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先進事蹟範文

  榮譽稱號是黨和人民對自己最大的鼓勵和鞭策,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敬業勤奮,讓生命閃耀永恆的光輝。那麼有關愛崗敬業的先進事蹟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推薦愛崗敬業先進事蹟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1

  陳聰同志是南平市第二醫院急診科主任,他認真履行醫生職責,愛崗敬業;他幹一行,愛一行,認真負責,甘於奉獻,經常加班加點,不辭辛苦。他所在的急診是集臨床急診救助為一體的綜合科室,接診的多數是急危重症病人,病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經常在節假日和深夜被緊急召回醫院,有時一干就是一個通宵。每逢遇有重大搶救時,他總是鍥而不捨地挽救生命,多次將瀕危患者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也因此受到患者家屬和有關領導的表揚。

  去年1月份的一天,急診科接到了一位路人打來的電話,說是在建陽鄉下徐市路段發生交通事故。由於當時科室較忙,陳聰主任聽說後,二話不說,急忙叫上護士就坐上車。到了事故現場,發現有一位老人家被壓在車輪下,他不顧危險,鑽到車底下與大家一起搶救傷員。經過他和大家的努力,最後,這名老大爺終於轉危為安了。

  陳聰主任始終牢記“人民的生命高於一切,醫生的責任重於泰山”神聖誓言。一天深夜,他在酣睡中被電話鈴叫醒,說是科裡來了一位腸絞痛病人,他放下電話,立即往醫院趕,經仔細檢查後立即給病人施以治療,30分鐘後病人的腸絞痛就解除了,病人感激萬分。像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每天上班,他就像上戰場一樣,忙忙碌碌,沒有歇息,真正做到上班一分鐘,工作60秒。他把治癒病人當作自己最大的幸福,在工作中甘於吃苦,體現了新時期醫務工作者的美德。

  由於急診科人員少,工作任務重,長期的工作壓力和勞累使他落下二尖瓣脫垂,儘管有身體不適,但每逢科裡有人請假或者科室工作忙,他總是義無反顧地加入搶救隊伍中去。

  他常對自己說,榮譽稱號是黨和人民對自己最大的鼓勵和鞭策,作為一名醫生,要樂做病人的孺子牛,用親情和真情為病人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讓有限的生命閃耀永恆的光輝。

  篇2

  在浦城分公司有著這麼一位默默無聞的員工,他雖不像年輕員工那麼鬥志昂揚,但他始終積極踐行著中國移動企業文化的核心內涵“責任”和“卓越”,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而努力。他叫鄭興和,算是公司的“老人”,他見證了行動網路的發展歷程,特別是在今年4G基站建設中幾乎每個基站都灑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使得浦城移動的4G基站建設成為“快人一步”的領跑者。

  近年來網路工程建設工作繁重,而最難的莫過於協調談點工作,有些站點就因為協調有難度所以建設滯後。為解決建站瓶頸,老鄭他憑藉多年的協調經驗和良好的社會關係,尋求多方幫助使協調談點工作順暢進行。為了尋找一個理想的站點,他爬過一個又一個山頭,山上沒有路了,就徒步行走,從沒聽他抱怨過。接到使用者的投訴和市場反應訊號不好時,他總是常心急如焚。記的有位使用者反映浦城忠信馬跡村的訊號不好,將這個問題反饋給網路部,網路部的建站批覆下來後,老鄭第二天凌晨2:30就從浦城出發,6點多到的馬跡,問他為什麼要這麼早去,他說農村的人都起得早,早上就得下地幹活了,所以談判協調也要趕早。馬跡是個自然村,村裡的路不好,沒法開車,他就徒步行走,談了一家不行,就找下一家,直到晚上5點多才談妥,回到浦城已是晚上10點多。就是這樣的責任心,才能使他完成一個又一個的站點協調。在2013年度2G建設中他協調了12個站點、3G建設協調了27個站點。2014年4G來了,建站任務接踵而至,在4G基站建設的新址建站中,老鄭單獨完成了80%以上的站點,其中4G二期一階段完成10個、二期二階段完成4個,農村補點需新建29個站,其中26個均是他完成的協調。在7月份下來的立項批覆後,他就協同施工單位做好了各項準備,在8月上旬就提前完成了選址、協調、勘測、設計等,最終浦城的網路工程建設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真正實現了4G建設快人一步。

