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就業困境初探論文

  當前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計算機專業就業困境初探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計算機專業就業困境初探全文如下:

  摘 要: 隨著資訊產業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成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但是,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卻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因此,學校要轉變觀念,調整教學計劃,改革課程設定,建立校企合作、“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適應社會對計算機專用人才的需要。

  關鍵詞: 計算機專業就業 專業設定 課程設定

  隨著資訊產業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成了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根據人才需求資訊調查,職位需求電子資訊類排在前五位。雖然計算機類人才短缺,但計算機專業整體卻面臨就業難的尷尬。首先,IT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其次,眾多的畢業生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這真是應驗了那句俗話:“出口暢則旺。”面對學生就業的巨大壓力,以及各高校之間畢業生就業的激烈競爭,提高畢業生的整體素質和就業核心競爭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畢業生的就業需要學校轉變工作觀念,調整教學,進行適應社會需求的課程改革;要從多方面入手,實現全方位的真正意義上的改進。從專業建設和課程設定角度出發,遵從市場導向,提高實踐技能,強化畢業生的自身業務能力,為更好地就業奠定基礎。

  1.計算機類專業就業情況調查

  我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最多時,畢業生與用人需求資訊的比例高達1∶10以上。計算機專業畢業生不僅就業率高,就業質量也非常高,學生就業主要面向機關、事業單位和高收入的大型企業。隨著高校擴招,計算機專業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再加上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現今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大不如前,就業的整體質量明顯下降。

  各高校在主動跑市場,為學生找就業的門路時候,往往忽略了自身知識的陳舊和教學方法的呆板,動手能力核心技能、行業通用技能和職業專門技能已成為用人單位最基礎的入門證,畢業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遠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因此,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日顯突出和必要。

  2.原有的知識體系分析

  調查分析得知,大多數學院的課程體系沿用“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的三段式模式,並且內容方面更是本科的濃縮,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教學往往偏重理論教育,學生實踐能力普遍偏弱,與生產實踐有相當的距離。課程設定不能適應企業要求,各職業院校間,專業設定雷同度高。在專業課程體系結構上,開設的課程重複度高。以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該專業的基礎能力要求畢業生能從事計算機硬體除錯、安裝與維護。在開設課程時,一些學院設定了“計算機基礎”、“作業系統”、“計算機管理與維護”、“計算機整合技術”等課程,希望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掌握計算機的組建與管理能力。事實上,結果證明,學生學習了很多重複性知識,但依然不能很好地完成對應能力要求的工作。

  3.學習內容與市場需求相結合

  要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與技能,要有兩個前提:一是學生要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慾望;二是所學的課程能夠滿足專業核心的技能要求,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專業核心技能。很多人認為:大學只是人生的一個過程,可以輕鬆過往,這樣的認知結果是可想而知。教師要先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做好課程的合理設定,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下學好相關的課程,使他們真正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設定課程要分析就業趨勢,找準方向,尤其是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主要去向是企業。所以在進行專業課程體系設定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市場調查,走訪企業。不僅要了解企業工作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而且要知道企業的工作流程和具體操作規範,然後進行課程設定和知識擴充套件。

  模組化教學,按照市場的需求,設定“模組化”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體系,明確目的,由淺入深,配合專案教學,有利於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培養計算機應用方向的人才。

  校企合作,進行“訂單式”人才培養。面對教學內容嚴重滯後的狀況,學校要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學生滿足企業的需求,實現學生高質量就業。

  4.學習內容與實踐技能相結合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是老生常談,但人們總是談得多,做得少。學習內容只是紙上談兵,走出去只是學生的幻想。頂崗實習應該成為時尚,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應該普及。

  加大“頂崗實習”環節,讓學生體驗真正的企業生產環境和工作流程,積累實際操作經驗,從而有效地縮短同用人單位實際用人標準間的距離。

  5.結語

  針對計算機類專業的就業難的問題,需要更多的人進行研究和探討。儘管近幾年IT行業陷入低迷,但與其他專業相比,社會和用人單位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最大,供求矛盾並不突出。高校應通過在專業建設方面的努力,提高畢業生的競爭力,為學生就業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