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柴生芳同志曾經在甘肅省考古研究所工作過,也曾經在省委辦公廳任職,但是,他卻抱著一顆為基層單位和群眾解決問題,立志要讓家鄉的貧困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心願,身為一個博士生,放棄了去京、滬等一線發達地區工作的機會,主動要求到隴西縣、定西縣等地方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你參考!

  篇1

  8月15日早上9點20分左右,接到了柴生芳同志不幸逝世的訊息,我倍感震驚,沉痛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可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懷著對事業的滿腔熱情和對臨洮人民的深深眷戀,帶著對黨和國家的赤膽忠心和對家人的遺憾愧疚,柴生芳同志匆匆地走了。

  柴生芳同志已逝,他留給人們的記憶卻依然鮮活,銘刻在每一個愛著他、尊敬他的人心裡,他的印記將在這片他為之奮鬥過的土地上長存,他的敬業故事將永遠留在臨洮人民心中,他的精神將激勵全國廣大黨員幹部奮進。當柴縣長的靈車從縣城緩緩駛過的時候,街道兩旁擠滿的送行群眾無不為之惋惜,“柴縣長一路走好!”,“臨洮的好縣長、人民的好兒子!”,“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這是每一位臨洮人民的肺腑之言,這是對柴縣長最誠心的認可和最大的讚譽。能得到群眾的褒獎,能讓人民群眾感到離不開,這是一個黨員能達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基層幹部取得的最大政績,柴生芳同志他做到了。

  柴生芳同志已逝,但他崇高的精神品質卻浩然長存,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紮根黃土、勇於奉獻,懷著一顆熱愛家鄉、回報故土的赤子之心義無反顧地來到苦甲天下的定西工作,在這裡一待就是八年,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勤懇懇,忘我工作;他牢記宗旨、甘當公僕、一心為民,一心想著群眾,一心為了群眾,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在我縣任縣政府主要領導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跑遍了全縣80%的行政村,行程4萬多公里,堅持生活在群眾中、工作在第一線,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他始終勇挑重擔、敢於擔當,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為臨洮人民爭專案、引投資、修道路、解難題;他始終艱苦創業、嚴於律己、清正廉潔,工作中一心為公、任勞任怨、不計回報,生活中簡單樸實、勤儉節約、廉潔自律,對待同志謙遜真誠,不自恃清高,對待群眾誠懇熱情,不擺架子、耍威風。他是新時期黨員幹部的優秀代表,是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傑出楷模,是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鮮活典型。

  由此想到,我作為一基層鄉鎮領導幹部,我們應該學習柴生芳同志,應該將學習其精神與學習科學社主義理論相結合、與加強自身信念修養和推進全鎮中心工作相結合、與本職崗位相結合,學習並在工作中發揚他那種紮根基層、甘於平凡、耐住寂寞、踏實工作、任勞任怨、心繫百姓、為民謀利、創新進取、恪盡職守、清正廉潔的精神品質,從本職工作的點點滴滴做起,為家鄉的發展做一點貢獻、為家鄉的人民謀一些福祉。

  柴生芳同志在他的第22冊工作日記封皮上寫道“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身體的消亡無懼,精神的永存可貴,柴生芳同志擔得起這句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在臨終前,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鬥!”柴生芳同志可以這樣告慰自己。

  柴生芳同志是甘肅慶陽寧縣人,是全縣文科狀元,是北京大學的高材生,是留洋博士,2003年他毅然決然地離開省城蘭州,離開了自己的家人,來到自然條件艱苦、經濟發展落後的定西。在臨洮工作的3年來,他的身影遍佈全縣323個村的各個角落,南至南屏鎮的劃不著山莊、北至中鋪鎮的王家溝,村民的家中和田間地頭無不閃著他忙碌的身影、關切的眼神。他那語言樸實、記錄詳盡的30本170多萬字的工作日記記錄了他在臨洮幾乎所有的工作軌跡。我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柴生芳同志深知道路建設是全縣人民致富的關鍵,多次銜接爭取到“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等一批重大專案,實施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自來水入戶率已達70%以上,完成涉及3萬多戶10萬多人的城區集中供熱改造工程,協調惠農貸款15億元,制定精準扶貧計劃等,為全縣未來的快速發展蓄積了無窮動力。“出門招商、回家下鄉,開門辦公、馬上就辦”是柴生芳同志始終堅持的工作原則,在黨的領導下,在柴生芳同志的帶領下,在縣黨員幹部的齊心協力之下,我縣的各項工作正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前進!