  為促進工程進度,提前完成工程任務,需經常與裝置及物料管理部門、物流、施工單位等溝通協調,他會一個一個環節的跟蹤,如向倉庫瞭解裝置到貨情況、配套裝置是否與設計相符等。老鄭不知多少個日夜奮戰在建設一線,加班加點,甚至放棄大多數的休息日進行工程進度跟蹤,排除工程建設中的各個問題,就為了能提前完成任務。

  他親力親為,深入現場,對涉及安全和質量的重點、難點工序進行現場把關,如:浦城施工環境差的紫興新城、浦城一中、浦城七裡頭、葡萄源等基站搬運,裝置須人工從外牆吊上到基房內,存在安全隱患,憑藉自己多年網路維護及施工經驗在現場制定施工方案並指揮施工。特別是浦城臨江站搬遷更是各大考驗,由於該基站位於的那座山,已被臨江的村部建設需求挖成了“孤島”,上山無路,四周最低的崖壁也有5米多、高的崖壁有十幾米,地形險峻,工程施工難度非常大、不安全因素較多,裝置搬遷又必須是晚上11:00時開始,為了保證工程的如期完成,他先期幾次到現場觀察地形,最後制定施工方案,修棧道300多米,以油機發電供電架,設夜間照明線路,最後在他和眾人的努力下,工程順利的完成了。

  3G、4G移動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從事網路維護和工程建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為適應新形勢下做好本職工作的需要,老鄭也不忘學習,他和年輕員工們一起參加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知識。一方面重點對《通訊工程驗收實用手冊》、《無線傳輸工程施工及驗收暫行技術規定》等專業理論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另一方面,他還虛心向專家同行學習,取長補短,精益求精,同時,他還注重把理論結合到實踐當中,提高技術水平。老鄭還非常注重“傳、幫、帶”,他整理出自己多年來了“實戰經驗”為年輕員工們上課,他說幫助年輕員工上課不但提升了我們建設隊伍的能力,還能鞏固自己的知識,為更好地作好網路工程建設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3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叫吳培春,是南平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食品衛生監督科科長,也是衛生監督系統的一名老兵。自從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後從事過多項衛生監督工作。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叫《不辭千般苦 換取萬家安》。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希望通過回顧自己從事衛生監督工作20多年來的酸甜苦辣,來折射出每一個衛生監督系統工作人員的辛勞與繁雜,光榮與夢想,也希望大家能多多理解和支援我們平凡而艱鉅的工作。

  俗話說得好:“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食品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要,食品安全直接關係著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健康,更關係著子孫後代的幸福和民族的興旺昌盛。但是,近年來,食品安全形勢不容樂觀,食品安全事件時有發生。翻看報紙、開啟電視,瀏覽網路,“蘇丹紅”、 “瘦肉精”、“吊白塊”、“三聚氰胺”、“地溝油”……一個個食品安全事件觸目驚心,一個個食品安全“殺手”防不勝防。為此,另外一句話“食以安為先”,我們每個衛生監督人員必須牢牢銘記在心,不敢稍忘。只有讓百姓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方才不負我們所肩負的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近8年來,我先後主持三個業務科室的工作,分別承擔不同的衛生監督執法任務。業務部門,業務為先,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我認真學習國家相關政策法律,不斷與時俱進學以致用,努力增強自身綜合素質。通過自學,我取得了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證書、心理測量資格證書;先後兩次參與編纂《閩北衛生防疫志》;在全省率先制定《重大活動食品衛生監督技術規範》、《餐飲業食品新增劑使用管理規定》;與軟體公司合作研發設計了《餐飲食品電子臺賬監管系統》,在全市大中型餐飲企業和學校食堂推廣使用,被市委市政府列為“智慧城市”重點建設專案之一。

  2007年10月,全國上下開展餐飲環節專項整治行動,時間緊、任務重,我帶領監督員加班加點,對市區直管的650餘家餐飲單位逐家檢查指導,逐家複核驗收,耐心細緻教會經營者做好食品原料採購臺賬,身體力行示範食品庫房和場所的整理清潔,終於順利通過了省上考評,獲得了所裡頒發的“突出貢獻獎”。

