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的導遊詞範文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導遊詞範文,希望你們喜歡。
2019烏鎮導遊詞
烏鎮地處浙江北端,與江蘇省相鄰,曾經是兩省三府七縣交界之處。春秋時期,烏鎮是吳疆越界,吳國曾駐兵於此以防越國,當時稱烏戌。“烏鎮”的稱呼,首次出現是在唐鹹通十三年。南宋嘉定年間,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河東為青鎮,解放後,統稱烏鎮。
關於“烏鎮”一詞的由來,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在唐憲宗元和年間,浙江刺史李琦妄想割據稱王,舉兵叛亂,朝廷命烏贊將軍率兵討伐。烏將軍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打得叛軍節節敗退。李琦突然在市河河畔掛牌休戰,正當烏將軍就地紮營伺機再戰時,李琦卻於當日深夜偷襲營地。烏將軍倉促應戰,最後連人帶馬跌入李琦設下的陷阱,被叛軍亂箭射死。雖說仗是打輸了,但是烏贊將軍那種正直、忠誠、愛國的表現,讓老百姓十分欽佩。大家為了紀念他,就把鎮名以他的姓氏為名,改稱“烏鎮”。
烏鎮二期的西柵景區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河畔,佔地三平方公里,由12個碧水環繞的島嶼和72座形態各異的古石橋組成,需坐渡船才可以進入景區。相對一期東柵景區而言,二期的保護和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築更為和諧。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有餘,整個景區內儲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真正成為了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活動的最佳旅遊目的地。
草木本色染坊
整個工坊佔地2500平方米,地面是青磚鋪就的,上面豎立著密密麻麻的高杆和階梯式晒布架,規模相當龐大。這裡除了製作藍印花布外,還有獨特的彩烤工藝流程,而且當時的彩烤色彩也十分豐富,都是從當地的草木原料中提取出來的,像茶葉啊,桑樹皮啊,杭白菊啊,都是提取色素的原料。紅茶可以染成淺紅色,綠茶可以染成淺綠色,杭白菊可以染成淺黃色,桑樹皮可以染成淺褚色,因此,這個染坊在當地被叫做草木本色坊。
敘昌醬園
中國是醬油生產起源最早的國家,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而敘昌醬園是烏鎮有歷史記載以來最早的醬園,它是鎮人陶敘昌於清咸豐九年創立的。
醬園前店後坊,自產自銷,現在我們看到的就是它晒醬的地方。滿院子都是青灰色的醬缸,我們從缸身上,斗笠上都可以看到“敘昌醬園”的樣。大晴天的時候,工人們就把斗笠取下,露出蓋著蠶絲棉的醬缸,讓裡面的豆瓣醬盡情的吸收陽光。或許大家要問,為什麼要蓋一層蠶絲棉呢?首先這是因為要防灰防蚊蟲,另外一方面,蠶絲有很好透氣性,讓豆瓣醬可以在烈日下更好的呼吸發酵。晒的時間大概要3—4個月,直到變成黑褐色為止。
這裡是陶家的一個會客廳,旁邊還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做醬的工藝流程。做醬的工藝比較複雜,要先浸泡黃豆、蠶豆、小麥等原料,再利用竹匾制曲,再發酵,發酵好了加鹽水放到外面暴晒,而暴晒的時間是最久的。以前江南一帶的人家幾乎都是自己做醬的。
亦昌冶坊
亦昌冶坊也是前店後坊的性質,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口鍋被稱為“天下第一鍋”。明代嘉靖年間,湖州鐵匠沈濟帶著一身熟練的冶煉技術來到烏鎮開了個小作坊,當時它是浙西唯一的一家冶鐵作坊,因此生意興隆,發展的很快。這口大鐵鍋就是同治五年家族生意最鼎盛的時候做出來的,既展示了自家冶煉的高超技能,也展現了他家的經濟實力。旁邊牆上的照片有關於這口大鐵鍋的資料記載,我們面前的這一口鐵鍋,也是根據資料仿製的,並不是真品。
往左走上樓是一個體驗區,每個禮拜的二、四、六下午2點到4點,這裡會有專門的師傅給大家展示鐵鍋的製作過程。這個屋子的建築結構也非常特別,所有立柱都是用石料雕鑿而成,因此有“石腳屋”之稱,其實這也是為了防止冶煉過程中四處飛濺的火花引燃木料,釀成火災。這面牆上描繪了冶煉鐵鍋的所有制作步驟,其中最耗時間,也最難的一步就是給爐子升溫,因為要鐵水熔化,溫度一定要達到1400度以上才行。我們身邊這個就是給爐子鼓風的風箱,大家可以在這裡繞一圈參觀一下。
昭明書院
昭明書院得名於曾在此地讀書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蕭統編輯整理的《文選》是我國第一半詩歌散文選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文選》和《古文觀止》、《唐宋八大家文鈔》都是古代讀書人案頭必備的文學讀本,影響深遠。
前方庭院中有四眼水池,四周古木參天,正門有明朝萬曆年間建立的一座石牌坊,上題“六朝遺勝”,龍鳳板上有“樑昭明太子同沈尚書讀書處”的樣,在期間,被有心人塗上了石灰,才得以倖存。
書院的後冊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及作品展覽館。烏鎮是文學巨匠茅盾的故鄉,自第五屆開始烏鎮已經成為茅盾文學獎的永久頒獎地,第五屆是在烏鎮一期東柵,第二期是在我們西柵。
三寸金蓮館
中國封建歷史裡的纏足現象存在了上千年,對於這段纏足歷史,歷來都是褒貶不一。這個三寸金蓮館用大量珍貴的實物和圖片給大家講述中國歷史上的纏足文化,如此係統全面的介紹,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家。
我們現在進的是當初西柵大街大戶人家的房子,這裡很多景點包括客棧都是把幾個大戶人家的房子打通建成的。我們現在第一進的地方是做商店用的,主要賣一些工藝品。第二進是蠟像區,讓遊客瞭解一下當時裹小腳的場景。這邊是我們的女孩到了一定年紀,長輩給她裹小腳的場景。裹腳一般都是在女孩5—8歲的時候,如果年齡太小,腳還很軟,可能會裹的不到位,落下終身殘疾,沒辦法走路,如果年齡太大,腳掌就定型了,裹起來更痛苦,而且也裹不漂亮。現在我們到裡面的展覽館去看一下。
