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化教學培訓心得
目前我國教師資訊科技能力普遍不夠,資訊科技在教學資源與教學過程中的整合水平很低,教師資訊科技培訓的效果不盡人意。你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7月18號至7月23號我參加了江蘇省職業學校資訊化教學能力培訓班,每天的講座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認識到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不應只停留在課件的製作上,感受到做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的教與學活動中。與全省同行們的交流更是開闊了我的視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可以說這樣五天的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得及時,來得實在,我覺得受益匪淺,深受啟迪。
1、提升視野,感受到資訊化教學的魅力
隨著教育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課堂,越來越多的學校管理者要求教師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以促進學習者發展適應資訊時代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養,並逐步探索新型資訊化教學模式,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和挑戰。
開班儀式上,省職教所馬所長除了給我們明確了組織此次培訓班的目的和要求,他說“這次的培訓不能像溫水煮青蛙,而是希望能給我們大家一個刺激”。我在聽完了劉大君等老師的成果演示後,我想馬所長的目的是達到了。那些優秀的作品提升了我的視野,感覺到先進的多媒體應用在教學上的巨大魅力,我憧憬未來教育資訊化時代的到來,更激發了我深入鑽研資訊科技的信心和決心。以前我以為資訊化技術只是做做課件,甚至認為資訊化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在聽了錢東東院長的一席話後,我瞭解了資訊化是個內涵豐富的領域,它不僅僅是計算機老師的事,它應該是每個老師要去努力的方向,利用資訊科技服務於教學,達到資源網路化、學習自主化、活動協助化、情景虛擬化、媒體數字化。
2、更新觀念,體驗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
培訓的第二天,張義兵老師給我做了《資訊科技支援下的知識創新教學》講座,他給我們提出了職業教育需要創新教育的觀念。他以知識論壇為例給我們介紹了創新知識教學,知識論壇是以觀點為中心的,而傳統的建構主義則是以活動為中心的。傳統教學重在傳授,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以教代學,教給知識重結論,輕過程,缺少教與學的互動,忽視學生充分的思維過程,使教學過程難以成為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傳統教學重經驗、輕創新,教師憑經驗教學,形成思維、行為定勢,缺乏對自己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反思、研究、創新。傳統教學還具有封閉性,缺少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教學創新所要體現的就是要變傳授式教學為研究性教學,變經驗教學為反思性教學,變封閉性教學為開放性教學,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的一項輔助手段,對我們的教學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我們用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問題直觀、形象地展現給學生,有助於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在教學過程中把豐富多彩的視訊、動畫、圖片等資料展示給學生,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某些問題的設定,可以培養學生對教學過程的參與意識,加深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程度;選擇合適的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大我們的課容量,節約時間。如果沒有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單純靠粉筆、黑板等教學工具來進行教學的傳統教學模式顯然是跟不上現代化教學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提高自己的資訊化教育水平對教師來說勢在必行。可以說每一天的培訓都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
3、網路學習,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
在這幾天的培訓中,幾位專家都提到了網路學習,這一點我頗有感想,網路學習這樣一種新型的學習形式,有他不可替代的特點,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方向。網路學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質量,經濟發展狀況可以促進教育的發展,影響教育的規模,一般地,教育受經濟的影響是從二個方面展開的。一是從教育設施上,教育技術和設施的改良,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二是從教育的規模上,麥克風和音響可以讓幾百人聚集在一起上課。但是,這種教育模式實踐證明是不可取的。網路學習可看做是一種在教育領域內擴大勞動規模的典型形式,勞動力因素教師被網路所替代,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是多餘的,相反,作為指導者的教師或裝置維護者,其作用也在逐步提升。
網路學習可以自我決定學習時間和地點,這種學習方式下是適應了成人的特點,它為學員節省了很多時間。比如,我們現在的培訓就可以通過網上課件自由回家抽時間進行網路學習。
網路學習還可以按需學習,網路學習最大的特點是學生能根據自身發展需要進行選擇性地學習。網路學習還有一個特點是每個學生能與優秀教師開展互動。
4、良好的資訊素養,教師必須具備。
在此次培訓中,有位專家給我們介紹了國外的資訊化技術案例,讓我看到了資訊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最後一個講座上陸經理為我們介紹了教學設計開發工具,我這軟體對於我們進行資訊化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受到教育教學工作的艱鉅。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網路、電腦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才能成為一名滿足現代教學需要的高素質的教師。
5、不同地域同行的交流,瞭解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這次的培訓不僅僅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資訊化教學能力的機會,也為我們提供了與全省同行交流討論的機會。在交流中我看到了我校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比如我校的實訓實驗條件較好,校領導比較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也發現了各地的差異和我校的不足。
篇【2】
今年的暑假很特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來享受這個歡樂讓我期待的暑假,更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我有幸參加了由日照教育局培訓科組織舉辦的資訊技化教學培訓。本次培訓為期六天,由市教育局的培訓科主持,並特邀著名華中師範大學教授胡小勇教授進行全方位的培訓講課,來自全市初中和小學約200位骨幹教師接受了培訓並積極參與討論。培訓通過四個模組提高教師資訊化教學應用水平,分別是:資訊化教學研修、問題化教學的案例分析、教學評價目標學習、集中上級學習實用教學軟體。