  “天上月圓,人間團圓”、“爆竹聲聲,除舊迎新”……但是,食品安全監管是一個特殊的行業,越是節假日,我們越忙碌。每逢春節、中秋、國慶等節假日,為確保餐飲消費安全,我作為科室負責人,都主動值班,手機24小時開機。針對節假日人員流動性大,大型聚餐、宴席、婚宴多等特點,我和同事們一家家巡,一遍遍查,讓領導安心、讓百姓放心。5年來,雖然我和愛人分居兩地,但春節從未離開過南平。每年除夕值班,我都主動提出“我來上”。大家忙著準備年夜飯的時候,我卻在餐飲單位巡查,好讓大夥安安心心開懷暢飲。有一年除夕夜,我拖著一身疲憊回到所裡,給遠在外地的妻兒打電話祝福新年,卻被女兒數落:“爸爸,我都好多年沒吃你煮的年夜飯了。”我一聽,鼻子陣陣發酸,心裡真不是滋味。2011年5月,我的老母親突發疾病,需住院手術治療,當時正值南平市省級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複評,如果請假勢必對工作造成影響。於是我白天帶著同事開展地毯式巡查,晚上到醫院陪護老母親,心力交瘁。所領導知道後,讓我休假,可我還是一頭扎入工作中。最終在省級衛生城市複評中,所負責的專案順利通過。自古忠孝難兩全,母親雖然病臥在床,但她最懂兒子的心。

  作為衛生監督執法人員,不僅要關注百姓健康,還要熱心為消費者排憂解難,及時、妥善處理食品衛生投訴事件,即知即辦,立行立改。5年來共處理投訴120餘起,協調解決消費糾紛30餘起,件件有結果,事事有著落。

  作為行政監管部門,既要文明服務,又要嚴格執法。為震懾違法生產經營食品的經營者,達到懲戒和教育的效果,到食品衛生監督科任職後,我著力查辦食品違法案件,2008年來共辦案100餘起。在辦案時注重與新聞媒體互動,以案釋法,以理服人。實施行政處罰時,我注重糾正違法行為,對當事人給予耐心說服教育和指導整改,對處罰事項依法細心地做出解釋。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堅持換位思考,多為弱勢群體著想。有一位農民工在學校周邊租了個違章搭蓋的小屋開小吃店,我三番五次上門勸說,均未奏效。為防止學生食物中毒事件發生,我帶隊對這家小吃店採取強制措施,他的妻子暴力抗法,對我死命又抓又扯,將我雙手抓得鮮血淋漓,制服也被扯破了。查封了小店後,我為這位農民工在市區繁華地段另尋了個店面開餐館,生意紅紅火火,他感激連連。我笑笑地說:“只要你守法經營,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

  每年“5.13”投洽會和茶博會,都是展示閩北經濟社會發展面貌的盛會,不但嘉賓雲集,還有領匯出席。食品安全保障任務既艱鉅又繁重,稍有半分差池,後果不堪設想。我細心制定工作預案,從各地抽調食品衛生監督員開展培訓,從後勤保障到具體服務,起早貪黑,一一落實。在我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幾年來,每次全市性重大活動食品保障工作均未發生一起食物中毒、食源性疾患和飲用水汙染事件,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表揚。

  2010年夏季,我市發生“6.18”特大洪災,為做好搶險救災與災後防病工作,我第一時間帶領監督員對災民臨時安置點、學校食堂、受災餐飲單位、超市熟食部等單位進行檢查,指導他們對場所、食品容器和用品用具進行全面消毒,對超市水淹食品的清運、銷燬,加工場所消毒、衛生設施裝置更新等全程跟蹤幫扶,發放消毒精片,監督銷燬水淹食品120噸。在災後重建過程中,全市無一例集體食物中毒和介水腸道傳染病發生,確保了災後市場秩序穩定。

  默默奉獻,幾多收穫。“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工作先進個人”、 “2001~2005年全國衛生系統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個人”、 “全省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南平市 “2007-2011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先進個人”……近年來,我的辛勤工作換來了生活的慷慨饋贈,贏得了一項項榮譽。但我深知,榮譽屬於過去,奮鬥永無窮期。

  不辭千般苦,換取萬家安。 “中國夢”,民族夢,如果你問我你的“中國夢”是什麼,我會自豪地告訴你,作為一名衛生監督人員,我的“中國夢”就是:盡心盡責,一絲不苟,認真監管,文明執法,讓每一個經營者幹得開開心心,讓每一個消費者吃得放放心心,做一名優秀的健康衛士。

  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