那個時候就已經有高跟鞋、坡跟鞋了,為的是讓腳顯的更小些。大家看他們的鞋子都是尖頭鞋,那我們現在穿尖頭鞋是為了漂亮,為了時髦,那時候他們的指令碼來就被綁成了尖形,所以鞋子都是尖頭的。當時她們只有大腳趾是不動的,其他四個腳趾都被折斷壓在腳底板下面,同時還要把腳面骨折斷,從而把腳裹成一個彎弓的形狀。
大家過來看一下這邊的兩雙鞋子。這是一雙富貴高筒靴,是富家小姐或有錢人家的小姐穿的,平常的鞋子都是自己做,做靴子的話就要請專門的鞋匠來訂做。這靴子上的花卉是牡丹花,也表示大富大貴的意思。這邊這雙是專門給古時的歌舞妓跳舞時穿的,腳後跟這個抽屜是放花粉用的,下面還有個鏤空的蓮花形狀圖案。跳舞的時候,隨著腳步的移動,會有一朵朵的蓮花印在地板上,因此這被稱為步步生蓮鞋。
往裡面進去,這些都是小孩子的童鞋,有虎頭鞋、十二生肖鞋等等。再進去就可以看見更多的鞋子,這裡的鞋子有按種類分,按地區分的。像這幾雙鞋子普遍要偏大點,因為是民國初年的時候的鞋子,那時候纏腳不是很講究,所以腳還是比較大的。現在我們看看這些小的,這幾雙單個的鞋子很有特色,它們都是單個的,叫做訂婚鞋。因為當時男婚女嫁都是靠媒婆做媒的,媒婆會把女孩子的繡花鞋其中一隻拿到男方家給女孩做媒,而男方的父母就看著這鞋子來選媳婦。他們主要看兩方面,一方面看大小,因為當時以小腳為美,另一方面是看鞋的做工,也就是鞋面上的繡花。因為女孩子裹了小腳之後,幹不了重活了,只能在家裡做些家務活,女工方面當然也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挑媳婦主要就是看鞋子的大小和做工這兩個方面。
這裡還有一雙睡鞋,顧名思義是睡覺時穿的鞋子。這鞋的底是軟的,睡覺前套在腳上,出門的時候在這雙鞋子外面再套一雙硬底的鞋子就可以了。
這邊有四個地區的鞋,南方的,北方的,中原地區的,江南地區的。其中中原地區的腳型是最漂亮的,像湖南湖北這一帶,而且那裡做的鞋大多是坡跟鞋。大家都知道,相同長度的鞋子,做成坡跟和做成平跟效果會有很大的差別,做成坡跟後看上去明顯更小些。中原地區的女孩有纖骨的稱號,她們骨骼長的比北方女孩要小,因此腳也相對小些。而纏腳是要按比例的,纏的過小了會影響女孩子的正常行走,所以北方的鞋子要相對的大一些。
這邊是72雙精品鞋,這些大一點的是民國時期的,這些有點少數民族味道的是青海地區的,都是從山區農戶家收集回來的。
這邊還有兩雙鎮館之寶—兩雙出土文物。這裡是故意放著一大一小兩雙,做一個對比。這雙是北宋年間的,到現在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時還沒有廣泛流行纏腳,當時沒有纏過的腳是跟我們現在一樣,自然生長的,那這個鞋子也是蠻大的,按現在的標準來說有39碼的樣子。那旁邊這雙就明顯小很多,這是明朝的鞋子,也是從烏鎮近郊出土的一雙三寸金蓮鞋。因為明朝是纏腳最鼎盛的時期,那個時候如果女孩子不纏腳是嫁不出去的。
剛開始流行纏腳是在南朝的時候,李後祖有個宮女叫媚娘,她本身腳比較小,經常在跳舞的時候不穿鞋子,用布把腳綁一下,在棉花上面跳舞,李後祖就讚譽她是“凌雲之態”。那時候開始就以小腳為美,到了宋代的時候開始有了三寸金蓮的說法。它從宮廷傳到一些富貴家庭,再傳到妓院,慢慢的開始廣泛流行。那時候民間老百姓還不怎麼會纏,特別是在農村,農村裡的女孩子是家裡勞動力的一部分,纏腳後就意味著不能下地幹活了。那到了明朝的時候,如果說女孩子不纏腳肯定是嫁不出去的。皇帝朱元璋娶了馬皇后,因為上轎時一陣風吹來,把轎簾吹開,露出了馬皇后的一雙大腳而被人恥笑,於是就有了露馬腳之說。
清朝的宮廷裡面是不纏腳的,因為滿人認為江山是從馬背上打來的,纏了腳還怎麼騎馬呢?康熙皇帝在康熙三年的時候下了一個禁纏令,就是說凡是我康熙元年出生的女孩一律不準裹小腳,可是漢族的老百姓太多了,而且纏足的思想也根深蒂固了,他們還是在偷偷給自己家裡的女孩子裹小腳。於是在康熙七年的時候,朝廷就索性不管了,也把這個禁纏令罷免了。真正沒有裹小腳是在民國的時候。
這個腳是我們烏鎮90多歲的老人家的腳,她這個腳已經不是三寸金蓮的小腳了,而是有點畸形。因為這位老人家10的時候父母給她裹了一段時間的小腳,後來又不裹了,但是腳始終長不好,就變成這樣畸形的了。
烏鎮英文導遊詞
in the tranquil little village of wuzhen, the light hangs over the dong shi river in a soft summer pallour, as though the clouds are making a deliberate effort to protect the residents from sunburn. along the river, a select group of day-trippers enjoy a cruise aboard a pole-steered barge. i'm highly privileged to be visiting the very last of china's ancient "water towns" to be opened to visitors.
when the authorities opened the 1,300 year old riverine settlement of wuzhen to visitors in early XX, they were determined to avoid the tacky mix of tourist restaurants and kitsch souvenir shops that has swamped other estuary towns such as zhouzhuang which also 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uzhen's old buildings, an architectural symphony of stone, wood and tiles, have been preserved rather than restored, and lovingly maintained rather than tarted up. the result is a place that is a sheer joy to explore on foot.
