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小圖案好漂亮的圖片

  繪製手抄報,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全神貫注、手腦並用的創造過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手抄報小圖案大全 手抄報的漂亮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手抄報參考圖1

  手抄報參考圖2

  手抄報參考圖3

  手抄報參考圖4

  手抄報參考圖5

  手抄報參考圖6

  手抄報參考圖7

  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成語故事

  【成語】: 為淵驅魚

  【拼音】: wèi yuān qū yú

  【解釋】: 原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現多比喻不會團結人,把一些本來可以團結過來的人趕到敵對方面去。

  【成語故事】:

  某一日,孟子的幾個學生針對夏、商兩朝滅亡的原因展開了激烈地辯論。天命派認為桀和紂的滅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沒法與天意抗衡。有人立即反駁說:明明是人意嘛,哪裡是什麼天意!孔子‘說:‘天何能言?以人代言之。’即使是天意,也是通過人力來實現的。把一切因果都說成天意,人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呢?雙方爭執不下,一道去請教孟子。孟子仔細聽了雙方爭執的理由,分析道:桀和紂之所以滅國亡身,不是什麼天意,原因在於他們失去了民心,一個失掉百姓支援的國君當然要失敗了。一個君主要想取得天下,都必須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首先取得百姓們的支援,百姓不支援的事情肯定辦不成。怎樣才能取得百姓支援呢?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深得民心。民心是很容易爭取的。這時有人提出質疑:紂王造鹿臺,百姓並不支援,但百姓被迫無奈,還是把鹿臺造起來了。孟子說:鹿臺是造起來了,但紂王卻為這件事惹怒了百姓,紂王最後還是自殺了。這樣看來,鹿臺建成對紂王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呀。有的學生不願問題節外生枝,對孟子說:先生,您還是說說桀紂亡天下的原因吧。孟子說:好吧,我們回到原來的話題。還是先說說怎樣取得民心:首先是為百姓著想,做百姓喜歡的事情,解決百姓的疾苦,讓他們有房住,有衣穿,有飯吃。凡是百姓討厭的事情就萬萬不可去做,更不能強迫他們去做。孟子說得有些興奮,站起來繼續說:我打個比方,國君施行仁政,愛護百姓,百姓就像百川歸海一樣湧向國君的周圍。你們都知道,水獺是專門靠吃魚為生的,水獺一經出現,魚類必然潛往深水;鷹隼專吃小鳥,小馬看到鷹隼了一定會飛向樹林深處。所以說,是水獺代替深水將魚兒趕來,鷹隼為叢林聚積鳥類,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鸕也。由此可見,是桀紂把百姓驅趕到商湯王和周武王那兒去的。總之,樑紂的滅亡是因為人心向背,絕非什麼天意。天意大難把握了,我們還是多盡人力吧。弟子們聽了,都表示滿意。

  任何君主殘酷剝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百姓必然奮起反抗,最終導致改朝換代。中國的26部史書記錄26個朝代的興亡史,考其緣由,就是亡國之君見利忘義,幹下了為淵驅魚,為叢驅雀的蠢事。

  二、用途

  在動物園裡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

  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

  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裡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

  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裡,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譁,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裡,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臺=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