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徐川我為什麼入黨心得

  南航的徐川關於“”我為什麼入黨?”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只是建議想要入黨的人,對黨的過去和未來“回頭看”“仔細想”“慢慢走”,“知道怎麼來的,才能知道身在何處,才能知道去往何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答學生問: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

  徐川

  一

  接到同學留言,說他最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選擇。他有資格被髮展為黨員,但是他還沒想好,問我怎麼看。

  我特別欣慰,因為他在思考,有判斷,想抉擇。人不思考,和鹹魚有什麼分別?別人都說好,你就選擇,你是別人的牽線小木偶嗎?

  即使所有人都告訴你這是個好事,你沒想好,那也要慎重。這才是你自己的生命,這才是你自己的選擇,這才是為自己負責。

  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這是他給我的問題,也是我給自己的命題,我們今天一起來聊聊。

  二

  我大學畢業之前才成為正式黨員,不算早,很多人在高中就是黨員了。當然,這不好比較,我也不羨慕,我們都有自己的人生,不能老是看著別人。如果你的眼睛一直盯著別人,也就迷失了自己。其實,我很多條件早就具備了,我群眾基礎很好,威望很高。班級裡各種選舉,只要是正面的,只要我參加,基本我就是第一名,有時候我還是全票,也就是說連我自己都覺得我挺好的。

  但是我什麼都好,就是學習不好。於是,威望再高,基礎再好,成績太差,還是沒有資格入黨。因為成績原因我主動辭去班長職務,結果班級同學硬生生又把我選上了。當然,最終我還是“辭職”了,因為成績確實慘不忍睹。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後來東風來了,但是風太小,成績有好轉,但是不夠好。我成績一直拼命追趕到大三才逐漸符合條件。於是,我開始激動萬分地進入組織的考察程式。

  那麼,問題來了,我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三

  有很多同學一談入黨動機都是套話連篇,動不動就“從小爺爺對我說”。純粹是為了讓自己顯得基礎牢固、條件成熟,隨時把爺爺搬出來憶苦思甜。要麼是從小爺爺對我說,吃水不忘打井人;要麼是從小爺爺教育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要麼是從小爺爺告訴我,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

  我一度深深地懷疑,大家擁有同一個爺爺。

  這些無比正確的廢話,持續了很多年,現在也在使用。我不認為這個就不好,但是我認為你入黨應該是你自己的事。而且,我認為,就算爺爺真的跟你說,你們都是那麼乖的孫子嗎?我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也從來沒有讓我爺爺現身說法。

  因為我沒有見過我爺爺。

  但是我家根正苗紅,出身貧農是真的,而且我們家也基本都是黨員。我爺爺生前是村黨支部書記,我叔叔也是,我爸爸則是在部隊歷練成長的黨員。

  但是,給我最大震撼的不是他們。

  四

  在我入黨前組織談話的時候,學校宣傳部部長讓我談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我沒有講我的爺爺,也沒有講我的家庭薰陶,我講了一個故事。

  我大學讀書是在外國語學院,外語學院當時的黨委書記是畢可友。他有個親侄女小畢在我們班讀書,我們那時候特別羨慕。因為有個親戚在身邊罩著,就算是同等能力看關係,至少心裡踏實了一些。小畢從來都是撇撇嘴,說你們不瞭解我大爺,他不會為任何人走後門。我們就哈哈哈,傻子才信。後來,小畢參加學院保研面試,她一直是前三名,我們學院有兩個名額。學院早就傳開了,說小畢你妥妥地保研了,成績本來就好,何況還有你大爺。小畢一臉凶相,你大爺!她說要是她大爺不在,說不定還好一些。我們又哈哈哈,傻子才信。

  後來,結果公示,小畢果然沒有上!小畢竟然沒有上?!