wuzhen is still a living town, where daily life goes on life goes on as it has for the last thousand or so years. coppersmiths, wood-carver and silk-spinners work at their age-old crafts. bicycle rickshaw drivers exchange stories as they wait for passengers. people cart water, cook meals, and tend their gardens, each flower-plot the size of a postage stamp.
the townsfolk of wuzhen gather in the town square around mid-day - talking, smoking or playing mah-jongg. they seem laidback and contented. most of all, they seem to enjoy observing the passing parade, which provides a constant source of amusement. i started to wonder whether it was the town or the strange foreign visitors like myself that was the main attraction. western visitors are still a rarity here.
wuzhen lies in the far north-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about 90 minutes by road from shanghai. the name "water town" is especially apt; besides lying on the grand canal, the settlement is completely encircled by two rivers - the dong shi and a smaller tributary, which meet at a t-junction. no matter where you stand, water provides the backdrop, the raison d'être of the whole town.
about 250 families used to live in the old quarter of wuzhen. however, follow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town, many townsfolk have been moved out to the "new" wuzhen, an attractively landscaped but otherwise characterless apartment block 15 km down the road towards shanghai. those who remain are mainly the elderly and craftspeople. while i was assured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stop new residents moving into the old town, young people nowadays seem strangely absent.
the old wooden shops of wuzhen look ageless and immovable, as though their timbers have totally defied the ravages of time. at first, one suspects that the custodians of the town have tried to cover up the decomposing processes of nature. but look more closely and you find slow rot setting in around the bases of the doorframes, and splinters breaking away from the lintels. what little restoration has been done is so inconspicuous as to be tot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original.
all the buildings in wuzhen are in ming or qing dynasty style. one palatial establishment is the "double happiness" marriage shrine. twin hearts are joined in a nouveau-chinese character in gilt upon a flaming crimson background, presumably depicting the inseparability of marriage - perhaps the chinese know something that we westerners don't.
wuzhen also has some unique attractions, including yu liuliang's coin and paper money exhibition. nearby would you believe stands a pawnshop museum, as if to prove that usury is universal. maybe fortunately, wuzhen has the only such establishment i've ever come across. i tried looking for a qing dynasty dvd player in the pawnshop, but was sadly disappointed.
