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讀書快樂成長手抄報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讓多讀書漸成風氣,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應該怎麼做讀書手抄報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資料:讀書的樂趣

  俗話說的好,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使人變得高尚。

  沒有去過長城,但能感觸於那一種雄偉;沒有去過大海,卻能體驗那一種洶湧。閱讀,是一種奇妙的旅行,能讓你感受到別樣的風景。當你在煩惱的時候開啟圖書,開啟絢麗多姿的圖書,我就進入了知識的大門。你便會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動人的小說,美妙的詩歌,感人的童話,精美的散文……都會讓你難以忘懷,給你無窮的樂趣.

  記得媽媽第一次給我買了一本兒童讀物,我一下子被裡面花花綠綠的畫面、故事吸引住了。以後天天拿著它,看呀、讀呀!後來,我天天嚷嚷著,一本書讀完了,讓媽媽另買。買一本新書,不到幾天,就讓我看完了。於是媽媽每次上街的時候就把我丟在書店裡。我一頭扎進書的海洋裡,盡情的遨遊。

  有一次,我測試的時候沒考好,原以為能考95分以上,因為我在班裡學習一直很棒,可我只考了80分。回到家裡我躺在床上傷心地大哭起來。突然,我想起一本書裡說:“遇到困難要面對現實,不洩氣。”於是我下定決心找出失敗原因。經過半學期的努力。第二次終於考出了理想的成績。

  讀書如水,是生命的源泉,讀書如花,是生命的情懷……

  的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內容:讀書的三重境界

  何謂“讀書的三重境界”?曰:為知,為己,為人。

  為知,就是為了積累知識,增長學問、識見和智慧。為此,必須多讀書,讀好書。宋太宗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皇帝如此,一般讀書人更應該把讀書當成一種永不疲倦的好事來對待。遇有和自己觀點不同的或者不適時宜的書,也要拿過來看一看,甚至研究研究,以便從正反兩面獲得經驗和教訓,增加知識和才智。總之,博學從而多才多藝,這些都是“為知”的需要,也是讀者的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和目的。

  為己,就是古人所說的修身、正己,培養自己的人格、道德和情操。這是讀者的第二重境界。中國的讀書人向來把佔有知識視為人品、人格自然昇華的保證,蘇東坡有“腹有詩書氣自華”詩句,表達的就是這一意思。事實證明,讀書與不讀書,讀書多與讀書少的人,所表現出的內在氣質與素質是絕不相同的。常言:“獨善其身”,練好“內功”,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從而也有益於身心健康,這是古今知識分子共同追求的讀書目標。讀書固然要博覽,但是聽讀之書,也要儘可能有所選擇。換句話說,不僅要多讀書,還要讀好書,這是甚為關鍵的。

  對於讀書完全“為知”而言,“為己”已經是大大提高了一個層次和境界。這是非常寶貴的,非正人君子是不易做到的,應該大力提倡,並大加發揚。但是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從更高的層次上說,還應該向前人學習,“為人”而讀書。

  我所說的“為人”,不是“今之學者”的“裝飾自己,給別人看”的“為”,而是我所要表達的“為黎民百姓”而讀書,或即周恩來少時所說的“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比較而言,“為己”是讀書人“能夠”做到的,“為人”則是讀書人“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