  那幾天小畢眼睛哭得跟桃兒似的,我們誰也不忍心去討論她大爺的事。

  不過我們也慢慢相信有個當領導的大爺有時候真不見得是好事。她自己當然不是吃素的,自己考研考去了北京更優秀的學校。

  後來,有一次採訪畢書記,我提到了這個話題,就說大家當時都覺得不可思議。畢書記說,什麼叫不可思議?升學考學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天大的事情,她並沒有特別傲人的成績。而且,當個人利益和別人的利益衝突了,黨員本來就要作出犧牲和讓步,不然憑什麼你是黨員?入黨的時候都宣誓過的,要隨時付出,入黨不是為了能夠給自己獲得更多利益……

  他說得特別認真,我聽得特別仔細。

  我腦海閃過一個詞叫正義凜然,有股正氣支撐的人大概都是威風凜凜百毒不侵的。我覺得我做不了這樣的人,但是我覺得我願意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正能量的世界,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都需要的世界。

  所以,我決定加入中國共產黨。

  五

  但是,我還是太年輕了,世界觀和價值觀並不會就這樣輕易地生根發芽。信念建立太單純,摧毀起來也特別容易。

  後來,我到了上海讀書。雖然我只是研一的新生,雖然我是支部黨齡最短的黨員,但可能是因為樂於奉獻和勇於擔當,很快擔任了黨支部書記,後來竟然還以新生的身份競選成為研究生會主席。

  那時候,我們支部的核心任務就是組織政治學習,我第一次當黨支部書記,第一次帶領大家學習,所以我特別用心。當時,我們的學習任務是領會上海市委領導同志的講話精神。我們認真學習了3個月。後來,領導被抓了。

  學習過程自然無疾而終。然而,我不能接受。接下來的很多天我特別傷心,特別難過,特別委屈,就好像自己辛辛苦苦在海邊建了一個城堡,一個浪打過來就全部坍塌。

  回想起過去的3個月,我覺得所有的努力特別可笑。越用心越受傷,越在意越痛苦,越賣力越滑稽。我當時想不明白,也無法向別人求助,我想不通。很多人還嘲笑我,有什麼好委屈的,跟你有什麼關係?別人未必理解我的憤懣,未必理解信念受到衝擊的迷茫。

  六

  時間慢慢過去了,我自己也終於可以比較平靜地想清楚一些問題。

  其實,我們不應該把入黨的動機跟某個人聯絡在一起。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他們都是個人,都是個體。把信仰交給個人承載永遠是有風險的,也是脆弱的。或者說來得快,去得也快;建立很容易,摧毀也簡單。因為人是會變的,所以我們有個詞叫蓋棺論定,死了才靠譜兒。尤其在別人信仰沒有那麼牢固、沒那麼可靠的前提下。

  另外,我們不應該因人廢言,不應該因為人出了事,就覺得所有的話都沒道理。上海市委領導當時的種種講話不是代表他個人,講話的意義也不能因為他個人出事而全盤否定。只不過,在以德治國的傳統文化中,德行有問題,那就什麼都不是。

  現在,我們重新來回答這個問題:今天,你為什麼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如果過去我的認識膚淺,那我也要自己尋找一個答案,這不是為了巨集偉的目標,是給自己的內心一個交代。

  七

  我開始讀黨史,我想從這個黨的誕生之初去尋找答案。不為了考試,不為了考級,只為了內心的平靜,只為了給內心那些湧動的不安找一個落腳的地方。

  然後,我有了太多太多的疑問。

  比如,一個只有十二三個代表的大會,一個只有50多人的政黨,最小的不到20歲,靠什麼克服千難萬險聚集到一起?比如,那些早期代表有的衣食無憂,有的在外國留學,有的身居高位,是什麼讓他們心甘情願拋棄一切幹共產?比如,中國近代史的舞臺上各方都有登臺亮相的機會,北洋軍閥、封建復辟、辛亥革命、國民政府,為什麼是共產黨最終走到了歷史舞臺的中心?比如,這個逆襲的政黨誕生之初沒有任何光環,沒有任何背景,沒有任何資歷,哪裡來的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底氣?比如,這個命運多舛的政黨一路面臨各種圍剿追擊,面臨各種逃離、掉隊、背叛,靠什麼堅持到最後的勝利?比如,歷史始終在觀看,人民始終在判斷,是什麼讓人民選擇了共產黨,而不是其他政黨?