no fewer than eight stone bridges cross the dong shi river, the grandest of them being the fengyuan double bridge. the bridge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by a wooden sluice gate. cyclists carry their bikes across the high arches of the bridg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let boats pass underneath without difficulty.
back in the main square, the elders are still hanging out. on the village stage, a performance of peking opera is underway. across the square, a master puppeteer entertains visitors with a shadow-play of the type known in java as wayang kulit. but while the javanese version of shadow puppetry is subtle and refined, the wuzhen style has the protagonists attacking each other with the ferocity of tigers.
whether by accident or design, this town seems to have been dropped into its watery setting by a master town planner from another galaxy. a more perfect location for a settlement would be difficult to find. it is fervently to be hoped that tourism will augment rather than destroy the unique ambiance of wuzhen.
烏鎮導遊詞
烏鎮是浙江的一個水鄉古鎮,也是一代文豪茅盾先生的故鄉。據譚家灣古文化遺址的考證表明,大約在6000年前,烏鎮的先民就在這一帶繁衍生息了。那一時期,屬於新石器時代的馬家浜文化。
唐時,烏鎮就隸屬蘇州府。唐鹹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廟碑》首次出現“烏鎮”的稱呼。烏鎮稱“鎮”的歷史可能從此開始。烏鎮的建鎮史有1200多年了,京杭運河穿鎮而過,歷史上曾以河為界分為烏、青兩鎮。河西為烏鎮隸屬於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隸屬於嘉興府桐鄉縣,至直1950年烏青兩鎮才正式合併,統稱為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到今天。
烏鎮景區是1月1日正式開放的,雖然開發較晚,但起步較高,儲存得非常完整,整個開發過程堅持了“以舊修舊、整舊如故”的原則。現在景區裡面依然有老百姓居住,並沒有因為旅遊開發而把他們全部搬走,他們原來怎麼生活現在幾乎仍然怎麼生活,烏鎮也因此悠然自得原汁原味,是生活著的古鎮!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條小河名為東市河,水深有3米,是活水,連通京杭運河。河對岸的古民居里現在還有老百姓居住的,所以烏鎮是一個真正的活著的水鄉古鎮。
在這邊不遠處可以看到一座非常有特色的石板橋——逢源雙橋。跟一個成詞結合起來就是說左右逢源的意思了,還可以看到在這座橋上面有一個廊棚,所以也稱為廊橋,橋的下面還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於一座水城門的作用。
過橋以後,首先來到的是財神灣,原先這不叫財神灣,而叫轉船灣,烏鎮的水系比較特殊,呈“十”型,越到柵頭河道越窄,船隻也不易掉頭,所以當地人就在這兒開塘挖河造了一個能轉船的地方,同時為了區別於其它的地方的轉船灣,便借用前面的財神堂命名為財神灣。
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模雖然小於杭州的胡慶餘堂,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寧波藥商陸慶餘建立的,並由他的孫子陸渠清將藥店搬到這裡,在櫃檯四周約有300多隻藥材櫃。
看完藥店接著往前走,接下來看到的就是剛才所說的財神堂了,在烏鎮歷來都有接五路的習俗,所謂接五路就是接五路財神,東南西北中各有一位,而這一位財神就是東路的文財神比干,比干是商朝的一位丞相,他為官正直,對君王忠心不二,直到後來自己的心都掏給了商紂王,當時百姓為此很敬重比干,特別是一些商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應該誠心誠意,象比干一樣,所以比干奉為財神。
現在我們所走的這條街叫東大街,全長1300米,走的都是舊石板路,兩旁都是古民居,整條街上還居住著350多戶人家有將近1000的人口。望過去非常整齊乾淨,因為開發時把所有的三線兩管全都下地了,現在兩旁人家家裡都是有水也有電的,並家家戶戶幫他們裝好了抽水馬桶,汙水也不排到旁邊的河裡了,因此旅遊的開發也改善了一定的居住環境。
江南百床館
了各位領導接下來我們參觀的是江南百床館,顧名思義就是從江浙一帶收集過來的各式各樣的古床。這個老宅子是當地姓趙的一個大戶人家,七進深的一個老宅子。首先我們看到的第一張床是我們這個展覽館當中年代最久的一張床:明,馬蹄足大筆管式架子床,至少有400年曆史了,明式傢俱簡潔大方,用料講究,整張床都是用黃櫸木所做的。接著我們住裡進,裡面有一張是百床館中的鎮館之寶,拔步千工床。
