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生扶持創業政策

  雲南的大學生做創業也是有扶持政策的,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1.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

  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註明“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援政策。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享受培訓補貼

  對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交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對大學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5.免費創業服務

  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諮詢、資訊服務、專案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6.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

  高校畢業生可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7.創新人才培養

  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實施的系列“卓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同時享受跨學科專業開設的交叉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8.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實的各類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的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享受各地區、各高校資源共享的慕課、視訊公開課等線上開放課程,和線上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

  9.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共享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裝置等科技創新資源和實驗教學平臺。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和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以及高校學生成立的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提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10.改革教學制度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建立的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學分累計與轉換制度,和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專案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的新探索。同時也享受為有意願有潛質的學生制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等系列客觀記錄並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的教學實踐活動。優先支援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

  11.完善學籍管理規定

  有自主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享受高校實施的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程序、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等管理規定。

  12.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的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以及地方、高校兩級資訊服務平臺,為學生實時提供的國家政策、市場動向等資訊,和創業專案對接、智慧財產權交易等服務。可享受各地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相關培訓、指導服務等扶持政策。

  雲南 12條惠民政策 促創業就業“為貫徹落實《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22條措施,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迅速行動,制定出臺了12條惠民益民配套政策措施,力推全省穩增長開好局。”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邢渭東介紹,這些政策措施惠及扶持創業擴大就業、繼續實施援企穩崗補貼政策、積極化解規模性下崗失業風險等方面。

  “今年新一輪的促進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強化供需兩端就業和人才的有效對接,將完成‘貸免扶補’和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創業12萬人以上,對新招用符合條件人員就業達到規定比例的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可按規定申請不超過200萬元的勞動密集型小微企業貸款。”邢渭東說,對符合產業導向,在生產經營中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繼續按規定、經相關部門批准,可緩繳應由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6個月,執行期為今年6月1日至明年5月31日。企業吸納城鎮就業困難群體人員,與之簽訂勞動合同並按標準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小微企業吸納高校、技工院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2016雲南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

  一、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目標任務。

  2015至2017年,全面實施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到2017年底,使我省基本實現主要勞務輸出地縣級服務設施全覆蓋,依託創業園和眾創空間建設發展一批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立一批返鄉創業培訓實習基地,爭創8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組織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參加創業培訓30萬人次,扶持創業20萬人,實現帶動就業50萬人以上。

  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具體措施。

  一是圍繞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一是緊密結合當地優勢產業和特色經濟,指導和幫助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選準選好創業專案。二是承接產業轉移帶動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創業。三是引導返鄉創業與萬眾創新對接。四是把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招商引資範圍和貧困地區在實施整鄉推進、整村幫扶中的扶持物件。

  二是加快基層創業服務平臺建設。一是加快建設州市、縣市、區、鄉鎮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設立統一標識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服務視窗。二是通過“網際網路+”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業服務。三是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整合資源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一是州市、縣市、區要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廠房、校舍、批發市場、樓宇、商業街和科研培訓設施,依託現有創業園區、眾創空間建設模式積極開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建設。二是鄉鎮和有條件的村要結合地方特色建設返鄉創業園。

  四是實施返鄉創業農民工培訓專項行動計劃。一是編制實施專項創業培訓計劃。二是規範培訓,提高創業培訓質量,對創業培訓機構採取面授、遠端網路互動等方式有效開展創業培訓,要按規定給予創業培訓補貼。三是支援返鄉創業培訓見習基地建設,鼓勵創業返鄉農民工參加創業見習。

  五是創新金融服務。一是發揮“貸免扶補”創業擔保貸款、“兩個10萬元”微型企業培育政策的作用,給予返鄉農民工等人員創業扶持,並按規定由財政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二是鼓勵和支援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做好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金融服務工作,加大信貸支援力度。三是擴大擔保方式和抵質押品範圍,切實解決農民工創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

  六是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全面納入公共服務範圍。二是建立返鄉創業專項導師隊伍,落實創業擔保貸款“1+3”後續跟蹤服務機制。組織開展技能扶貧專項活動,通過“三個一批”為返鄉創業農民工創辦企業提供熟練技能勞動者。三是運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機制,通過向農民工返鄉創辦的中小企業提供免費的公益性服務,幫助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解決企業開辦、經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能力不足、經驗不足、資源不足等難題。四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

  七是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對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符合有關政策規定條件的,切實抓好工作落實,確保優惠政策落地並落實到位。

  八是加大財政支援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安排一定返鄉農民工創業扶持資金,專項用於引導、扶持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二是各級財政要嚴格按照政策規定的標準和範圍,將補助資金列入年度預算,確保補助資金及時足額兌現。

  三、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組織實施。

  一是省級就業創業工作聯席會議要研究制定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措施,各級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要切實維護返鄉創業農民工等人員的權益。各相關成員單位要加強協調配合,抓好《鼓勵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綱要》的落實,明確時間進度,制定實施細則,確保工作實效。

  二是明確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步驟和考核辦法。

  三是大力宣傳返鄉創業人員的方針政策和先進典型,大力營造創業、興業、樂業的良好環境。

  四是圍繞目標任務制定了《實施“返鄉創業工程”三年行動計劃綱要2015—2017年》。《綱要》分為提升基層創業服務能力行動計劃、整合發展農民工返鄉創業園行動計劃、開發農業農村資源支援返鄉創業行動計劃、完善基礎設施支援返鄉創業行動計劃、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行動計劃、創業培訓專項行動計劃、返鄉創業與萬眾創新有序對接行動計劃等7個專項計劃。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