完善穩定的教學平臺是實現教育資訊化的地基,所以掌握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掌握實踐操作技巧是在資訊化教學的萬里長征第一步。我通過前兩個模組的學習,首先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概念:“資訊化教學”。胡教授有句讓我感受深刻的話:資訊科技是個萬能的錘子,但是我們需要的釘子在哪裡呢?也就是說,因為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們從網路中可以獲得的東西多了,但是這樣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怎麼樣從這個海量的資訊中獲得自己想要的釘子呢?這就是需要我們老師有實踐實效性的知識,和對知識的處理。而優秀的教師更是一個機智,策略,技能的儲存者。胡教授所傳授的很多理論自己第一次接觸,覺得很新奇,更或者我們這個環境下的教師接觸的少了,畢竟環境不一樣。
這次培訓不僅僅在掌握先進的資訊科技知識,還增加了學員的上機實戰操作訓練,後半部分的培訓在上午學習理論後,下午直接進行面對面的操作,實踐的效果很有效,我們學會了更好地使用各種軟體來支撐教學,我們可以輕鬆構建自己的教學課程、編寫學案、組織討論。我們將作業統一第一時間上傳到專門的教育平臺,胡教授的精心批閱更是讓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好更快的完善自己。
本次培訓效果
1、更新了觀念
通過培訓,我瞭解了更多的教育教學理論、教學觀念,拓寬了思路,對新課程的認識與實踐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對自身的素質提高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2、提高了能力
通過培訓我在多媒體有效運用方面有了較大進步,7月26號的的考查活動之中,獲得優秀成績,成績達標。
3、看到了不足
通過培訓,加強自身科學素養和教育素養的提高是自己成長的需要。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乃至源源不斷的溪水,這樣才能有準備地給學生一杯水。我知道,一個好的老師首先是一個課程工作者,再是一個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要善於學習,善於思考,善於研究。我們的知識要不斷更新。這樣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教育的意義是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4、開闊了視野
培訓讓我認識了很多教育中值得學習的榜樣,開闊了視野,同時為今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培訓學習不但讓我學有所獲,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學有所用,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今後的教學實踐中去,
四、存在問題及反思
1、學習中“聽聽激動、想想感動”,“沉”下來思考不夠。
2、認識不夠,忙於應付。
總之,現代資訊科技的培訓是全新的培訓方式,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搭建了廣闊的平臺,為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了新的模式。我很感激學校能夠讓我去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我將不斷總結和研究,爭取在以後的培訓中取得更大成績,力爭在教學中有更大的進步。
篇【3】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對資訊化教學有了一些更深刻的認識。結合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特點,我覺得語文學科與資訊科技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運用,為語文課堂教學增添了無窮魅力,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
資訊化教學對於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問題意識的培養乃至懷疑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對現代化教學資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與發現的興趣,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協作能力,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等等有諸多益處。
但是資訊化教學在實際的實施和操作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困惑:
1、比如語文學科中的單元模組,一個單元一個主題,一般情況下包括四篇課文,四篇課文全部學完,以往大概要10個課時,再加上練習和習作部分,至少要16個課時,需要8個兩連堂,這樣設計單元模組時對老師來說也是一個繁重的任務。我昨天在設計第一單元時,四篇課文,我分成兩個模組,一篇現代抒情詩歌,一篇古詩兩首分在一個模組裡,剩下兩篇是兩位愛國偉人的故事散文分在一個模組。但是在實際設計中,時間的分配上、操作的可能性上我還是出現了困惑。再有,語文課雖然是一個單元同一個主題,但是每一篇課文的重難點是不同,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也是不同,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一篇課文的學習,如有共性的地方再融會貫通起來。我覺得還是一篇課文,兩個課時,一個兩連堂,一個小模組,這樣從時間、和實際操作上更容易把握。
2、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
資訊化教學並不是課堂上學生使用電腦了,就是資訊化教學了,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學到了什麼東西。既然電腦是個比字典更豐富的學習工具,我們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並不是時刻都在使用字典,所以我覺得在學習、操作過程中並不是每一個內容都要藉助電腦,所以電腦的使用在內容要有選擇。對一些教學內容如:識字、寫字、朗讀、口語表達能力還是要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帶領著學生訓練到位,這些能力的培養可以藉助電腦,但是不能完全依賴電腦。
3、相對於學生,教師面對資訊化教學資源所感受到的不僅是便利,更多的是挑戰。同時也必須思考和實施新的對策與方法,教師一方面要積極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更應重新確立教育教學的側重點。由於教師與學生面對的是同樣的資訊資源,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管理能力。
4、培養學生上網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
電腦的使用固然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拓寬他們的知識面,給他們學習的自由。但是作為小學生來說由於年齡的特點,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引導、管理,學生可能在一定的時間裡從電腦裡什麼價值的知識也搜尋不到,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所以培養學生上網蒐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需要著重培養。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淺的感受,有不足之處,希望領導、同時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