在這看到的是清,拔步千工床,為什麼說是千工床呢?就是指一天一工,一千工是指一個木匠需要一千天,也就是三年時間了。雕刻之精緻也謂之巧奪天工。此床共雕刻了106人物,古時以108為吉祥數,而且此床為新婚床,加上一對新婚夫妻剛巧湊足108,亦是吉祥如意的象徵了,此床佔地面積達六個多平方,共有四進深,第一進是換鞋處,第二進是更衣室,第三進是放馬桶箱的,在古代稱它為子孫桶,就是現在家裡的衛生間了。最後一進是主人睡覺休息時所用的,裝置這齊全相當於現在的套房。在這床上最有特點的地方就是懸掛在空中的那塊木牌了,是以前做床的木匠送給那床的主人的,相當於現在的一張賀卡,還有一種說話,此牌就好比咱們現在住酒店掛在門上的請勿打擾牌哦
看完千工床再往裡走,在這一進可以看到的是三張風格一樣的床,是屬於中西合璧的,在床兩邊還有兩個羅馬柱是西式的,在床掛落上有牡丹花,牡丹花在中國的古代是國花代表富貴,還有葡萄和雙喜,葡萄是多子多孫,多子多福;雙喜是中國人結婚時用的代表喜慶。也就是說這床也是當是時結婚時所用的喜床,而這床是民國初留下來的,材料是紅木做成的。
那剛才我們看的大部分都是雙人床,接下來往裡走可以看一下兩張小姐床。首先我們看一下,近代的雕花人匾架子床,它是以前十三,四歲的小姑娘所睡的,雖然是小姐床,但是這張床上它所雕的大部分都是武將的圖案,可以說這位小姑娘她是不愛紅妝愛武妝,是屬於花木蘭這一型的,而且她的志向也是非常高,抬頭可以看到有兩行,“雙手要撈天邊月,一石擊破心底天”。在這張床上還雕刻了蝙蝠的圖案,蝙蝠代表了多福,威武的獅子還起到了避邪的作用。旁邊是清代的小姐床,這張小姐床的顏色比較亮麗是紅顏色,這是一種比較珍貴的銀子漆,床上的人物都是鍍金的。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藤榻,也可以稱之為“羅漢床”,它就像現在人們家裡的沙發,可以在上面喝茶,下棋,聊天,抽菸等等,你看它還配有床幾,根據需要可拿下來也可以放上去的。在“羅漢床”的對面我們還可以看到這兩張姐妹床,它們之所以被稱為姐妹床並非是指姐姐妹妹睡的,而是由於這兩張床是我們當地同一個木匠師傅製作的,風格和款式差不多,把它們放在一起展出所以命名為“姐妹”床。你看中間“鸞鳳和鳴”四個不就是代表了夫妻恩愛嗎?
江南民俗館
接下來我們進入了另外一戶人家金家廳,在這裡展出的是有關於烏鎮當地的民俗民風.首先我要參觀的是衣俗廳,有關於民國三四十年代的江南一帶的人物的穿著。在這個櫥窗中我們看到的男女的穿著是當時那個年代較為普遍的,女子穿著以旗袍為主,而男子則穿上長衫,禮帽配西褲、皮鞋,這也是當時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表現吧。在這邊的這個場景中我們看到的四個人,從衣著服飾可來判斷其身份,裡面坐著的是賬房先生,淡色短衫長褲的是當時的文人或小商人的穿著打扮,而頭戴烏氈帽的則是勞動者,藍色長衫的則是夥計的形象。在我們身後的這個櫥窗中看到的是民國時期的西服,學生裝及中山裝。學生裝是由西服演變而來,也是日本製服的改良,簡便不用戴領帶。中山裝是由學生裝演變而來的,民國18年由國民黨政府定為國家制服。四個口袋,分別代表“四維”:禮、義、廉、恥。袖口上三個釦子表示國民黨三民主義:民主、民權、民生。再往邊上過來看到的歷史照片是茅盾和家人穿著的介紹,從服飾來看,茅盾也是出生於小康家庭的書香門第,待會我們會去茅盾紀念館和故居參觀;再這邊看到的是三十年代的婦女時裝;邊上櫥窗中看到的是清代漢族女子的穿著襖裙及滿人所穿的旗袍,旗袍也是旗女之袍的簡稱。到了民國時期,旗袍也已經西化了,線條趨向於全身的裁剪了。
現在我們進入的是歲俗廳,這是當地人每年的正月初五接財神的一個儀式,中間桌子上擺放的都是接財神所需的供品。頭桌是水果,用到的有甘庶、桔子、蘋果、寓意了甜甜蜜蜜節節高高;二桌是糕點、菱角,代表了稱心如意,財源廣進;三桌是三牲,豬頭、雄雞、鯉魚,但是整個儀式最特別的是中間吊起的這條魚,這魚當地人在接完財神後要放生,放生的魚就是代表了年年有餘。
看過了當地人接財神的展廳後,現在我們來到的是節俗廳,中間的是齋月堂。每逢八月十五中秋節,當地人都要祭拜月神,祈求全家子孫團圓。兩邊是江浙一帶的風俗習慣:賀歲拜年、元宵走橋、清明踏青、立夏稱人、端午粽子、分龍彩雨、天貺晒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九登高、冬至祭祖、臘月小更。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展廳比較喜慶了,是烏鎮人以前結婚的儀式。展示了民國年間新婚夫妻拜天地的情景。中間是個喜堂,供奉了送子觀音像,觀音前面所放的是:紅棗、花生、桂圓和荔枝,象徵著早生貴子。這兩位身著大紅喜服的就是新郎新娘了,新娘旁邊所站的就是能說會道的媒婆了,新郎身後的鬍鬚長長的老先生則是主婚人司儀了。坐著的兩位是新郎的父母高堂,按男左女右坐在那裡。民間的婚嫁風俗向來很講究,在司儀的主持下: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乃夫妻交拜。行禮之後,用兩家各出一條的紅綢帶結成同心花球式的牽巾,新郎新娘各牽一頭,新郎面對新娘倒行將新娘緩緩牽入洞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國傳統婚姻的一般原則,先由媒人傳言,再由父母決定,當事人往往對自己的婚姻沒有直接表示意見的權利,因此二人未曾認識,新娘頭上的紅蓋頭是最後入洞房後新郎所去揭開的,當然不可直接用手,得手持一杆擱在如意之上的稱,挑去紅蓋頭,喻意為“稱心如意”!屋子右邊所放是以前新娘子出嫁時的嫁妝了,有子孫桶、漆盒、綢盒、樟木箱、澡盆、飯籃等,
對面還有以前女孩子出嫁時坐的花轎,因為傳統的婚育觀念女孩子十五、六歲就出嫁了,而且南方的姑娘長得嬌小玲瓏,所以花轎很小,四人抬的。另外還有三個條箱,用於放絲綿被的。烏鎮的女孩子出嫁時,連被子一併都要嫁入男方家的。
最後一個展廳就是壽俗廳了,由於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比較強,祝壽講究做九不做十,也就是說逢九做比較隆重。六十大壽是在五十九歲時做的,中間桌子上擺放的是做壽用到的東西,三尺三的長壽麵,取其長長久久之意,還有烏鎮特色糕點定勝糕。正堂中供奉了福、祿、壽三星。兩旁分別掛有百福,百壽圖和麻姑獻壽等圖案。
高公生糟坊
走過傳統居民區,接著便來到了傳統作坊區。
烏鎮特產很多,除杭白菊、姑嫂餅外,還有三白酒也是其中之一。古時民間的作坊大都以前店後坊的格局佈置。接著請大家隨我往裡走。
烏鎮的三白酒歷史悠久,早在朱元璋登基做皇帝時,就有浙江的官員把三白酒進獻給朱元璋。他喝過之後大加讚賞,封為貢酒。從此三白酒的作坊就開始興旺發達起來。但是直到清朝同治11年1872年,向工部申請,朝廷才頒發公文。從此,高公生糟坊正式掛牌營業。
之所以稱它為三白酒,是因它的原料所命名的。白米、白麵、白水。即由糯米、小麥和地下深井水經過二次發酵、二次蒸餾所釀製而成的糧食白酒。酒精度55度。