  答案只能是兩個字:信仰。

  是誰選擇了共產黨?歷史,還有人民。

  八

  加入一個組織,就要了解一個組織的過去,看清一個組織的未來。這應該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其實這個最基本的要求我們都沒做好。我們受了很多年的教育,但是教育我們的人並沒有很好地完成這份工作。因為我們在這麼多年的教育中失去了對歷史的興趣和對選擇的敏感,其實歷史全是細節,歷史全是故事,歷史充滿懸念,歷史波譎雲詭。

  這個組織的過去其實很多人都不太瞭解,自己不讀黨史,不讀黨章。我們沒有經歷過艱苦歲月,也就不能憑空建立起對黨的感情。所以,我們要回頭看,要仔細想,要慢慢走。

  這個政黨的歷史並不遙遠,這個政黨的現在其實也不復雜。知道怎麼來的,才能知道身在何處,才能知道去往何方,這是最簡單的邏輯。

  這個政黨的未來也容易判斷,這一兩年,我們見證了很多事。所有人都看得到“打老虎,拍蒼蠅”,看得到“從嚴治黨”;所有人都看得到“八項規定”,看得到“群眾路線”;所有人都看得到“三嚴三實”,看得到“兩學一做”;越來越具體,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常態,這就是趨勢。

  道理並不複雜,心中沒有人民,必被人民所棄。這個政黨的榮光與人民緊緊相依,未來的輝煌也必然有賴於此,也只能如此。這是歷史給出的答案,也是中共自己的選擇。

  九

  我想,我今天給出的肯定不是最終答案。或者,我也不是想給出一個最終答案。

  現在,入黨的門檻越來越高,入黨也越來越困難。決定一個黨的生機和活力的,永遠不是黨員的數量,而是質量。那就讓真心想加入這個組織的同志們面臨更多一些考驗。我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強大的群眾基礎,不能為群眾全心全意奉獻,做不到吃苦在前,享樂在後,他是沒有資格入黨的。至少,在我所能輻射的範圍內,就是如此的標準和要求。

  如果大家都同意這樣的觀點,那就不只是我,而是我們。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走到一起。

  同時,也應該帶著每個人的信念和故事。

  篇2

  一封《答學生問: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公開信,讓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思政教師徐川“火了一把”。

  他將這個嚴肅的話題寫得讓年輕人紛紛點贊,把“有意義”的事描述得“有意思”。

  “我一直覺得歷史包括黨史是最有意思的,裡面全是細節和故事,有許多令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如果只把這些當作冰冷的時間軸線去記憶,你才會覺得特別枯燥。”5月16日上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堂公開課上,該校能源與動力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川再一次談到了重讀黨史,談到了獨立思考精神。

  為了聽徐川的這堂公開課,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楊春梅一大早驅車40多公里從鎮江句容趕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00人的禮堂裡坐滿了和她一樣慕名而來的聽眾,很多人此前都看過徐川那篇風靡網路的《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

  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前,當徐川在個人微信公眾號上收到學生的這一留言時,黨齡13年的他圍繞“兩學一做”主題,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思考,用一篇近4000字的長文作了回覆,文章被300多個微訊號轉載,單日閱讀量超過200萬。

  何以把一個嚴肅的話題寫得讓年輕人如此認同,徐川回答:“在思政教育中,我們往往因信仰、愛國等問題過於敏感、巨集大而不敢談。但思政教育就是要做到勇亮劍、敢發聲。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自媒體時代,把事實拿出來與學生開誠佈公地討論,反而是一種捷徑。”

  “南航徐川”成了網路空間的精神“暖男”

  “如果所有人都看到了我的脆弱,該怎麼辦?”“那就讓所有人再慢慢看到你的堅強!”

  “如何遏制睡懶覺?”“如果不過分,睡會就睡會;如果過分了,先把被子掀了再思考這個問題”……

  徐川在個人微訊號上和學生們的問答自帶“段子手”氣質,從個人情感到人際交往,從校園生活到社會永珍,微信公眾號“南航徐川”2016年1月開通以來,已吸引了數萬“粉絲”關注,持續高居全國高校輔導員微訊號原創排行榜榜首。

  今年3月,一名學生在微訊號“川哥問答”裡的留言讓徐川陷入思考。“留言說他有條件和資格入黨,但是沒想好,問我怎麼看。”徐川說,看到這個問題的他第一感覺是欣慰,“現在大學裡想要入黨很難,一般人機會到了眼前不會想太多。而這名同學能有思考,覺得特別好”。

  藉著學校的黨課和組織談話,徐川向周圍同學提出這個問題,“學生的回答有家庭薰陶、學校教育,還有共產黨的恩情……但全是一個模式。我跟他們說這是別人給的理由,自己到底怎麼想?他們基本上都沒有答案。”徐川感到這個問題是有共性的,值得一說。