  然而,當文化底蘊深厚的臨洮正躊躇滿志地走向新的發展的春天的時候,一聲驚雷,將全縣人民震呆了:為臨洮人民鞠躬盡瘁的好乾部、嘔心瀝血帶領全縣人民奔向幸福生活的好縣長柴生芳,卻永遠地離開了!柴生芳同志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熱愛農村、紮根基層、為民謀利”的感人篇章!

  學習柴生芳同志的事蹟,我對他日記中發自肺腑的心聲特別留意。從他“我是農民的兒子”、“我能奉獻給你們的,只有熱血和汗水”的言語中,我感受到了他為民愛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感受到了他勤奮敬業、艱苦奮鬥的精神;從他“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每年不能保持7%的更新,就難以擔當重任。學習是領導幹部的一項基本功,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不竭動力”的記錄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勤奮好學、勇於擔當、積極進取的品質,我的心靈受到了洗禮、認識得到了提高。從他“此木生芳留千古”的豪言壯語中,我體會到的是他有理想、有抱負,銳意改革、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從他“父愛如山”的四個“大”字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對為人父卻不能陪同守護的歉意,是他為人子卻不能膝前盡孝的自責,是他舍“小愛”表現出的“大愛”。

  這一段時間,我仔細回憶了與柴生芳同志交流的點點滴滴,認真地在各大主流媒體和報紙上尋找著他的身影,不斷學習領會他那種高尚、無私的個人品質,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優秀共產黨人的影子,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他們都是真正的共產黨人,為黨員幹部立下了永恆的標杆。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社會,太需要這樣一種精神與正氣了。在當下轟轟烈烈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之際,柴縣長正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忠誠踐行著,他的精神應該成為我們最為生動的教科書!

  柴生芳同志離去的噩耗牽動全縣人民的心,他的優秀品質滌盪著太多黨員幹部的思想,他的光輝事蹟激勵著無數幹部群眾。作為我,作為一名與柴縣長有過親身交流的鄉鎮黨委書記,在悲傷之餘所想到的最多的就是今後要以柴生芳同志為榜樣,以柴生芳同志為鏡,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大力發揚“三苦精神”,在自身崗位上做出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篇2

  柴縣長離臨洮人民而去,他的精神卻長存在這片黃土大地上。壓垮柴生芳的,是連續17.5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更是8年嘔心瀝血的自我透支。自詡強壯的他,從不把小病小痛放在眼裡,這次卻被來不及問診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扼住了喉嚨?? 公僕意識是信念堅定的政治品質,是牢記宗旨的群眾情懷,是勇挑重擔、敢於擔當的過硬作風。他境界高遠,卻體現在最日常的工作中。群眾能隨時推開縣長辦公室的門,農民增收第一個想到向縣長報喜,貧困學子的所想所需能記在縣長的筆記本上,每條坑窪不平的山路都能成為縣長的“心上路”,這就是最質樸的公僕意識,這就是對群眾路線的最好踐行。留洋博士,卻主動回到貧瘠的故鄉;知識精英,卻沉潛到最艱苦的基層。相比起“上層”和“精英”的角色,柴生芳選擇成為在大地上書寫理想的實幹者。相比置身事外、“指點江山”的生活,柴生芳將腳印實實在在地印在中國轉型最艱難的地方。45年的人生,充分闡釋了中國知識分子為國為民、鞠躬盡瘁的高尚情操。人們眼中的柴生芳,永遠在為臨洮的發展奔忙:一個饃饃的早飯、數個小時的顛簸、馬不停蹄的一線辦公、延續到凌晨的討論,構成了柴生芳在臨洮每一天的工作內容。定西“苦瘠甲天下”的困難,擋不住柴生芳“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負。對他而言,家鄉土路坎坷,但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臨洮樑峁縱橫,但沒有共產黨人跨不過去的坎兒。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對學習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蹟活動的開展也有一些感觸,學習弘揚柴生芳精神,要重點學習弘揚柴生芳的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和道德情操。要見賢思齊,組織黨員、幹部把柴生芳精神作為一面鏡子來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柴生芳式的好黨員、好乾部。也就是說,柴生芳精神的內涵就是,公僕情懷、求實作風、奮鬥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實際上柴生芳精神與雷鋒精神、鐵人精神、抗