三白酒製作方法複雜,大致如下:
先把糯米放在大缸中加水浸泡,一般需要十二小時,然後用木桶裝上糯米蒸熟約半個小時。蒸熟後用冷水淋涼,倒入大缸中,拌入酒麴粉。每缸中大約放入四桶,然後把飯壓緊,在中間挖一個小洞,蓋上蓋子進行發酵,二、三天後,在小洞中
有酒漿溢位,此時前發酵已經完成。
前期發酵完成後,在缸里加水至缸口,同時再倒入一桶剛蒸熟的飯,密封進行主發酵。一個星期後進行開耙,用木耙把發酵過的米飯上下攪拌均勻,去除二氧化碳,再密封繼續發酵。48小時後把缸裡的酒釀裝入酒罈進行後期發酵。四、五個月後進行壓榨,把酒糟和酒水分開,其酒水放入蒸餾箱。架上鐵架,上面鋪上小麥粉和糯米進行蒸餾。出來的酒分為酒頭、酒中、酒尾。然後去頭掐尾,酒頭和酒尾放開,與下次壓榨出來的酒水一起再蒸餾,即所謂的二次蒸餾酒,也就是55度的三白酒!
那麼瞭解了三白酒的釀製原理,接著就來品嚐一下當地的特產——三白酒!
藍印花布作坊
各位領導,前面就是藍印花布作坊。走進這扇古老的木門,這兒是一個天井,也是晾布匹的地方。藍印花布始於後晉,發展於宋元,鼎盛於明清。舊時,我們烏鎮一帶染坊遍佈,最多時有十幾家之多。可見當時這個印染業在烏鎮是非常興旺的。
由於藍印花布特殊的原料及工藝,我們也將它俗稱“石灰拷花布”或“藥斑布”。走進這個在展廳,再看這旁邊這些櫥窗中,陳列了不少明清時的衣服,布料,蚊帳,頭巾等物品一些現代工藝的製品“清明上河圖”,“世紀上海”等。在這裡您還能目睹到許多明清時,和更早的製作藍印花布的工具。比如在古書《二儀實錄》裡講到的夾纈板,就是最古老的印染工具。
看過展廳,讓我們到邊上這間小屋,參觀一下上漿和拷花工藝。這道工序是製作藍印花布非常重要的步驟。就是用事先刻好的花版,平放在上好漿的白布上,均勻地刷上調和好的石灰粉和黃豆粉。為什麼要刷上這兩種粉?因為石灰粉可以起防染作用,也就是說拷上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顏色的。而黃豆粉有較強的粘性,可以把石灰粉牢牢地固定在布上。上好漿在這裡面晾一星期左右,再拿到隔壁的染坊去染色。
一進染坊,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在這大染窯下是用闇火燒礱糠的。使染窯保持一定的溫度。像它的製作染料是用板藍根的葉子,根可以治感冒的。一般藍印花布要經過反覆七八次之多。最後再把漿刮掉,有漿的地方就是白顏色的,而其它地方是藍顏色了。在這染窯中央有一根毛竹是空心的,就是煙囪。在這染坊中,柱子,煙囪上都貼著一張紅紙,這就是吉祥如意紙,上面繪著梅葛二仙的畫像。相傳這藍印花布是他們的發明的。所以舊的江南,幾乎每家染坊都供著葛洪,梅福畫像,奉他們為行業的祖業。
傳統作坊區
走過仁義橋,現在所到的是傳統作坊區。這邊有各式各樣的民間傳統工藝,當地的老百姓所開的各種小作坊集聚一起也是煞有特色的。
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家姑嫂餅作坊。姑嫂餅是烏鎮的傳統名點,據考察,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姑嫂餅味道鮮美,油而不膩,酥而不散,又香又糯,甜中帶鹹。這種充滿鄉土氣息的糕點價廉物美,是饋贈親友的最佳禮品。有一首民謠這樣讚美姑嫂餅:
姑嫂一條心,同做小酥餅。
白糖加焦鹽,又糯又香甜。
那麼這種餅為什麼叫“姑嫂餅”呢?它又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很久以前,烏鎮有一家小糕餅店,是一戶姓方的人家開的。起先,他們只是從大作坊裡批一些糕餅來賣,後來,他們生下一男一女,靠這小本買賣難以餬口了,於是,夫妻倆想學酥糖來賣。他們仿造酥糖的配料,用炒過的麵粉,熬過的白糖,去殼的芝麻,煎熟的豬油等細心的拌勻,蒸熟,然後用模具製成一個個小酥餅。由於用料考究,製作精良,他們的酥餅生意越做越好,財源茂盛,鎮上的同行十分眼紅。為了保住自己的財源,夫妻倆對酥躺的製作方法嚴格保密,他們夫妻倆親手配料,自家人動手製作,工具不外借,技術只傳兒子、媳婦,不傳女兒,因為女兒將來要出嫁,制餅方法就會傳出去了。眼見得嫂嫂得到密傳,他家女兒心中不服氣。有一次,嫂嫂正在做酥糖,女兒騙嫂嫂說姆媽叫她有事,嫂嫂一走開,她急忙到灶間抓了一把鹽,拌在嫂嫂製作的那堆粉料裡。她想,這樣,嫂嫂做的酥餅味道肯定不好,一定賣不出去,出出自己心裡那口氣。哪裡知道,這次她嫂嫂配料做出來的小酥餅銷路特別好,個個讚不絕口。店主人二丈金剛摸不著頭腦,等她弄明白是自己女兒搗的鬼後,靈機一動,借題發揮,說這種餅是他家姑娘阿嫂合作配製而成的,並且,將甜中帶鹹,香味獨特的小酥餅命名為“姑嫂餅”了。
這一來,小酥餅的名氣居然傳遍了江、浙一帶,也是我們烏鎮的傳統糕餅。您在這裡不僅可以觀看其整個製作過程、品嚐姑嫂餅的風味,而且還可以戴上一次性手套親手做幾個呢?
接著我們來到的是一家木雕坊,裡面有木雕師傅現場雕刻。東陽木雕名聲遠播,為浙江的三雕之一,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伴隨著淡淡的木香,給人一種傳統、樸素的美。
旁邊熱氣騰騰的是烏鎮的青團了,它是用南瓜的葉子揉著米粉做成的,中間包著豆沙的陷,感覺可是非常誘人的噢!
再看這兒的竹器坊,製作的都是老百姓家裡常用的一些居家用品和小工藝品,有竹籃子、針線籮、杯墊、首飾盒、斗笠等等,質樸清新。安置在現代的居室裡也是很有意味的。如果您有充裕的時間,不妨指定或設計一個物品現場製作,這可是挺有意義的噢!
在回味坊的旁邊就是竹藝齋了,浙江盛產竹子,這邊的竹刻和竹根雕都是師傅根據竹子本身的特點因才制宜,精心設計而成的,所以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看!這裡面還有不少師傅的得意之作呢?
這是一間製作湖筆的小作坊。湖州是“湖筆”的發源地,在歷史上烏鎮曾一度隸屬於湖州府烏程縣。湖筆始創於公元前二百多年,歷經兩千年製作的改進和完善,形成了獨特的民間手工制筆工藝傳統。它採用山羊、雞狼、山兔等獸毛為原料,經過手工七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色,毫性鋼柔相濟,書寫得心應手,是為“毛穎”之冠。如果您喜歡書法繪畫的話,相信您一定能在這裡找到一支稱心如意的筆。
來到這邊還有很多各式作坊,如:真絲手繪的作坊,製作銅器的作坊,還有工藝車木和磨製梳子的作坊等。除此之外,您看還有刨老菸絲和納布鞋的作坊呢!在這,想必您對烏鎮的傳統手工藝已經有所瞭解了吧!它們也是民間文化折射的璀璨的光芒噢!
