體育鍛煉時的安全。

  3.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運動專案進行體育鍛煉,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例如,在鍛鍊前,先進行3 至5 分鐘的慢跑,再進行一些簡單的徒手操、壓腿練習,然後再進行一些針對性地專門的準備活動。

  4.運動量要適中。炎熱的夏季,如果運動時間過長,運動量過大,人體承受的運動負荷相對增加,體表散熱效率降低,導致人體內酶的活性降低,易引起人體代謝紊亂,因而運動量不可過大。游泳是夏天鍛鍊、娛樂和休閒的最佳選擇之一,但一定要到正規場所,務必提高個人安全意識,切勿野遊。

  5.要注意選擇體育鍛煉的時間。從事體育鍛煉的時間,應該儘量避免炎熱炙人的中午,如選擇上午10點鐘以前或者下午4點鐘以後。如果必須在烈日下運動,最好應戴白色遮陽帽,穿淺色、寬敞、通氣性好的薄衣。這樣,可以避免體育鍛煉時發生中暑或被正午的陽光灼傷面板等情況,以保證體育鍛煉的安全和效果。

  6.不要在運動前後吃冷飲。由於天氣比較熱,不少的同學喜歡在運動前或者運動後吃冷飲,其實這是極不科學的。如果運動前吃冷飲過多,極易引起運動中腹痛,如果運動後食用過多冷飲,則會造成胃腸痙攣,導致腹部絞痛。

  7.要將體育鍛煉和衛生保健相結合,體育鍛煉後要洗澡,換上乾淨的衣物,要將換下來的衣物、鞋及時清洗。

  8.感冒、發燒、腹瀉和休息不好的時候,不要進行鍛鍊,避免體育鍛煉後由於疲勞,抵抗力降低引起其他疾病和不適。

  9.運動後應及時地補充水分、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由於暑夏氣溫偏高,導致體育鍛煉時流汗過多,運動中如果不注意科學合理地補充水分,會造成人體內的水失衡。有研究表明,脫水會嚴重影響人的運動能力,輕度脫水時表現為口渴。嚴重缺水時,表現為嚴重口渴,心率加快,體溫升高,感覺疲勞 ,血壓下降。若不及時補充水分則會導致嚴重脫水,從而出現呼吸加快,頭昏噁心,肌肉抽搐等。如果長時間的鍛鍊,間歇時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水分,但不可過量。如每運動15至30分鐘,可適當補100至300 毫升大約1至2杯運動飲料或水,補水量應與汗液丟失量大致相當。倘若短時間大量暴飲,雖可解一時口渴,但會增加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引發某些疾病。因而,最好是以少量多次為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