  洪精神、抗震精神一樣,是我們這個時代對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我們國家取得的成就是與戰鬥在各行各業辛勤勞動者大力弘揚這些精神分不開的,所以學習弘揚柴生芳精神不僅僅是領導幹部的事,也是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應該做的。

  作為教師,我們的服務物件是學生,公僕情懷實際上就是要有濃厚的服務意識,沒有服務意識、高高在上,何以教好學生、培養人才。基於此,我們不該用柴生芳的公僕情懷照照我們自己嗎?作為教師脫離實際,誇誇其談,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何以教好學生。既然如此,我們不該學學柴生芳的求實精神嗎?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奮鬥精神更是作為一名教師不可或缺的,教書育人是一種複雜的艱苦勞動,既需要我們付出大量腦力勞動,也需要消耗體力,任何的淺嘗輒止、貪圖享樂、不思進取都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我們艱苦奮鬥、奮發向上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的工作具有示範性,學高為範、身正為師,教師是什麼樣的道德情操對學生的成長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柴生芳高尚的道德情操難道不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學習的嗎?工作在第一線的廣大普通教師們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盡職盡責就是對柴生芳精神的最好詮釋。一代人的教育離不開一代教育工作者,在今後的工作中,如果我們每個教師都能把柴生芳精神作為一面鏡子,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深入查擺自己在理想信念、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不斷改進、不斷完善,那我們離一個完美教師還遠嗎?我們國家的教育大業還愁不會興旺發達嗎?

  篇3

  根據縣委組織部、宣傳部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深入開展向柴生芳、張樹儉、黃繼龍同志學習活動的要求,7月7日,永寧鄉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集中收聽收看及學習柴生芳先進事蹟。

  就觀看內容,柴生芳出身於隴東農家,求學在北大,留學日本取得博士學位,最終選擇回到貧困的家鄉工作。他在臨洮工作的3年裡,跑遍了全縣近300個行政村,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他實打實幹實破難題,開門辦公;拒濁富守節操,生活儉樸。去年8月15日凌晨,忙碌了17個多小時的他因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年僅45歲。去年8月29日,甘肅省委追授柴生芳“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就觀看先進事蹟,大家一致認為,柴生芳同志生前踐行黨的根本宗旨和群眾路線,始終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責任,始終把群眾冷暖、百姓疾苦放在心頭, 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期黨員幹部忠實踐行為民務實清廉要求的優秀代表,是貧困地區幹部群眾的傑出楷模,是自覺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鮮活典型。

  就柴生芳先進事蹟,會議要求,要把學習柴生芳同志先進事蹟作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要與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結合起來,與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結合起來,與對照落實“三嚴三實”要求結合起來,與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結合起來,與大力弘揚莊浪精神結合起來。要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的政治品質,學習他牢記宗旨、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學習他夙夜在公、鞠躬盡瘁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勇挑重擔、善於攻堅的過硬作風,學習他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高尚情操。各村和機關廣大黨員幹部要把開展向柴生芳同志學習活動作為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重要載體,以學習教育活動的成效促進各項工作,以各項工作的成果深化學習教育活動的內涵。.