江南木雕館
各位領導接下來我們要來到的是江南木雕館。進門首先看到的是一對紫黑色的木柱,圖案分別是龍與鳳,取龍鳳呈祥之意。這類柱子在古代被稱為儀式柱,它主要的作用在於裝飾性。舊時,家中若有紅白喜事,正廳之上都要懸掛中堂,這對柱子便是置於中堂兩側。由於柱子價值極高,一般人家都是在需要時才去租用,用完即還。
走過天井看到的院落當地人稱為百花廳。長窗,牛腿、挑頭、垂柱、月樑等等,到處是精美的花紋,稱它為百花廳是毫不誇張的。廊前的牛腿上是圓雕的明暗八仙。垂柱上的蓮花、牡丹、芍藥、菊花及四隻花籃更是美侖美奐,可謂是木雕工藝中的精品。廳中陳列的是一根巨大的掮樑。原是一祠堂中的舊物,用一根四米多長的香樟木雕刻而成。所刻圖案是郭子儀拜壽時的全家福。郭子儀是唐玄宗時的大將,曾率兵平定了“安史之亂”。上面雕刻了郭子儀、郭夫人、七子八胥及四名丫環,三位同朝大臣等二十四人。
跨過一進院子又是三間廳堂,廳中最顯眼的是兩根異常粗大的刻花柱子。這兩根柱子直徑1.5米,需三人才能合抱。兩根柱子上,一面上方刻有一威武的獅子,下端則是一女孩。另一面,上端是一男孩,下方則是一高大的大象。這柱子顯然不屬於江南木雕,是屬於東南亞一帶的圖騰柱,一般是立於大型寺廟之前,其作用類似於中國的石獅子。據說,此柱可能來自於徐州一帶,據載,在古代中國,時常有民族大遷徙,明末時,有一少數民族從南方往北遷徙過程中,保留了古老的本民族傳統風俗,並與當地人格格不入。這兩根柱子便是該族原始圖騰柱,是豐收與興旺的象徵。在回過頭可以看到的是天花板,我們是看它的貼粘技術,不是看它的雕刻技術,是雕刻好以後貼粘上去的,當中的牡丹花是中國古代的國花代表了富貴,兩邊還雕刻了鳳,鳳穿牡丹代表了大富大貴了。在兩邊的櫥窗裡還展出的是由沈墨寧先生個人收藏的清朝初與清朝末之間的木雕作品。看完以後我們可以往旁邊的過道出去。
餘榴樑錢幣館
走過東大街,我們將要參觀的下一個景點,被譽為“江南有錢人”的餘榴樑先生的錢幣館。
餘榴樑1942年出生於烏鎮,現在上海定居,40年中他收藏了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錢幣25000多種,其中金屬幣21000多種,紙幣3000多種,花錢1100多種,他的家猶如一座“萬國銀行”。餘先生與錢幣結下如此深厚的淵源,其實與他當時所學的專業是大有關係。1960年當時18歲的他進入了上海江南造船廠,在廠內開辦的鑄造專業技校學習後,他便漸漸對錢幣收藏產生了深厚的興趣,在以後40年的收藏生涯中,他不僅收藏錢幣而且也研究錢幣,成為了錢幣收藏界的佼佼者。近年被評為“全國十佳收藏家”之一。
展廳所陳列的是中國花錢,即古時的紀念幣,在收藏過程中,他不僅深入閱讀在研究有關錢幣方面的著作,還廣泛閱讀歷史和文學書籍。收藏、閱讀、研究三結合,使他的理論水平大大提高,先後撰寫論文500多篇,專著10多部,其中《中國花錢》是我國第一本“花錢”專集,彌補了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白。
在這展出有一枚是古錢.,十分珍貴,南宋時期的大宋河山,是開爐錢中的一種。開爐錢是指歷代錢局在正式鑄造前,先精工鑄制一批帶有紀念性質的錢幣。發行數量相當少,江南地區偶而有所發現,但從來沒有批量發現。據傳“大宋河山”當時存世僅五枚,其它四枚或早已流落國外,或湮滅不知所終。
在櫥壁上所展示的是民國時期軍閥割據的紙幣,省內內部發行所用,出省就毫無價值,相當於地方糧票的作用。其中有一張面額最大的紙幣,新疆銀行發行的六千萬元,但當時只可換來一個大餅,可嘆民國時期通貨膨脹,貨幣貶值。
當然,餘先生的貨幣總價值達360多萬元。因此亦被稱為“江南有錢人”。
茅盾故居
接下來我們要來到的是茅盾故居了。茅盾故居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立志書院,另一個是故居了。
茅盾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傑出的作家、文藝理論家、文學翻譯家。他以創造進步文化為已任,辛勤筆耕60餘年,為祖國留下了1000多萬的不朽作品。作為文學工作者,為我國現代文學的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被任命為文化部長。茅盾在1896年7月4
日出生在烏鎮的,原名沈德鴻,雁冰,小名燕昌。少年時期的茅盾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而且尤善作文。這首先得歸於他的母親。茅盾5歲時,母親就開始向他教授當時上海澄衷學堂的《課圖說》和從《正蒙必讀》中抄下來的《天文歌略》,還有一本歷史讀物《史鑑節要》,也激發了他對文學的熱情。茅盾的中學是在湖州、嘉興、杭州唸的,在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學,1916年,畢業後進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復遊歷日本,儘管行蹤杳遠,卻始終與故鄉保持著較親密的關係。在文學創作中,茅盾屢屢發烏鎮作小說的故事,甚至到了不肯割愛的程度。在《子夜》、《林家鋪子》、《多角關係》、《霜葉紅似二月花》、《春蠶》、《秋收》、《殘冬》等小說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烏鎮的影子,讀到烏鎮的方言,聞到烏鎮的氣息。
首先進來的是立志書院,坐落在茅盾故居的東側,最初由邑紳嚴辰於同治四年1865建立。立志書院前起觀前街,後至觀后街,直落五進。今天的書院基本保持了當時的面貌。大門的門楣上嵌著“立志”二,兩旁的柱聯分明是院名的註解:“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進得門來,穿越過道,就見一個小天井,內植桂花樹,隱含“蟾宮折桂”、榮登“桂榜”之義,古代讀書人是一看就明白的。過天井是——講堂,上懸“有志竟成”額,是浙江布政使楊昌濬所題;講堂後面為當時的教學樓,名“籋雲樓”,為山長嚴辰所題。籋有“鉗”義,“籋雲”可作“拿雲”、“凌雲”解,它與“立志”互為呼應,寓意顯然。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文昌閣是立志書院的附屬建築,建於同治十年1871。此閣是烏鎮讀書人心目中的聖地,裡面不僅奉祀著主持文運科名的星宿和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還是文人聚會和科舉預考的場所。
接下來去參觀茅盾故居,書院跟故居只有一牆之隔。茅盾故居在在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沈煥分兩次購買的,東面的先買,稱“老屋”。西面的後買,叫“新屋”。門口高懸著陳雲同志題寫的“茅盾故居”匾額;穿過天井,便是老屋第二進的兩間樓房。東邊樓下是客堂間,西邊是廚房,老屋前樓靠東一間是茅盾祖父母的臥室,靠西一間是茅盾父母的臥室,茅盾祖父就誕生在這裡。新屋第一進樓下兩間與老屋格式一樣,但是打通的,是全家用膳的地方。第二進後面是個半畝地大小的院子,有門與老屋相通。茅盾的曾祖父從梧州返鄉後,曾在這裡建了三間平房以度晚年。他逝世時便一直空著。1933年,茅盾回鄉為祖母除靈,決定用剛剛收到的《子夜》的稿費翻建這三間瀕臨坍毀的小屋。他親自畫了新房草圖,請人督造。1934年秋,新屋告在成,茅盾從上海趕來察看,並在小徑旁親手栽植了一棵棕櫚和一叢天竹。此後,茅盾多次回鄉,都住在自己設計的房子裡,並從事寫作,小說《多角關係》就是他於1935年秋在小屋的書房裡寫的。到這邊茅盾故居也就參觀完了。
修真觀及戲臺
各位領導,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烏鎮的中心廣場:修真觀廣場,它是舊時烏鎮的文化娛樂中心,人們迎廟會,看神戲的最好場所。這個戲臺就是修真觀的附屬建築,最早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後遭到毀損,但這戲臺自1919年修繕以後就一直儲存到今天,所以這裡的人都稱其為古戲臺。戲臺佔地204平方米,分兩層,上層的前部即為戲臺。
現在,戲臺前鑼鼓聲不斷,每天上午、下午逢整點都有演出,唱的是當地的地方戲曲:桐鄉花鼓戲,都是用地方方言演唱的。接下來我們回頭看一下修真觀吧。修真觀最早建於北宋鹹平元年998年,道士張洞明在此結廬修真得道,所以取名修真觀。是江南的三大道觀之一,與蘇州玄廟觀和濮院翔雲觀並稱。據有關資料記載,初建時的修真觀有三大殿,後屢毀屢建,至乾隆十四年增設山門和戲臺後,修真觀的格局就基本定型了。現在的修真觀,前為山門,中為東嶽大殿,後為玉皇閣。
在這我想大家一定在奇怪為什麼門口掛著一個大算盤吧?您看這付對聯,上聯是:“人有千算”,下聯是:“天則一算”,告訴了人們“人算不如天算”的意思,所以呢?這大算盤就代表了老天爺的算盤。現在請隨我進內參觀。進入山門您就看到了兩位熟悉的神仙,左為青龍君,右為白虎君,他倆就相當於門神,日夜守衛著修真觀。