  在接下來的20多天裡,徐川陷入了思考,“其實回頭一想,面對一些不良風氣我也曾經困惑過,問過自己到底追尋什麼樣的目標。”為了找到答案,徐川開始“補課”――學習黨史,“過去我們不是沒學過,但都是作為知識來學,沒有通過學習的過程培養起對這段歷史的敬畏。其實,在冷冰冰的教科書背後,是驚心動魄的歷史。”徐川說。

  “一個只有50多人的政黨,一個只有十二三名代表的大會,年齡最小的不到20歲,靠什麼克服千難萬險發展壯大……這個逆襲的政黨誕生之初沒有任何光環、背景和資產,哪裡來的一往無前的底氣……是什麼讓歷史和人民選擇了共產黨?答案只能是兩個字:信仰。”徐川在文中寫道,但他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只是建議想要入黨的人,對黨的過去和未來“回頭看”“仔細想”“慢慢走”,“知道怎麼來的,才能知道身在何處,才能知道去往何方”。

  “這是我第一次感到‘黨委書記’這4個字沒有那麼令人望而生畏。”近4000字的回信在微信上釋出後,一個粉絲在後臺留言說。

  如今,“南航徐川”成了粉絲們在網路空間求助的精神“暖男”,問題涉及學業、戀愛、工作、宿舍關係、職場壓力、考研等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生活困擾,有了信任,抑鬱輕生、意外懷孕這些現實生活中難以啟齒的困惑、煩惱,同學們也會在公眾號上向他傾訴。

  徐川說,線上回覆學生提問是他現在每天必做的功課,經常熬夜到凌晨,與大家分享生活哲學。他向每一個同學承諾:所有人的困惑24小時之內都能收到回覆,最遲不超過48小時。有人用“呵呵”試探他是否線上,結果得到了誠意滿滿的兩個字“哈哈”。“哪怕發個笑臉,對學生來說都有意義。”徐川說。

  篇3

  20xx年5月4日,一篇名為《青年節裡談中國》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共青團中央、總政青年局等多家官微以“深度好文”的標籤轉載釋出。文章從3個小故事出發,傳遞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用幽默輕鬆的方式號召廣大青年涵養中國氣質、宣揚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隨後《建軍節裡談英雄》《國慶節裡談愛國》《重陽節裡談敬老》等“節日談”系列評論文章陸續推出,被千萬粉絲傳閱分享,一年下來,寫了30多篇節日談之後,徐川的新書《節節向上――怎樣把節日過得有點意思》應運而生。

  “新媒體環境下,思想引導的平臺急迫需要凝聚受眾、設定議題、激濁揚清,而節日是很好的契機。”善於尋找突破點的徐川多年來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思政工作的獨特優勢,同時將傳統文化也變成了他手中的“神器”。

  “你是合格的中國人嗎?”徐川常用這句話作為自己傳統文化講座的開篇,“西遊記中究竟是誰挑擔子”“為什麼娶妻叫結婚,當兵叫入伍”“信口雌黃是怎麼回事”等10道測驗題結束,學生基本心服口服,隨著徐老師幽默風趣的講授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結婚是什麼意思?有人說就是結合和婚姻唄。但是過去結婚寫成‘結昏’,又怎麼理解呢?難道是腦袋一發昏就結合了……”一節課下來掌聲和笑聲此起彼伏,常有學生聽完講座後反饋:“感覺整堂課都在聽段子,一堂課笑岔氣好幾次!”

  在徐川看來,當下,95後學生已是大學校園的主體,他們思想開放、個性張揚、自我獨立,如何讓他們信服,從而做好思政教育和服務引導工作,是學生工作人員面臨的共同課題。

  出於專業所學和個人興趣,徐川對中國傳統文化別有研究,並探索將傳統文化與思政工作相結合。他把文化普及形象地比喻為“送禮物”,要讓學生意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趣味和價值,同時與思政教育聯絡起來,既要讓文化可親可感,又要精心設計講課的內容和語言,用學生喜歡的方式送給學生。

  在傳統文化普及的道路上徐川越走越開闊,思政工作也越來越順手。去年秋天,他開設的文化素質教育選修課《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在選課系統剛上線幾秒鐘,500人的名額就被學生一搶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