進入修真觀您可能發現了一個問題,這也是修真觀的一大特點,它是佛道合一的。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從理論上說佛、道雖各有教義和宗旨,其行為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時有
融合、滲透,兩者都是勸人為善的,所以老百姓看來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把它們混同起來,也是很自然的。
過了山門的兩邊配殿中,右邊是十殿閻王和文武判官的塑繪,正中間一位就是地藏菩薩。每年的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薩的誕辰,所以那天晚上烏鎮這一帶就有插地藏香的習俗。左邊為道教中的三清尊神,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太上道君,他們三位在道教中的地位是最高的。
第二進正殿是東嶽殿。正中供奉的為東嶽大帝,相傳東嶽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嶽廟,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在,在左右配殿內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遊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
我們烏鎮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地稱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裡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可卸下來,稱為“德檻”。跨過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著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聖旨皇榜的。
那麼既然是肖家廳又怎麼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孃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娶了烏鎮肖家的小姐肖
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於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於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於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烏鎮的鄉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現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緻,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裡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裡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佈置的,正廳的牆上高掛著“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的竹子圖則象徵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後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著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那麼小白菜怎麼會住在這裡呢?據說,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後,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於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麼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說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願,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餘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麼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後,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後再進庵堂,以還其心願。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說這裡的後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築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匯源典當行
看過了精彩的皮影戲,下面將要前往的是一家老號的典當行“匯源當鋪”。
匯源當是烏鎮首富徐東號的第九代徐渙藻所設,它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1875—1908年,舊時烏鎮是一個兩省三府七縣交接之地,經濟繁榮,故而典當行也特別多,最多時達十三家,後經時代的變遷,典當行也曾消失了幾十年。現因旅遊的開發,使這家古老的典當行又恢復了往年的面貌。現在就讓我們進去看一下吧。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高牆上特別醒目的“當”,這牆稱之為照牆,它有兩種含義,其一它是一個玄關;其二是因為進入當鋪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害怕被街上認識的人看到,所以設牆擋之,起到了“遮羞”的作用。由此可見當年的商家已經考慮到了顧客的心理。
當鋪的櫃檯特別高,有1.8米,在古代的時候有些當鋪的櫃檯比這還要高,可達2.0米呢。那麼您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建這麼高?其實呢這是為了使當鋪的朝奉先生居高臨下,讓他氣勢凜人面對顧客,可以更好地壓底價格,而且起到了保護的作用,避免打架鬥毆。這邊請,我們去裡面看一下。
一進門,我們便看見在西牆邊有一張特別的床,這便是卷當床,它是用來整理一些典當衣服和物品的。在卷當床的兩邊我們看到了兩股麻繩,這麻繩便是用以包紮典當物品的。
在這邊有一塊特別的木牌,被稱之為望牌,其實就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日曆表。望牌一、三兩行採用了《千文》中的十八個,這些是可以移動的,為什麼採用十八個呢?那是因為舊時典當物品最長的時間就是十八個月,每個代表一個月,物品存放了一個月後對應的移過一格,移到十八格後,此物未能贖回,店主即可自行處理。
中間這“天然幾”上供奉了三位財神。這三位當中,臉頰特別紅的呢,故名思意就是關公,旁邊這位是趙公明元帥,他們兩位是武財神,後邊這一位看他的著裝打扮便知他是一位文財神——增福。
這邊的這張桌子,我們稱之為“管錢桌”,裡面存放一些錢幣,用於支付典當物品,舊時這位子的工作人員就相當於現在的出納。坐的這個就稱為錢榻,它即可以坐人而且還可以存放零錢。那麼在這邊的便是一個小小的帳桌,它主要做一些典當業中所獨有的一些帳簿。舊時徽先生那龍飛鳳舞的也是在這邊開的。
再往裡走就是一間首飾房了。靠牆這些有抽屜的木櫃在舊時是用來存放一些金銀細軟的。在我們左手邊的這張桌子為真正的帳桌,做類似於流水帳一類的帳目。
在這旁邊的樓梯下,是一個很深很暗的暗房,起避難應急之用,因而它靠首飾房特別近,以便於貴重物品的轉移。
沿著樓梯上樓時,迎面看到了兩個只有在典當鋪中才能見到的神位。左邊的是火神,舊時主人為防火災而供奉祈求平安。另外一位便是號神,“號”與“耗”諧音,顧名思義是為了防老鼠的。舊時的當鋪還是不能養貓的噢!
整個二樓共隔成了五間,在古代這五間是用於存放典當物品的倉庫,現在主要是典當業仔細系統的圖文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